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玲;曹静;蒋琳;董正惠
可视化管理方法的深化和普及为临床护理管理中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对简化临床护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介绍可视化管理的内涵和国内临床护理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启示,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护理管理者进一步开展和研究可视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姜茜;廖浩;张佩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根据Norton量表入院时评估的结果,评价Norton量表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拟行THA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Norton量表评分分组:低Norton(量表评分≤14分)组28例,高Norton(量表评分≥15分)组125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低Norton组老年患者THA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尿路感染、尿潴留、压疮、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2.1%(9/28)、17.9%(5/28)、10.7%(3/28)、10.7%(3/28)、14.3%(4/28),高Norton组分别为2.4%(3/125)、1.6%(2/125)、1.6%(2/125)、0.8%(1/125)、1.6%(2/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Norton量表评分与老年人THA术后并发症显著相关(P<0.05),概率模型判断THA术后并发症的准确度为86.9%,敏感度为96.5%,特异度为60.0%.结论 Norton量表除了用于压疮风险的预测,还可以用来预测老年患者TH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彬彬;宁华秀;陈晓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对哈尔滨市辖区综合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工作现状进行调查,评估哈尔滨市护理管理人员工作现状,为哈尔滨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的培养提供基础性数据参考与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市5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150名护理管理者社会基本人口学情况、培训情况、工作内容、工作压力及强度进行调查.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3.1和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输入、作图、分析.结果 哈尔滨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基本素质良好,普遍完成的工作内容包括根据科室实际进行人员分工与排班、负责病区物品、器材、药品管理、负责完成科室、医院护理部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85%(127/150)的护理管理人员承担科室护理管理工作同时承担临床护理工作;62%(93/150)的护理管理人员认为工作处于满负荷状态;多数护理管理人员认为工作压力较大,其压力源主要来源于护患关系紧张、工作责任、工作负荷;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内容主要集中于护理技能与专业知识,培训形式主要为专家讲座、集中授课、实践训练,迫切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压力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知识的培训.结论 哈尔滨市综合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基本素质良好,但与国际上对护理管理人员核心能力的要求仍存在差距.提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对护理管理人员构建系统化培养体系,加强护理管理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
作者:李双双;刘明珠;杨玥玫;李洋;张博;唐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团队随访模式对癌痛患者进行延续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5月从肿瘤科出院的癌痛患者86例,根据住院号尾数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试验组42例实施团队随访模式.于干预后1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癌痛控制效果及生命质量评估.结果试验组在干预后过去24 h内疼痛的平均程度、目前的疼痛程度分别为(2.90±0.85)、(2.56±0.79)分,与对照组的(4.17±0.92)、(4.00±1.1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8、6.492,P<0.01).试验组干预后生命质量评分中的总健康水平、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分别为(63.83±17.93)、(66.83±20.02)、(69.33±15.45)、(61.17±16.50)分,与对照组的(28.23±17.43)、(27.83±11.97)、(36.17±16.24)、(26.14±17.2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4~9.727,P<0.05或0.01).2组间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团队随访的延续管理,有助于在癌痛患者出院后继续得到规范的治疗及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水平、改善生命质量有所助益.
