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护理进展

胡晋平;吴娉婷

关键词:眼科手术, 日间手术, 手术患者, 护理人员, 手术模式, 手术时间, 非住院手术, 专业素养, 医院资源, 医疗技术, 特殊人群, 术前检查, 手术护理, 麻醉评估, 技能, 患者需求, 患者费用, 患者安全, 护理进展, 护理服务
摘要:日间手术亦称非住院手术,是指手术患者在入院前做完术前检查、麻醉评估,然后预约手术时间,当日住院,当日手术,24 h内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需求的不断增加,日间手术作为一种快捷、安全的手术模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患者费用等问题上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针对眼科手术的应用。眼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面小等特点,所以眼科所具有的特征性更适用于日间手术模式的开展。在日间手术发展阶段,为了给患者提供一套特殊的、整体的、连续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2],护理人员具备高素质与精湛技能是其基础,并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精、尖的专业素养和技能[3],以确保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日间手术。在回顾性总结眼科日间手术的护理进展中,通过对眼科日间手术的发展情况、护理形式、特殊人群的护理、延续性护理4个方面,对眼科日间手术护理进行分析与归纳,旨在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护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相结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相结合,构建护理管理标准体系,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相关护理部分纳入ISO9001体系进行归纳、整合,构建护理管理标准体系并应用于护理管理实践,统计我院2011年至2014年护理管理标准体系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结果应用护理管理标准体系后,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输血、不良事件报告等纳入到体系中来,2011年至2014年我院护理质量目标完成情况逐年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逐年增高,医生和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意率均在96%以上。结论护理管理标准体系能够促进护理工作持续改进,为医院护理管理全面发展提供质量体系的规范和保证,为其他医院护理管理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庄华;李竞玮;姜秋红;颜燕;金蕾;徐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坚强概念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坚强概念的应用对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9例需异基因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入层流病房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坚强干预,采用Bathel自理能力量表对2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即入住层流病房前1d)的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77.48±4.75)分和(76.98±4.7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9,P>0.05;观察组-10、-7、-4、01、+10、+20和+30 d自理能力的状况分别为(75.85±4.77)、(71.50±4.89)、(67.30±4.34)、(68.70±4.10)、(69.80±2.50)、(70.11±3.68)和(72.09±3.22)分,对照组分别为(75.40±4.71)、(70.19±4.64)、(65.12±3.70)、(65.47±3.83)、(67.84±3.86)、(67.67±4.51)和(68.40±4.72)分,其中-4、01、+10、+20和+30 d的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0、3.837、2.872、2.798、4.335,P<0.05或0.01。结论坚强概念的应用提高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的自理能力。

    作者:于姗姗;彭昳;何华;鞠桂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西安市社区护士角色功能调查

    目的:调查西安市社区护士的主要工作领域及其角色功能现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修订后的社区护士角色功能问卷对西安市2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20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西安市社区护士目前经常涉及的工作领域有:健康教育、社区预防、提供直接护理及慢性病管理等,而临终护理、精神障碍者的保健、计划生育指导以及康复护理等内容较少涉及。社区护士实际承担的角色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组织者与管理者、协调者与合作者、教育者、照顾者、观察者与研究者以及服务对象代言人,分别为(2.56±0.99)、(2.43±0.97)、(2.38±0.84)、(2.34±0.87)、(2.29±0.10)、(2.07±0.99)分。结论西安市社区护士已开始承担除社区医疗以外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但具体工作多停留在健康教育、保健指导等较简单层面,而像临终护理、精神障碍者的保健等需要较强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的功能仍有待加强。

    作者:郭妍;李小妹;蒋文慧;李津;郭晓元;张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一例用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腹股沟切口淋巴漏患者的护理

