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月萍;闫淑萍;王淑靖;赵妍娟;丁超君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发展,肝移植患者也越来越多[1],相应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技术也逐步发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的帮助性作用也越来越明确[2],但是,由于肝功能衰竭患者本身凝血功能紊乱[3]和手术的创伤等问题的结合,对于CRRT的抗凝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和挑战.现对近期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做的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CRRT抗凝护理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飞;冯志仙;俞笑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孕妇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孕妇学校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为改变孕妇学校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产科门诊及住院部参加孕妇学校教学班听课记录40课时,对比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实施效果.结果 经评估分析后发现,参与听课人次和听课人员地域分布方面,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而听课人员性别结构方面虽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创新教学模式教学男性听众占比略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采用基于移动互联网孕妇学校创新教学模式,使孕产妇听课学习更加方便快捷,能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也有利于孕产妇家属共同参与学习,该教学模式将为孕妇学校的办学提供一种全新思路和创新途径.
作者:洪丽;洪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室患者院内与院外获得压力性损伤临床特征及其差异性,为制订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回顾性收集2016年1-11月共计200例院内与院外获得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相关数据,并对其一般状况、患病状况和压力性损伤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诊科就诊患者获得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14%,主要发生于抢救区域、>60岁的老年患者,特别是≥80岁者,并且以男性患者居多;所患疾病以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比例多;压力性损伤分级以2级分期为主,常发生于骶尾部.此外,院内与院外获得压力性损伤患者在发生地点、同时罹患≥2种疾病、≥2个发生部位这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7、11.939、13.837,P<0.05或0.01).结论 重视急诊科压力性损伤患者临床特点,加强对老年男性并罹患压疮高风险疾病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对抢救区患者加大院外获得压力性损伤筛查工作,从而促进急诊患者康复.
作者:任慧玲;赵礼婷;田丽莎;王春战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高职护生护理软技能的构成要素,为制订高职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选样方法,选取高职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和临床带教老师3类访谈对象共15位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结果进行编码、描述、归类和分析.结果 高职护生护理软技能的构成分为个人特质、人际间技能和概念/思维技能3个维度,其中个人特质包括人格品质和自我管理2个要素,人际间技能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个要素,概念/思维技能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2个要素.结论 良好的个人特质是高职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人际间技能是高职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核心胜任力,概念/思维技能是高职护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应构建系统的高职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模式以提高其培养质量.
作者:闫婷婷;张颖慧;张凤霞;俞海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验证成年人盲插胃管在位所采用的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临床护士验证盲插胃管在位的佳实践.方法 根据美国危重护士协会(AACN)实践警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957名临床护士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置胃管时以腹部听诊气过水声(70.53%,675/957)及抽吸物性状(68.97%,660/957)为主,X线摄影作为金标准认知及临床使用仍存在很大不足.所在科室、工作年限、是否是专科护士以及医院级别等影响X线使用(均P<0.05).年龄、学历、职称、医院级别、是否是专科护士、所在科室等影响X线摄影作为金标准的认知情况(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仍主要以传统的方法来验证盲插胃管是否在位,临床实践验证盲插胃管在位方法与AACN实践警报推荐仍有一定差距.X线摄影作为验证胃管在位的金标准,临床实施及认知情况受所在科室、是否是专科护士以及医院级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医院应通过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将验证胃管在位各种方法的利弊进行传播,加强不同人群对其认识.同时,有待基于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究床边有效的验证胃管在位的方法,寻求验证盲插胃管在位方法的佳实践.
作者:崔飞飞;何丽琴;沈梅芬;梅彬彬;冯丽梅;王雯婷;陆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以时机理论为中心的家庭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以及患者照顾者的能力、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其照顾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患者及照顾者接受临床心内科常规护理,并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研究组57例患者及照顾者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时机理论为框架,开展科学、系统的家庭护理模式.评价2组患者在出院后机体恢复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照顾者照顾能力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照顾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照顾者压力量表(CSI)以及对疾病认知评分分别为(4.82±0.53)、(4.72±0.63)、(85.93±5.42)分,对照组分别为(12.68±1.40)、(7.15±0.84)、(70.69±5.7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99、17.417、14.540,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基础疾病相关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4~9.581,P<0.05);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生活健康状况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0~7.842,P<0.05).结论 以时机理论为中心的家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及时满足患者及照顾者所需,显著提高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对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燕青;刘秀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方法,明确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一般资料及身体功能与谵妄发生的关系.方法 遵循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撰写流程与方法,根据严格制定的检索策略,全面检索CBM、CNKI、VIP、WanFang、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Embase、MEDLINE、MEDLINE In-Process&Other Non-Indexed Citations(通过OVID平台)、PsycInFo、CINAHL(通过EBSCO平台)、SCI(通过Web of Science平台)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15年10月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出的文献独立进行筛选、文献质量评价、数据提取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结果以二分类变量进行报道,合并OR=2.57(95%CI 1.69~3.89),P<0.01;结果以连续性变量报道时,合并MD=2.67(95%CI1.57~3.77),P<0.01.男性:OR=1.34(95%CI0.91~1.97),P=0.14;倒方差分析,OR=1.11(95%CI0.95~1.30),P=0.20.日常活动能力:合并OR=2.66(95%CI1.90~3.70),P<0.01.视力受损:OR=2.31(95%CI1.24~4.32),P=0.009.使用约束:OR=6.60(95%CI4.22~10.31),P<0.01.