作者:芮冶昊;林娟;康国娟;姚继云;倪海云;蓝天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调查葡萄膜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其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对130例葡萄膜炎患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问卷、视功能损害眼病生命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96.9%(126/130).葡萄膜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3.49±7.20)分,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7.50±6.60)分,均低于标准分,抑郁发生率为28.6%(36/126),焦虑发生率仅为14.3%(18/126).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与生命质量的精神心理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310,P<0.01),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与生命质量平均得分、4个维度及总生命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0.534~-0.240,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生命质量受抑郁程度、视力损伤程度、教育程度、性别影响(P<0.05).结论 葡萄膜炎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较低,得分均低于标准分.抑郁程度、视力损伤程度、教育程度、性别是影响葡萄膜炎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
作者:王盈欢;林丽萍;杨永娟;郑玲玲;陈薏玲;方晓群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疾病的全球发病率为每年0.38/10万,全球患病率为2.71/10万[1-2],多在30~50岁起病[3].临床表现为不自主舞蹈样动作、精神症状以及进行性痴呆[4].HD的精神症状以认知功能下降、抑郁症状及自杀观念为主,偶见精神病性症状与行为症状[5].该疾病目前只能对症治疗.护理上,国外主要以家庭护理探讨为主,而国内少有系统的针对HD患者的护理案例报道.2016年11月,我科收治1例以妄想观念、反复自杀行为等精神病性症状为首发症状的HD患者,笔者将具体病历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月;王丽娟;张海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分析急诊快速预检评分法(ERTS)和急诊病情四级分类法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到急救中心就诊的46965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急诊预检信息及转归信息,采用ERTS对其进行回顾性评分及病情分级,对比分析ERTS和急诊病情四级分类法下,急诊患者的就诊量、转归情况、住院率.结果 在2种分诊方法下,几乎80%的患者都分在了较低的病情级别中(Ⅲ级和Ⅳ级),ERTS和急诊病情四级分类法在Ⅲ级和Ⅳ级病情中的患者就诊量分别为71.5%(33580/46965)、50.5%(23717/46965)和12.1%(5683/46965)、35.1%(16485/46965).在Ⅰ级和Ⅱ级病情中,ERTS下出现转归结局的患者数量优于急诊病情四级分类法(χ2=11.79、1100.62,P<0.05).在Ⅰ级和Ⅱ级病情中,ERTS中患者的住院率分别为70.5%(311/441)、72.6%(5274/7264),均高于急诊病情四级分类法的62.5%(371/594)、45.2%(2785/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1043.13,P<0.05);在Ⅲ级和Ⅳ级病情中,ERTS中患者的住院率分别为9.6%(3676/38288)、7.9%(77/972),均低于急诊病情四级分类法的19.3%(4578/23719)、9.9%(1632/16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10、4.05,P<0.05).结论 ERTS在急诊分诊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高于急诊病情四级分类法,有效改善了Ⅲ、Ⅳ级患者的分布,且在急诊患者转归和住院率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可作为急诊预检分诊的辅助工具.
作者:张文玲;曹静;蒋琳;董正惠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初步构建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方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30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进行筛选并确定权重,建立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结果 3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33%(28/30)、85.71%(24/28)、79.17%(19/24),3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均在0.80以上.经过3轮专家函询,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48项的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需求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结果发现,对于养老机构老年人而言,生理功能是为重要的护理需求,其次是活动能力,同时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也不容忽视.结论 探索得出了完整的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需求评估指标体系涵盖的关键内容,为进一步探索形成具体的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需求评价工具奠定基础.
作者:朱杉杉;刘娜娜;牟焕玉;徐东娟;王克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SBAR沟通模式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围手术期患者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aSAH患者按照患者收住病区的单双数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交接班模式,比较2组床旁交接班时长、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护士对交接工作满意度、患者或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交接班时长(5.43±0.4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1±0.5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96,P<0.01).观察组交接班问题发生率9.63%(13/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1%(37/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8,P<0.01).观察组护士对交接工作各指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93~-4.971,P<0.01).观察组中患者或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0~-2.120,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风险,促进团队和谐.