    淋巴漏是腹股沟区切口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有文献报道,血管外科手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发生率约为3.06%[2],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并发腹股沟部伤口淋巴漏高达83.3%[3]。淋巴漏有引起继发伤口感染和移植物的可能,甚至会导致截肢乃至危及生命[4]。2014年12月,我科收治1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假腔内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接受了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术后出现了腹股沟区切口淋巴漏。我科伤口治疗小组应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自制简易VSD装置,使切口处大量淋巴液得到及时引流,保持了切口的干燥,减少了因切口淋巴液引流不畅导致感染的机会;同时负压的机械应力消除了皮下间隙,促进受损的淋巴管闭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郭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河南省省市级医院名护士夜班薪酬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部分临床护士的夜班薪酬及护龄津贴等基本薪酬发放现状,为相关部门提高护士薪酬待遇及工作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设的护士夜班薪酬状况调查表对河南省18个地市22所省市级医院的956名护士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71.9%(687/956)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尚未达标,护士劳动强度大;60.06%(574/956)的调查对象每周值夜班数为2~3个;86.21%(824/956)的调查对象认为劳动强度轻度高或者比较高;16.1%(153/956)的调查对象小夜班费为0;52.1%(498/956)的调查对象大夜班费用为1~10元;90.49%(865/956)的调查对象认为夜班费不合理;26.31%(252/956)的调查对象没有享受夜班津贴。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护士夜班轮值状况;提高护士夜班薪酬待遇,体现护士工作价值。

    作者:孙明明;张艳;孙五美;黄焕香;韩二环;张建阁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活动干预促进喉癌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活动干预护理对喉癌术后患者早期各系统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喉癌术后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干预,将2组患者出现的痰栓、腹胀、便秘、尿潴留、腰背酸痛、精神状态的例数和人均年龄、每人日均吸痰、鼻饲量、活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痰栓(6例比29例)、腹胀(11例比29例)、便秘(5例比24例)、尿潴留(4例比15例)、腰背酸痛(12例比36例),χ2=23.79、16.93、17.84、7.94、24.00、20.74,均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人日均吸痰[(4.30±1.30)次比(6.50±5.04)次]、鼻饲量[(1972±376.50) ml比(1271±427.11) ml ]、活动时间[(4.27±1.42) h比(2.03±1.10) h ],t=7.42、8.53、8.68,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动干预能促进喉癌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术后患者的活动干预护理。

    作者:周云菲;周嵘嵘;周圣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表格式病情评估系统在手足口病患儿重症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表格式病情评估方法在手足口病患儿重症预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手足口病一区的患儿267例为观察组,手足口病二区的患儿243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制手足口病患儿住院期间病情评估表、手足口病患儿重症风险评估表对观察组进行病情评估,早期识别出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按以往经验方法进行病情评估,比较2组患儿重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重症发生率[3.00%(8/267)]、并发症总发生率[9.74%(26/267)]低于对照组[17.70%(43/243)、32.51%(79/243)],χ2=30.97、34.74,均P<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观察组采用表格式病情评估法,早期识别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及早进行干预,减少了患儿的重症、危重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金梅;张晓丽;吴翠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社会支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及其对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对10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社会支持情况分为得分偏高组、得分中等组及得分偏低组,分析3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6 min步行试验(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差异。结果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为(34.70±7.46)分;社会支持得分偏高组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7.79±5.30) h、ICU停留时间(24.29±6.00) h,少于得分中等组[(42.41±14.18) h和(55.66±16.31) h ]及得分偏低组[(80.00±11.15) h和(92.46±10.21)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40、110.252,均P <0.01;其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38.93±24.37)分、术后6MWD(376.07±55.92) m、术后LVEF为(60±4)%,优于得分中等组[(30.26±4.79)分、(328.83±59.27) m和(53±9)%]及得分偏低组[(19.85±4.45)分、(302.04±60.24) m和(5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040、55.228、20.159,均P<0.01。结论社会支持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对应激事件的应付能力,有效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宁艳娇;万紫旭;侯福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在院内外交接中的效果

    目的:有效管理危重患者院内外的安全交接,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制订危重患者院内外交接的模式化护理管理措施并于2012年1月实施。将2011年1~12月应用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前的29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12月应用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后的3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护患纠纷和送接诊医护人员之间的纠纷发生率各占0.67%(20/2984),观察组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χ2=8.21,P<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规范了交接流程,明确了交接内容,加强了护士责任心,从而为危重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治疗与护理。

    作者:薛艳丽;张玉勤;金晔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信息调查表、中文版Cataldo肺癌病耻感量表(CLCSS-CV)对选取的234例肺癌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肺癌患者的病耻感总分为(72.35±10.85)分。将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分别除以相应条目数,结果显示,中文版肺癌病耻感量表总分为(2.68±0.40)分,存在中度以上水平病耻感的受试肺癌患者占51.20%(120/234);吸烟维度得分高,为(2.90±0.58)分;社会隔离维度得分低,为(2.47±0.55)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女数目及临床分期是肺癌患者病耻感的重要预测变量,回归系数分别为-0.065、0.136,决定系数0.178。结论肺癌患者存在中等以上水平的病耻感,医务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评估其心理健康状态,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动员社会支持,协助患者应对这种负性体验。

