陈茶;黄彬;罗强;庄俊华
目的 提取短棒状杆菌的有效成分,观察生物学效应,为研制新型治疗制剂奠定基础.方法 将短棒状杆菌77-1株用冷热外压法获得细胞壁,再经苯酚及三氯甲烷萃取肤聚糖成分.结果 提纯品经紫外吸收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抑瘤试验、脾激活试验、毒性试验证实,具有生物学活性及安全性.其主要成分经生化检测含有多肽及聚糖类物质.结论 短棒状杆菌的有效成分是细胞壁上的肽聚糖类物质;实验采用的提纯工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杨琳;夏天瑶;白春杰;闫素志;耿星海;何玉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海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长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治疗25例IBS患者,与服用安慰剂组25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IBS特征性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各种症状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贝飞达的短期疗法有望成为IBS治疗中的一个颇有前途的手段.
作者:王岚;张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NF-κB在结肠癌细胞HCT-116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AGE及Western blot等,分析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前后,NF-κB蛋白在结肠癌细胞HC-116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经LTA处理后,NF-κB在HCT-116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双歧杆菌LTA可下调NF-κB的表达,对了解LTA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王跃;罗强;刘明方;陈淑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效果.方法 选择补碘重点人群孕妇,要求孕妇年龄<30岁,进行尿碘检测.结果 各年度尿碘中位数均达到或超出孕妇尿碘适宜水平.结论 调整全民食盐加碘浓度使重点人群碘营养合理化.
作者:黄孟炜;陈凤义;郑莉莉;崔昱;刘桂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分析沙眼衣原体15个血清型omp1基因VS1和VS2序列的同源性和变异性.方法 巢式PCR扩增VS1-VS2基因,自动测序仪测定核苷酸序列,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5个血清型沙眼衣原体扩增出大小453 bp的VS1-VS2基因.VS1区域序列比对显示血清群B和中间群的VS1核苷酸序列相对保守,而血清群C各型VS1区域表现出较大的核苷酸变异,型间显示1~9个核苷酸替换,且发生在中心区域.血清型VS2序列较VS1存在更多的变异,血清群B中各血清型间均存在2~19个核苷酸的改变,血清群C表现为4~8个核苷酸差异,中间群的F和G型之间存在6个核苷酸差异.结论 阐明VS1和VS2区核苷酸的多态性,为下一步进行该蛋白表达和构建寡核苷酸型特异性探针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和平;江丽芳;薛耀华;方丹云;冯占芹;吴亚安;黄进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收集129例ICU深部真菌患者的血、痰、粪便、尿、腹腔引流液培养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 129例ICU深部真菌患者中共分离出152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占55.92%,热带念珠菌占21.71%.感染部位以尿路感染常见,占50.66%,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占29.61%.结论 ICU深部真菌感染菌种和部位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冯霞飞;叶进燕;周小洁;林锡芳;潘景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住院病例中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住院患者真菌感染536例,占检出病原菌的8.37%.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39.37%;毛霉菌与曲霉菌的感染次之,分别达到16.79%和13.62%.呼吸内科、老年内科和ICU病房住院患者较易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高,其次为泌尿道.真菌对酮康唑、咪康唑和益康唑耐药率相对较高,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相对敏感.结论 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多发生于年老体弱、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危重和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医院感染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临床应用抗真菌药物尽量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作者:童德军;曹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vero细胞毒素.方法 通过超声破碎,硫酸铵沉淀及两次离子交换层析,再经过凝胶过滤,终从大肠埃希菌O157:H7 882364菌株获得了一种新的vero细胞毒素.对此毒素进行细胞毒性测定和分子量及等电点的测定,并对毒素的N端15个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检测.结果 用凝较过滤层析测定纯化的vero细胞毒素分子量为43 KD,等电点为3.8,蛋白N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为SFELPALPYAKDALA,其对vero细胞的CD50为4 bg.结论 这种毒素与VT1毒素和VT2毒素明显不同,因此初步确定为新毒素,称之为VT3.通过实验将推动我国对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致病性研究和对VT类毒素和抗毒素的进一步研制和应用.
