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中冲洗液温度的可控性观察及护理

朱秀静;洪诗哲;高静峥;戴金平;黄宇妩;张佳颖

关键词: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 冲洗液温度, 可控性, 护理
摘要:目的 了解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TUPKVP)中使用接近人体温度的生理盐水冲洗液对减少患者寒战发生,稳定患者血压、心率等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TUPKVP手术患者50例.按手术使用冲洗液温度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室温组)和观察组(体温组)各25例,分别在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手术30 min、60 min及手术结束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体温和患者主观感受(如有无感觉发冷)及寒战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期间内血压、心率、体温均无显著变化,但对照组有显著变化.2组均有发冷现象,观察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接近体温的生理盐水冲洗液对保持患者中心体温,降低寒战发生率,稳定血压、心率,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更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注技术在救治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灌注(HP)技术救治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392例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注治疗,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39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68例因病情危重,连用2个或2个以上灌流器.大多数患者HP期间或HP后数小时神志转清,意识完全恢复.结论 在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完善的血液灌注操作技巧及护理,是顺利开展血液灌注的关键和保障.

    作者:范德环;刘小平;王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ICU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大量抗生素应用和多种侵袭性操作,与普通住院患者相比,医院感染概率高5~10倍,病死率更高[1],而感染常是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2],有效控制感染对提高ICU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3-4].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ICU患者128例,分析总结ICU感染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例电击伤致胸壁广泛缺损并心肺及大血管损伤患者的护理

    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电在人体内转变为热量而造成大量的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内脏和骨骼等的损伤[1].我院救治了1例电击伤致胸壁广泛缺损并心、肺及大血管严重损伤的患者,此病例严重程度罕见,治疗护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软组织损伤严重,胸壁广泛缺损;感染严重,双上肺感染、破裂、漏气;重要大血管、部分心脏外露,随时有感染、破裂的可能,危及生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琴;邹小梅;卢迎;王妮;闵盼;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选派专科知识丰富、母婴护理业务能力强、素质高、善于沟通的高级护理人员经过标准化职业培训后承担此项工作.新生儿的一切护理均在母亲床旁进行,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家属一对一的进行讲述和操作演示,邀请产妇及家属参与共同操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对未掌握内容者进行强化训练,直至产妇及家属基本掌握.比较2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它有利于产妇早日恢复健康,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有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邵海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

    目的 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针对急诊输液室的环境问题、护理人员技术问题、护患沟通问题以及服务质量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提高了医院声誉.结论 提高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宇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程序在医院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门诊输液室是每个医院总体服务质量及水平的展示窗口.门诊输液患者具有周期短、疾病类型多、流动性大的特点,护士和患者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不能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好的向患者传达,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差,且门诊输液室的环境一般较为简陋,这些实际情况导致门诊输液室易发生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低[1].本研究对250例门诊输液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的护理

    毒蛇咬伤是夏秋季节常见的意外伤害,受伤者以农民居多,对咬伤后紧急处理方法了解不多,受伤局部肿胀非常明显,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即使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局部伤口往往出现组织坏死.如果忽略了局部创面的处理,往往导致创面经久不愈,或者愈合后出现瘢痕挛缩畸形,甚至肢体残废[1].对蛇咬伤患者进行抢救并给予良好的护理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观察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2例毒蛇咬伤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在改善咬伤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苏珍;孔红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控制及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1].同样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也呈上升趋势,已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之列[2].近20年来,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已增加1~5倍,居癌症死因的第5~7位[3].糖尿病和胰腺癌在发病学上有密切的关系,胰腺癌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根治,而糖尿病可使患者代谢紊乱、机体修复及抗感染能力下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合理调控患者术后血糖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控制及护理情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频;沈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公务员、新兵等特殊团体体检模式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担任公务员职务是公民平等地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宪法基本权利之一.履行公务员职责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其中包括必要的健康状况[1].公务员、新兵入伍录用等特殊行业体检的组织实施不同于普通体检,且易受许多外在因素干扰.笔者根据公务员体检工作实际及发展方向,对公务员等特殊团体体检模式进行总结探讨并加以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英;李大鹏;张永军;戴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1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对其实施干预措施;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1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的护理效果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有1例患者发生血管病变,对照组有6例患者发生血管病变,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情绪状态相对较差,并发症较多的特点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丁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Orem自理理论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行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自护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自护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护理需求运用Orem自理理论的3个护理模式—辅助教育、部分补偿、完全补偿系统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自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能极大地调动患者与家属的积极性,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密切护患关系,提升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者心理症状,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作者:邵冬梅;于晓吉;康春梅;王阿颖;齐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效果评价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压力加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1-2].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尤其是以感染为特征的并发症较为常见[3-4].本研究对我院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崇丹;蒋灵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程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本研究对12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程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31例,女109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52.3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处于精神正常、意识清楚的状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彭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翻身床排泄孔的改进及效果评价

    压疮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不当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1].为使创面充分暴露,促进干燥,避免长期受压,方便大小便的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常采用翻身床治疗[2].使用翻身床患者应注意骨突出处,特别是骶尾部易发生压疮[3].临床上常见的翻身床排泄孔尺寸固定,且支撑排泄孔的固定板多为不锈钢材质,质地较硬.患者上翻身床后臀部组织由于重力作用下坠,陷于排泄孔内,使排泄孔周缘及腰骶部皮肤受压,易造成患者骶尾部压疮及不舒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知厂家将原有翻身床排泄孔改为可调性排泄孔并将使用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巍巍;迟骋;马岩;张丹丹;张芜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护理人员均接受护理新理念的学习与推广,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护理新理念前后接受问卷调查.结果 应用护理新理念前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灭菌、洗涤和包装合格率分别为82.7%、84.1%和82.6%,应用后分别为93.2%、94.5%和93.8%.护理新理念应用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灭菌、洗涤和包装合格率比较差异显著;应用护理新理念前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服务满意度分别为83.2%和82.5%,应用后分别为97.8%和96.7%,护理新理念应用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和服务满意度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护理新理念可有效提高无菌物品的合格率及服务满意度,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秋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口腔溃疡的序贯防治及护理

    口腔溃疡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在患者骨髓空虚期发生.临床表现多见口腔黏膜红肿、充血、糜烂,轻者疼痛影响进食,重者可继发全身性感染而威胁生命[2].因此做好口腔溃疡的防治与护理工作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我科成功为32例血液病患者实施了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采用了较严格的口腔溃疡序贯防治及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海兰;杜晓翠;孟繁珠;王翠玉;杨丹丹;曲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颅脑外伤合并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颅脑外伤合并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360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51例患者合并有颈髓损伤.对患者存在颈髓损伤的风险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51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与护理,1例死亡,8例转骨科行颈椎手术治疗,6例行颈椎骨牵引,其余36例非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 对颅脑外伤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减少并发症,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任爱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12月老年科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即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吞咽能力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吞咽能力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8例,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减少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月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心理护理.比较2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调动家庭和社会支持可以使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以有效改善.

    作者:余美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浴足对剖宫产术后患者体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浴足对剖宫产术后患者体能恢复的影响,防止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择剖宫产手术产妇180例,按产妇病房、床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产妇在术后6h开始中药浴足1次,并于每日上午7:00~8:00和晚上21:00~22:00各进行1次,20 min/次,连续3~5 d;对照组执行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2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独立下床时间等体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独立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术后中药浴足能有效促进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和早日下床活动,改善产妇食欲和睡眠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体能恢复.

    作者:姚淑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