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使用约束是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视力受损、日常活动能力降低等可能是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参考本研究结果注意识别和干预这些危险因素,以降低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谵妄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作者:杨璐;季巧;张蒙;张雪梅;岳冀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化疗患者236例,其中,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入院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入院的116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Jalowiec的应对量表在本次化疗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不明确性维度评分分别为(63.27±12.69)、(12.97±3.16)、(12.71±2.81)、(12.96±3.44)、(24.63±6.11)分,低于对照组的(71.26±14.58)、(14.43±3.27)、(14.15±3.02)、(14.83±3.17)、(27.85±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5~-3.488,均P<0.01);肺癌患者采用面对、乐观、支持、情感4个应对方式的维度评分分别为(1.83±0.79)、(2.01±0.91)、(2.13±1.08)、(1.80±0.78)分,高于对照组的(1.52±0.69)、(1.60±0.68)、(1.77±0.85)、(1.54±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0~3.911,均P<0.01);采用逃避、保守、听天由命、自我依赖4个应对方式的维度评分分别为(1.19±0.63)、(1.31±0.67)、(1.35±0.68)、(1.22±0.55)分,低于对照组的(1.55±0.61)、(1.59±0.73)、(1.63±0.74)、(1.51±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8~-3.028,均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程度,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赵莹;柳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血管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一种少见的子宫中胚叶良性肿瘤,在血管内呈蔓延性生长,可以从小静脉延及下腔静脉,甚至右心房[1].IVL属于罕见病例,起病隐匿,无特异临床表现,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病例发现时病变已延续至心脏,其大的危害在于血流梗阻可导致猝死[2].治疗IVL的一期手术方式是指由心脏外科、血管外科和妇产科医生同期参与,一次性完成在心脏直视下取栓、盆腔腹部肿瘤切除、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及下腔静脉取栓等手术[3].2017年3月,我院行累及右心房下腔静脉IVL患者行切除术1例,患者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瑞博;赵永青;窦梦娇;陈洁;叶奇;宋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中文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对139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状况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患者SPBS总分(35.83±5.59)分,处于中度水平,3个维度的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经济负担(4.12±0.86)分、身体负担(3.63±0.53)分、情感负担(3.49±0.63)分;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调查,实际亲密度得分(67.96±9.35)分、理想亲密度得分(83.68±6.05)分、不满意程度得分(15.71±9.39)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实际适应性得分(48.00±6.92)分、理想适应性得分(56.47±4.99)分则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患者SPBS总分与实际亲密度呈负相关(r=-0.186,P<0.05),与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呈正相关(r=0.175,P<0.05);回归分析,性别(B=0.236,P<0.01)、家庭医疗负担(B=0.183,P<0.05)、家庭实际亲密度(B=-0.111,P<0.05)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密切相关.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家庭心理干预,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和家属提供情感联系,降低晚期癌症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王文兰;何燕君;周惠玲;陈巧平;申颖慧;关纪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237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性别、意识障碍、肺部基础疾病、吞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7例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6例,感染率为27.8%;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与卒中类型、意识障碍、高血压、肺部基础疾病、白蛋白含量、留置胃管、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吞咽障碍、长期卧床、ADL密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性别、意识障碍、肺部基础疾病、吞咽障碍和ADL是影响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性别、意识障碍、肺部基础疾病、吞咽障碍和ADL是影响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以上因素早期给予康复护理措施,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曾亚华;孙光华;封蔚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组织承诺在护士职业获益感与离职意愿间的中介作用,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组织承诺问卷及离职意愿量表,对杭州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的45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受调查的护士职业获益感、组织承诺、离职意愿总分分别为(135.41±19.01)、(16.10±2.87)、(76.28±15.80)分.护士职业获益感与组织承诺呈正相关(r=0.476,P<0.01),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r=-0.313,P<0.01),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r=-0.525,P<0.01).组织承诺在护士职业获益感和离职意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提升组织承诺的有效性,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护士职业获益感,建立可行的激励机制,调动积极因素,降低护士离职率,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赵美红;葛学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自主研制的简易动静脉止血器在静脉穿刺拔针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病区2015年4-6月收治的住院输液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拔针后采用常规压迫止血法,由护士连续按压5 min;观察组则采用简易动静脉止血器压迫止血,由护士操作止血器,时间30~50 s,不用守候在患者旁,5 min后把止血器解除,比较2组患者皮下淤血和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以及2组患者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护士花费的时间和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按压操作时间(5.00±0.08)min,穿刺点出血5例占6.25%、皮下淤血9例占11.25%,感觉舒适48例占60.00%、一般22例占27.50%、不舒适10例占12.50%,满意47例占58.75%、一般24例占30.00%、不满意9例占11.25%;观察组按压操作时间(0.67±0.17)min,穿刺点出血0例、皮下淤血2例占2.50%,感觉舒适77例占96.25%、一般2例占2.50%、不舒适1例占1.25%,满意70例占87.50%、一般8例占10.00%、不满意2例占2.50%.观察组在按压止血时间、皮下淤血、穿刺点出血和满意度及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719,χ2=4.78~30.76,P<0.05或0.01).结论 简易动静脉止血器按压止血的力度、部位及时间可控、可视、恒定,能达到护士标准按压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瑞红;段晓侠;陶如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预防控制管理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微信咨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定期做产前检查的孕妇,在孕24~28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为2016年全年产前检查中符合研究对象条件的308人,除进行门诊常规指导外并加入专用微信群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咨询,对照组为2015年全年产前检查中符合研究对象条件的278人,根据就诊时的情况进行门诊常规指导.2组观察指标包括GDM孕妇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控制、整个孕期体质量增长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新生儿转诊率等.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控制达标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3.11,均P<0.05);根据孕前体质量指数不同,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3.76,均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新生儿转诊率分别为21.10%(65/308)、4.87%(15/308)、7.14%(22/308),均低于对照组的28.78%(80/278)、10.07%(28/278)、12.23%(34/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0~2.42,均P<0.05).结论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微信咨询在GDM预防控制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在保障母婴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月萍;闫淑萍;王淑靖;赵妍娟;丁超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