作者:张瑾;杨正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深刻的变化,经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正在逐步地显现出来,科学技术在21世纪将有更快的进步和发展.医学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显现出广泛的交叉渗透.医学教育改革也日趋深入.医学微生态学将成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医学生中开设医学微生态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医学微生态学十几年的授课过程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大学培养的专门人才不仅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宽广深厚的基础理论,而且必须有从事现代化建设和适应新的技术革命发展的能力.包括独立探索新知识,善于识别筛选信息,善于灵活调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时代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如何讲好这门课程是我们医学基础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把自己的工作体会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李丽秋;马淑霞;王春敏;杨景云;杨春佳;崔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对开封市鼓楼区从业人员开展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调查.方法 对2300名健康从业人员分离到2010株大肠埃希菌用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5.0%以上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氯林克霉素和红霉素耐药,80%以上对先锋V、头孢三嗪、头孢哌酮敏感.71.0%菌株呈多重耐药性,耐药谱以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为主.结论 导致大肠埃希菌高耐药性的原因是:(1)本地区抗生素使用造成的选择性压力;(2)抗生素的滥用;(3)不良卫生习惯.
作者:桓新;卢大雷;马颖;马瑞;崔白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菌种构成与耐药性.方法 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阳性菌药敏复合板进行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nitrocefin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 表皮葡萄球菌与溶血葡萄球菌共占CNS的70.4%;甲氧西林耐药株(MRCNS)与甲氧西林敏感株(MSCNS)各占77.8%、22.2%;药敏试验结果提示MRCNS仅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MSCNS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与中介株;β-内酰胺酶在MRCNS、MSCNS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1.7%、78.1%.结论 临床分离的CNS以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MRCNS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宜密切监测CNS的分离状况与耐药性,并严格限制万古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以避免耐万古霉素CNS的出现与流行.
作者:张永标;梁彩倩;张扣兴;赵锋;席云;文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蜂胶酊对小鼠阴道内致病菌抑制及调理阴道菌群的作用.方法 通过感染大肠埃希菌建立小鼠阴道炎模型,用10%和20%蜂胶酊冲洗治疗去除大肠埃希菌在小鼠阴道的定植.倾注培养(37℃,48 h)计数阴道分泌物的细菌总数,镜下观察阴道黏膜炎症程度.结果 蜂胶酊治疗组小鼠阴道内细菌的数量明显较对照组的数量减少(P<0.05),治疗组黏膜炎症的治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蜂胶酊对小鼠大肠埃希菌性阴道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刚;刘佳明;曾爱兵;吴建波;杜季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产生β-内酰胺酶情况及其药敏特点.方法 分析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感染有关的病原学资料.结果 共811例住院患者,有71例发生医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75%;60岁以上老年人51例,占71.8%;基础疾病以脑梗塞为主,有40例(占56.3%).主要引起肺部感染(49例,69.0%)和尿路感染(20例,28.2%).共检出10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0株(9.71%),肠杆菌科42株(40.78%),非发酵菌41株(39.80%),真菌10株(9.71%).其中较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3.3%)、铜绿假单胞菌(20.4%)、鲍曼不动杆菌(12.6%)、肺炎克雷伯菌(9.71%)、金黄色葡萄球菌(8.7%)、白色念珠菌(6.8%).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40.9%,AmpC酶占14.5%,金属酶占2.4%.结论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成为神经内科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性不断增强,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冯志山;侯天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融合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表达载体pEGFP-C1-hri,为探讨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用亚克隆法,将目的片段从表达载体pGEX-6p-1-hri克隆到pEGFP-C1上,用双酶切筛选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EGFP-C1-hri,用脂质体法将其瞬时转染到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其表达.结果 pEGFP-C1-hri中插入了hri序列,绿色荧光高效表达于B16细胞浆中.结论 pEGFP-C1-hri表达载体已成功构建.