    作者:杨茜茜;刘化侠;田靖;杨春玲;张艳英;胥桂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全足皮肤套状撕脱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全足皮肤套状撕脱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对18例全足皮肤套状撕脱伤患者采用一期清创皮肤回植,VSD加冲洗,二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创面术,术后护理人员应用了VSD技术的护理关键,掌握皮瓣的血供观察方法与特点、足部体位的护理方法、有效的镇痛护理、皮瓣局部高流量吸氧、提高局部组织氧分压以及皮瓣修复术后足部早期的功能锻炼等护理技术。结果1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有弹性,外观满意,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VSD技术联合应用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套状撕脱伤术后,应用优质的护理技术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傅育红;朱丽萍;莫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两种意识评估量表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和评价2种意识评估量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为神经重症患者的意识评估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患者100例,运用2种量表评估患者的意识,以Cronbachα系数、评估者间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指数(CVI)以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判断预后预测的辨别力等方法评价和比较量表的信效度。同时收集同期血液的脑损伤程度的重要实验指标: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 FOUR的Cronbachα为0.811, GCS的Cronbachα系数为0.923;评估者间一致性信度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FOUR)和0.979(GCS)。 CVI分别为0.965(FOUR)和0.973(GCS)。2种意识评估量表均对不良预后具有较好的辨别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FOUR)、0.932(GCS);预测不良预后的佳分界值FOUR为12分、GCS为11分。 FOUR与NSE和S-100B蛋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4(P<0.05)和-0.427(P<0.01);GCS与NSE和S-100B蛋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6(P<0.05)和-0.395(P<0.01)。结论 GCS和FOUR都适合用于对神经外科患者意识评估,前者为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所熟悉,而后者更适应评估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且易于被神经外科医护人员记忆和掌握。

    作者:彭娟;周宏珍;史蕾;王晓艳;周瑛;李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肺癌患者心理痛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117例肺癌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肺癌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3.10±1.70)分,其中有显著心理痛苦56例占47.9%(DT评分≥4分)。引起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主要原因排序居于前10位的依次是:担忧、疼痛、疲乏、睡眠问题、恐惧、紧张、经济问题、进食、呼吸、便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年龄、职业、化疗次数对心理痛苦评分有影响。结论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痛苦,情绪和身体问题是其心理痛苦的主要原因。患者的年龄、职业、化疗次数是心理痛苦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黄垒;李小麟;罗稀;尹敏;刘瑞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自制医用瓶起子盒在临床配药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自制医用瓶起子盒(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在护士配药操作中开启塑料瓶盖的效果。方法自制5个医用瓶起子盒样品投入到我院急诊科使用。选择2年内未曾轮转出急诊科的33名护士为共同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开启瓶盖方式分为使用前组和使用后组,使用前组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采用徒手开启药品塑料瓶盖的方法;使用后组于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采用医用瓶起子盒开启药品塑料瓶盖的方法。比较2组开启瓶盖方式对护士手部皮肤磨损部位与磨损症状的影响,以及护士的满意度情况。结果2组护士手部皮肤磨损部位多见于右手示指和拇指;使用后组出现手指皮肤角质增厚的比率明显低于使用前组[21.2%(7/33)比78.8%(26/33)],χ2=21.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后组与使用前组比较疼痛[12.1%(4/33)比54.5%(18/33)]和脱皮[15.2%(5/33)比69.7%(23/33)]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χ2=13.36、20.0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后组杜绝了水疱和划伤,护士总满意度为93.9%(31/33),使用前组为63.6%(21/33),χ2=9.06,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使用自制医用瓶起子盒开启药品瓶盖时能缓解和降低护士手指皮肤职业性损伤,提高护士手部皮肤舒适度,操作便捷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尹安春;林冬梅;吴泰华;钟华;赵春丽;张红桥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河南省荥阳市福利院五保老年人希望水平与抑郁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福利院五保老年人希望水平与抑郁状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福利院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表、Herth希望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对河南省荥阳市福利院2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福利院老年人希望总分为(21.28±3.07)分,处于低水平;抑郁总分为(13.15±2.77)分,抑郁检出率为82.38%(159/193);希望水平与抑郁呈负相关(r=-0.447,P<0.01)。结论福利院老年人希望水平不容乐观,且抑郁的检出率高,希望水平与抑郁呈负相关关系,提示医护人员应根据福利院老年人的情绪状况,及时给予情感关怀,以提高其希望水平,增进心理健康。