作者:王菁菁;谢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肺癌患者存在不同的症状簇,受生理、心理、治疗等多因素影响,甚至威胁生命.本文从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两方面,阐述了肺癌患者症状簇调查研究的现状,以便为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减轻肺癌患者的症状负担,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王艳;何瑞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利用主客观评估评价嗓音训练改善教师嗓音障碍患者嗓音质量及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47例有嗓音障碍但声带无器质性病变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教师嗓音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嗓音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缓解喉部肌肉、改善声带运动及重建发音方法等.训练前后用嗓音声学分析和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中文版进行评估.结果教师嗓音障碍患者接受嗓音训练后嗓音声学参数基频微扰和振幅微扰显著下降,分别由1.06(0.79,1.38)%、2.71(2.16,3.24)%降至0.78(0.59,0.99)%、1.64(1.0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49、-4.121,P<0.05);嗓音障碍指数和长发音时间明显上升,分别由-2.23±0.75、(9.87±2.61)s升至-0.43±1.65和(12.81±1.9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7、-5.273,P<0.05);VHI量表评分明显下降,总分由(37.41±4.96)分下降至(26.31±4.29)分,除情感功能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15、5.881、11.483,P<0.05).结论嗓音训练可以减轻教师嗓音障碍的程度,增加发声过程中呼吸系统的动力支持,改善教师嗓音质量;主客观联合评估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患者的嗓音质量,为嗓音质量的好转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郭文俊;孙利兵;何霞;于文永;郑智英;王斌全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深入了解社区延续性护理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符合标准的社区护士及社区护理管理者11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7步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影响社区有效开展慢性病延续性护理的因素:无明确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收费标准,缺少内外激励机制;入户服务风险大,无安全保障;社区人力资源不足,岗位职责不明确;双向转诊机制不完善,缺乏信息互通平台;社区护士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信任,社区护士不被重视.结论 社区开展延续性护理存在诸多障碍,建立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型延续性护理需政府部门针对实际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制度及政策.
作者:王莉;李益民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社会适应的现状,并探讨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应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南华大学护理学院48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社会适应总分为(195.37±26.63)分;人际关系总分为(9.18±5.81)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6.72±5.39)分.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呈负相关(r=-0.490,P<0.01),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呈正相关(r=0.274,P<0.01).主要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人际交友(β=-0.390,P=0.000)、人际交谈(β=-0.146,P=0.024)及主观支持(β=0.133,P=0.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社会适应、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人际关系一般,社会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际交友、人际交谈和主观支持,尤其是人际交友.高校教育工作者可通过提高人际交友和人际交谈能力、加强主观支持来提高其社会适应.
作者:郭长静;文思懿;杨婷;黄敏;谭素娟;李健芝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早产后母婴分离状态下父母首次家庭参与式护理前后的心理体验,为国内普遍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32名早产后母婴分离状态下首次家庭参与式护理的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别在护理前后进行2次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早产儿父母亲家庭参与式护理前后的心理体验可以归纳为7个主题群:家庭参与式护理前的思念与焦虑,正负向感知并存;家庭参与式护理时的紧张与欣喜交织的复杂心情;家庭参与式护理时强烈的拥有感和自责负疚感并存;家庭参与式护理时自我育儿能力的无措感和积极应对的心态;表达对医院的感激与信任;早产儿父母亲角色的成长;迫切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结论 早产后母婴分离状态下父母首次家庭参与式护理有着特殊的复杂的心理体验,参与前后的心理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学习与应对的过程,家长角色的成长发展过程.
作者:钱葛平;陆春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调查老年休闲活动参与和认知功能的现状,并分析休闲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休闲活动调查问卷,对528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娱乐活动和智力活动参与的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25.65±2.58)、(25.76±2.48)分,高于未参与者的(25.21±2.53)、(25.58±2.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6、8.16,P<0.01);体力活动和社交活动参与与否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智力、娱乐活动的参与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r=0.347、0.270,P<0.01),而社交活动、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积极参与休闲活动对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有重要意义,建议积极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活动指导和干预,进而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作者:方柳絮;沈勤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评价应用外源性保暖垫对早产儿体温的影响.方法 检索SinoMed、万方、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采用外源性保暖垫用于早产儿分娩后保暖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7年4月.采用Ra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纳入文献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外源性保暖垫能提高胎龄不足28周的早产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平均体温(随机效应模型,加权均数差0.64,95%CI为0.04~1.24,P=0.04),但同时会增加高体温的发生率(固定效应模型,优势比为3.18,95%CI为1.30~7.77,P=0.01).结论 使用外源性保暖垫用于早产儿的保暖,可以改善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平均体温,但使用时需要严密观察,防止高体温的发生.
作者:郭志东;郜迎雪;成守珍 刊期: 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