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秀梅;王雪;董博;孙晓婷
目的 了解江西省首届重症监护病房(ICU)专科护士职业需要,为ICU专科护士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江西省首批15名ICU专科护士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主题,得出职业需要包括职业认同需要、职业发展需要、职业管理需要3个主题.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深入了解ICU专科护士的职业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制订职业管理策略.
作者:吴利;王建宁;李璐柳;梁娟;岳丽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为提升护理教育质量,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形式,以期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并以此应对目前护士数量短缺、离职率较高的挑战[1-2].同时,《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也提出,应完善护理教育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3].因此,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工作坊,分析其起源与概念及其特征,总结工作坊教学形式在国内外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从而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丰富并完善护理教育方式,提升护理教育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敏;杨培常;张艳;王淑粉;朱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疗社会支持和自我感受负担现状,为护理人员更有针对性提高其社会支持,改善患者氧疗依从性和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1月在成都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124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得分为(20.19±7.10)分,42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正常,44例患者存在缺陷,38例明显缺陷;16例患者所获医疗社会支持状况处于临界水平,66例所获医疗社会支持状况一般,42例所获医疗社会支持状况良好.不同日常生活能力的COPD患者医疗社会支持各维度中,实际性支持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系统家庭氧疗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18.65±3.97)分,未用氧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17.69±6.24)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5,P<0.05.使用系统家庭氧疗患者医疗社会支持得分为(282.11 ±37.47)分,未用氧疗患者医疗社会支持得分为(262.26±61.14)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4,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整体医疗社会支持水平有待提高,照护者及医护人员可通过对家庭氧疗患者提供指导,帮助患者获得相关讯息和情绪支持,增强患者医疗社会支持状况.
作者:张宇斐;吴小玲;刘婧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医五音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2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相同,干预组采用中医五音疗法进行干预,疗程为12周,分别于干预前1周及干预后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42/50)和60%(30/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经中医五音疗法干预后HAMA/HAMD评分分别为(5.24±1.15)分和(5.21±1.63)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的(8.36±1.42)分和(7.64±1.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CL-90各因子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五音疗法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腹部症状.
作者:卜秀梅;王雪;董博;孙晓婷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系统评价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分析2种置管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9项研究,共4 449例患者,其中实验组1 912例(采用VPA),对照组2 537例(采用PICC).实验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标准化均数差(SMD)=3.36,95%可信区间(CI) 2.51~4.21,P<0.01]、生命质量[相对危险度(RR)=1.61,95%CI 1.15~2.24,P<0.0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RR =0.26,95%CI 0.20~0.34,P<0.01)、静脉炎发生率(RR =0.08,95 %CI 0.04~0.16,P<0.01)、导管感染发生率(RR=0.32,95%CI 0.23~0.44,P<0.01)、导管堵塞发生率(RR=0.32,95%CI0.22~0.48,P<0.01)、导管移位发生率(RR=0.18,95%CI 0.09~0.37,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在首次置管成功率、渗血或血肿发生率、血栓发生率、导管渗漏发生率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PICC相比,VPA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对患者带管期间的生命质量影响较小,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化学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罗祎;石磊;江智霞;王万玲;李昌秀;潘红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行胃肠外营养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影响因素,为CVC-R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胃癌术后行胃肠外营养患者150例.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置管时间、营养液滴速等,以及置管期间是否发生CVC-RI.发生CVC-RI者为感染组,未感染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发生CVC-RI 21例,感染率为14.00%(21/150).感染组21例,对照组129例.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既往病史、置管时间和营养液滴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26、5.447、12.795、7.973,均P<0.05,而在患者的性别、医保、置管成功率和营养液中是否添加谷氨酰胺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5.927,95%CI 3.305~76.756,P<0.05)和置管时间(OR=3.511,95%CI 1.028~11.992,P<0.05)是CVC-R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营养液滴速(OR=0.140,95%CI0.033~0.597,P<0.05)是保护因素.结论 对于胃癌术后行胃肠外营养患者,CVC-RI的发生与年龄、置管时间和营养液滴速密切相关,应尽量缩短置管时间,在病情允许下尽早恢复肠内营养,适当加快营养液滴速,同时应将老年患者作为感染监控的重点.
作者:陶燕霞;赵岳;舒娜;闫贵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卫生学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造成健康问题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卫生高职学校教职工共计707人次201 1年至2013年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11年至2013年患病率居前10位的疾病及总患病率为心电图异常48.44% (295/609)、血脂异常39.97%(247/618)、男性前列腺增生38.82%(73/188)、双乳肿块及乳房小叶增生29.05% (147/506)、高血压27.44%(152/554)、女性子宫肌瘤21.94%(111/506)、脂肪肝21.77%(133/611)、肝囊肿20.62%(126/611)、胆囊息肉或胆囊炎18.66%(114/611)、空腹血糖升高9.53%(59/619),并且心电图和血脂异常3年中患病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血脂异常存在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女性55~64岁年龄段血脂达到合适水平人数低.结论 高职学校教职工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女性55~64岁年龄段血脂异常患病率高;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针对性措施降低慢性病患病率.