    作者:刘雯;侯晨辉;关雪茹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一例成人多囊肝病合并帕金森病患者术后并发胆漏的观察及护理

    成人多囊肝(adul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APLD)是一种家族性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1],有全身结缔组织病变并可累及全身尤其心脑血管,临床上较少见。 APLD可单独或与多囊肾(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相伴发生,很多时候APLD是ADPKD的一个表现。无论是APLD还是ADPKD相关型APLD,大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少数患者由于囊肿增大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或者发生并发症而引起症状[2]。囊肿进一步增大可以引起腹胀、右上腹部隐痛以及早饱、厌食、疲乏、恶心、呕吐和平卧时呼吸困难等症状;囊肿压迫静脉或胆管可以引起下肢浮肿、黄疸、腹水等症状,当肝囊肿合并囊内出血或者破裂时,可以出现疼痛,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3],需积极行外科手术处理。目前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广泛开窗术是目前治疗严重APLD的有效手段[4],肝叶切除可使症状消失,且复发率低,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报道APLD肝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其中多见膈下感染、肝功能衰竭、胆漏等[5]。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僵直、运动迟缓以及一系列的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如抑郁、疼痛、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6]。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后除运动减少、缓慢、肌强直、僵硬姿势和静止期震颤,身体还会失去柔软性而变得僵硬,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7]。本文对1例APLD合并帕金森病行肝左外叶切除+肝多发囊肿开窗引流+双肾囊肿开窗引流术后并发胆漏患者,经精心护理及治疗后康复出院的个案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静;石春凤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体位干预联合卧位标识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联合卧位标识对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卧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在我院眼科病房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术或硅油填充术的患者100例,以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6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术后常规护理,指导俯卧位的正确方法,头部垫“凹”型海绵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体位干预措施。结果术后72 h及1周,干预组中能遵医嘱保持正确卧位的患者占95.0%(57/60)、91.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75.0%(30/40),χ2=4.090、4.0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体位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情况比较,干预组为96.7%(58/60)、98.3%(5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31/40)、85.0%(34/40),χ2=7.154、4.6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体位干预及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能使患者有效地遵从医嘱,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延长遵医嘱保持特殊体位的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王红霞;赵滨;刘影;史俊芳;戴丽;李凤艺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对亚健康人群实行健康风险评估与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帮助亚健康个体综合识别健康风险因素,鼓励和帮助受检者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探索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3年1~5月来我院体检的145例亚健康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72例和干预组7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系统的、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改善与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强化的饮食与运动指导管理。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重要指标异常情况和慢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经过2年的干预随访,干预组生活方式评估优秀比例[69.9%(51/73)]高于对照组[26.4%(19/72)],χ2=6.7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均显著改善,疾病风险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慢性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风险评估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个体疾病风险的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代凤;贺继红;杨华碧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电子胸片标尺测量技术在预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入长度的应用研究

    目的:采用电子胸片标尺测量技术预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长度,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的1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11月的19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的PICC体外测量方法,观察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上右胸锁关节至隆突下1个椎体的长度,右胸锁关节至隆突下1个椎体的长度采用电子胸片标尺测量技术从电子胸片上直接测量。比较2种测量方法的准确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准确率为97.92%(188/192),对照组为68.11%(126/1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0.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7%(13/192),对照组为20.54%(38/18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胸片标尺测量技术可有效提高PICC置入的准确率,有助于提高静脉穿刺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晓丽;朱明芝;徐凯;冯悦悦;王文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护理进展

    日间手术亦称非住院手术,是指手术患者在入院前做完术前检查、麻醉评估,然后预约手术时间,当日住院,当日手术,24 h内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需求的不断增加,日间手术作为一种快捷、安全的手术模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患者费用等问题上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针对眼科手术的应用。眼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面小等特点,所以眼科所具有的特征性更适用于日间手术模式的开展。在日间手术发展阶段,为了给患者提供一套特殊的、整体的、连续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2],护理人员具备高素质与精湛技能是其基础,并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精、尖的专业素养和技能[3],以确保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日间手术。在回顾性总结眼科日间手术的护理进展中,通过对眼科日间手术的发展情况、护理形式、特殊人群的护理、延续性护理4个方面,对眼科日间手术护理进行分析与归纳,旨在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护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胡晋平;吴娉婷 刊期: 2015年第35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