作者:李坤;田余祥;于丽华;樊建慧;杨帆;崔秀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美罗培南提供正确依据.方法 将宁波市第一医院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的临床各种标本分离获得的革兰阴性杆菌在VITEK-32微生物自动鉴定分析仪中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法及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进行ESBLs、AmpC和金属酶的检测.结果 共检出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1139株,其中肠杆菌科559株(大肠埃希菌309株,肺炎克雷伯菌186株,阴沟肠杆菌64株),非发酵菌580株(铜绿假单胞菌22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2株,脑膜脓毒黄杆菌44株,鲍曼不动杆菌17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0株,荧光假单胞菌29株).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0.0%、22.9%、23.6%、90.3%、100.0、63.3%和3.4%.结论 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要强于亚胺培南,是目前治疗肠杆菌科细菌特别是产ESBLs、AmpC酶细菌感染的危重患者的理想用药.美罗培南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应引起重视.美罗培南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活性很低,临床对于上述细菌感染不应选用美罗培南.
作者:黄志刚;张金;黄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血液因素对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BANA试验敏感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血液成分及混有健康人血的牙龈卟啉菌菌液分别进行BANA试验.结果 各检测稀释滴度的全血、冻融全血、血浆样本BANA试验反应均为阴性;当全血各稀释梯度中牙龈卟啉菌菌量大于105时反映结果呈现为BANA试验阳性,胰蛋白酶样酶A600nm值均大于0.20.结论 BANA试验的敏感度并不受血液成分混入的影响而降低,证实试验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信玉华;薛毅;唐涛;闫文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诱导型AmpC酶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的影响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用FOX药敏纸片作为诱导剂,以CAZ、CTX和FEP作为指示剂,检测肠杆菌的诱导AmpC酶的产生.结果 待测的196株菌株中有101株为产诱导型AmpC酶阳性(51.5%),其中阴沟肠杆菌58株(67.4%),产气肠杆菌18株(52.9%),沙雷菌属共8株(40%),费劳地枸椽酸杆菌6株(42.8%),聚团肠杆菌6株(33.3%),奇异变形杆菌5株(20.8%),其余95株产诱导型AmpC酶为阴性.产诱导型AmpC酶阳性菌株中无一株对FEP纸片的抑菌圈直径有影响,诱导型AmpC酶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对于鉴定确认为诱导型AmpC酶阳性菌株的感染,即使实验报告三代头孢菌素为敏感,也应慎用或避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以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为首选药.
作者:沈定树;周雪艳;袁远;徐玖飞;陈慧红;夏东;齐娟飞;陈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解脲和人型支原体定量检测及其药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支原体鉴定与药敏试剂盒进行解脲和人型支原体的定量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8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共检出解脲支原体52例(61.2%),其中感染数量≥104CFU/ml的有30例;人型支原体检出23例(27.1%),其中感染数量≥104CFU/ml的有10例;解脲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数量≥104CFU/ml的患者,90.0%均有临床症状.解脲支原体对临床常用抗支原体抗生素敏感性较好的是强力霉素和四环素,但敏感率仅为60.0%.结论 解脲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数量的高低与其临床症状的有无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上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应根据实验室的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
作者:吴润转;陈艳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对支原体的测定用固体培养基生长缓慢,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测定没有药敏,所以目前对支原体测定多采用集培养、鉴定、计数、药敏于一体的试剂盒.笔者先后使用了法国生物梅里埃、广东中山、珠海银科、珠海浪峰的产品,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弊病,即在液体支原体培养基中的抗生素不能完全杀灭除支原体以外的其它细菌,造成假阳性明显提高,使药敏结果的敏感性降低.偶然的机会使用了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产品,彻底解决了上述厂家存在的共同弊病,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结果综合回顾性分析后反馈给临床及厂家,供同行借鉴.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便秘与非便秘人群肠道菌群状况,考察便秘人群服用双歧杆菌低聚果糖合生元后肠道菌群改善的情况.方法 采集40岁以上便秘与非便秘人群粪便,各选取10例作厌氧和需氧菌培养、计数与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出葡萄球菌、肠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比较不同组人群5种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显示便秘人群中出现肠道菌群失调,便秘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明显降低,服用双歧杆菌低聚果糖合生元后肠道菌群状况恢复到正常人群水平.结论 服用双歧杆菌低聚果糖合生元可以改善便秘人群肠道菌群失调状况,对便秘人群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周景欣;袁杰利;迟俐;张新星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