作者:金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住院病情趋稳定即将出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便利抽取实验病区70例,完成随访64例(实验组);对照病区61例,完成随访5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采用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调查2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问卷(SGRQ)得分、呼吸困难分级(MMRC)、体质量指数(BMI)、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等指标并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于预6个月后,其SGRQ总分及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48.53±15.78)、(35.38±18.61)、(57.95±23.69)、(52.28± 15.27)分,较干预前的(61.29±15.22)、(52.03±15.60)、(68.96±18.72)、(62.87±21.26)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918~5.487,P值均<0.01;且实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的(60.24±10.14)、(52.76±12.36)、(68.34±15.59)、(58.55±11.79)分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692~-2.399,P<0.01或0.05.实验组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6MWD为(267.46±64.64)m,较干预前的(169.42±48.46)m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9,P< 0.01,且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BMI、MMRC均较干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451、-6.901,P<0.05或0.01,且2组间干预后比较,实验组MMRC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学科合作对出院后COPD患者延续的健康教育指导,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吕建萍;丁淑芳;周志庆;王明月;刘杏杏;徐文科;刘瑶;王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护理标准操作程序,并探讨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订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护理标准操作程序,并应用于53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 53例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满意率达98.1%(52/53),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术后视力均有提高,平均住院日为1d,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护理标准操作程序的建立与应用能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对保证手术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曾素华;吴素虹;卢素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精神健康素养调查研究中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识别率.方法 检索并选取公开发表的与精神健康素养相关的问卷调查研究文献.利用RevMan 5.2软件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有10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总共纳入的样本为27 275例受访者,其中12 791例受访者知晓精神分裂症,10 499例受访者知晓抑郁症.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和后人群对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为47% (95%CI 24%~69%),人们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为45% (95%CI31%~59%).结论 总和后的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知晓率高于对抑郁症的知晓率.
作者:杨跃涛;胡旻;张迎锋;何作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脑瘫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现状.方法 选择2013年5~11月住院的225例脑瘫患儿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庭现状和期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225例脑瘫患儿家庭中,中间型、极端型、平衡型家庭现状类型比例分别为45.3%(102/225)、33.8%(76/225)、20.9% (47/225),期望类型比例分别为40.9% (92/225)、27.6%(62/225)、31.5%(7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17,P<0.05.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两个维度得分分别为(64.09±12.23)分和(43.28±9.91)分,期望得分分别为(73.91±9.31)分和(52.73±7.16)分,量表现状得分和期望得分比较,亲密度和适应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49和-10.976,均P<0.01.母亲文化程度高(F=7.075和8.499,P<0.01)、不与祖父母住在一起(t=5.925和4.138,P<0.05)、独生子女(t=5.370和4.652,P<0.05)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均相对较高.结论 多数脑瘫患儿家庭成员关系疏远、家庭应对能力不佳、家庭功能不良,且脑瘫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主要受母亲文化程度、患儿是否与祖父母同住、家庭子女数影响,需要早期给予系统的家庭干预,改善家庭功能.
作者:程金贵;吕复莉;余正琴;付彬;温祖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将每日目标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住院脑卒中患者中,并观察其对患者疾病认知态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33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实验组实施每日目标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脑卒中认知态度变化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实施每日目标化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脑卒中疾病治疗态度和社会参与态度得分[(12.15±2.61)分和(5.70±1.60)分]较对照组[(11.33±1.91)分和(5.02±1.49)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和2.561,均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x2=6.130~7.063,P<0.05.结论 每日目标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疾病认知态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是适合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全英玲;徐群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对糖尿病连续性护理量表(DCCS)进行汉化,并评价中文版DCCS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英文版糖尿病连续性护理量表进行汉化,并将中文版DCCS应用于245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对测定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DCCS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28~0.942,均>0.700,分半信度系数为0.784,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64,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85~0.886.内容效度指数平均值为0.934;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6.574%;且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4.结论 中文版DCCS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其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连续性护理.
作者:范福玲;徐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的课程体验、课程参与及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编的课程体验问卷和自编的课程参与问卷对14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6份,并用回归分析探讨课程体验对课程参与的影响、课程参与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以及课程体验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结果 课程体验对课程参与有影响,t=4.621、2477、4.538,P<0.01或0.05;课程参与对学习结果有影响,t=2.439,P< 0.05;课程体验对学习结果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 学生的课程体验、课程参与影响学习结果,临床课程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程体验,增加课堂内外的深层学术参与,改革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
作者:嵇艳;林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慢性病老年人用药安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用药安全性,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52名慢性病非住院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452人中,21.7%(98/452)的老年人服用≥7种的药物;慢性病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5%(174/452);被调查的慢性病老年人中患病率居前3位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肺部疾病,分别为61.3%(277/452)、53.5%(242/452)和42.0%(190/452);老年人不安全服药行为有服错药、漏服药、自行停药、自行增减服药剂量、服用过期药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既往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服药时间、药品来源和是否接受过用药安全的健康教育,影响程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相对缺乏,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隐患,值得重视.
作者:肖燕;李红玉;张颖;王丹;陆佩佩;崔美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麻醉恢复室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尤显重要,但目前国内对麻醉专科护士的培训和教育尚不完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麻醉专科护士发展与培训现状进行总结,指出我国发展与培训麻醉专科护士的重要性,提出一种与我国国情相适宜的、具有区域特色的麻醉专科护士准入、资格认证、培训与考核的管理模式.
作者:高天勤;王月盛;王耀岐;刘晓冉;隆新冉;李遵凤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