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春花
为了实现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国际目标,WHO编写了《助产强化教程》,本教程重点关注作为提供高质量生殖健康和性健康服务的职业助产士的角色与功能.明确讲述了降低孕产妇患病率与死亡率,以及促进妇女生殖健康策略的核心内容.《助产强化教程》中为母婴安全开设的助产课程—助产技术强化示范课程中的8个教学模块涵盖妇女整个生命周期,每个教学模块都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与学习方法、评估方法、预期效果、模块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适用于各个国家的需要[1].我院助产专业教师通过学习,总结、归纳并分析了8个教学模块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静波;温树田;贲亚琍;邓荆芸;朱达琍;雷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选派专科知识丰富、母婴护理业务能力强、素质高、善于沟通的高级护理人员经过标准化职业培训后承担此项工作.新生儿的一切护理均在母亲床旁进行,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家属一对一的进行讲述和操作演示,邀请产妇及家属参与共同操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对未掌握内容者进行强化训练,直至产妇及家属基本掌握.比较2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它有利于产妇早日恢复健康,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有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邵海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尿毒症期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尿毒症期患者94例分为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2组均针对原发病进行腹膜透析等治疗,干预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透析前后尿素氮、肌酐改善情况及腹膜炎发生率.结果 透析后2组尿素氮、肌酐水平较透析前均显著降低;透析后干预组尿素氮、肌酐水平较对照组低,但无显著差异.干预组透析期间腹膜炎发生率为1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9%.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1].同样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也呈上升趋势,已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之列[2].近20年来,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已增加1~5倍,居癌症死因的第5~7位[3].糖尿病和胰腺癌在发病学上有密切的关系,胰腺癌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根治,而糖尿病可使患者代谢紊乱、机体修复及抗感染能力下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合理调控患者术后血糖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控制及护理情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频;沈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12月老年科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即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吞咽能力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吞咽能力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8例,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减少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月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11年3月我院经治的26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PVP,其中有17例患者于术后第1天就能下地行走,9例于术后第2天下地行走,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3天可以戴腰围自由活动,平均住院时间(8.1±1.2)d.无一例发生骨水泥渗漏、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对患者的疾病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施海红;黄淑芬;程小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注(HP)技术救治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392例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注治疗,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39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68例因病情危重,连用2个或2个以上灌流器.大多数患者HP期间或HP后数小时神志转清,意识完全恢复.结论 在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完善的血液灌注操作技巧及护理,是顺利开展血液灌注的关键和保障.
作者:范德环;刘小平;王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在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2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8例.2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更为全面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对2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很满意比例和总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分别高达62.04%和98.15%,而基本满意比例和不满意比例则显著降低.研究组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分别高达75.00%和83.33%,而感觉不舒适的比例则均明显降低.结论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对改善和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蓓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门诊输液室是每个医院总体服务质量及水平的展示窗口.门诊输液患者具有周期短、疾病类型多、流动性大的特点,护士和患者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不能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好的向患者传达,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差,且门诊输液室的环境一般较为简陋,这些实际情况导致门诊输液室易发生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低[1].本研究对250例门诊输液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常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以降低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20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与200例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神经内科患者意外伤害以及误吸等安全隐患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红艳;杨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开展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9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辨证施护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8例.2组患者均施以西医常规治疗,辨证施护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中医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常规护理组接受西医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观察后,辨证施护组的有效率为97.92%,常规护理组的有效率为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行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自护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自护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护理需求运用Orem自理理论的3个护理模式—辅助教育、部分补偿、完全补偿系统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自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能极大地调动患者与家属的积极性,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密切护患关系,提升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者心理症状,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作者:邵冬梅;于晓吉;康春梅;王阿颖;齐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尿潴留是阑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与麻醉及术后疼痛等多种因素有较大的相关性,它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及生存质量的不良影响均较为明显,因此尽早解除尿潴留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临床中解除尿潴留的方法较多,排除治疗对疾病的作用,护理在其中的影响作用也不可忽视.本文中我们就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阑尾切除术并发术后尿潴留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产科中的实施效果,以提高孕产妇的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产科孕产妇180例作为风险管理组,实施风险管理.选取风险管理实施前2008年1~12月收住的孕产妇1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风险管理组在护理人员的操作熟练性、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性、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风险管理组的患者满意度高达90.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4%.结论 在产科护理实践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护理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减少和消除了护理风险对患者的危害,而且具有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的辅助作用.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32例和对照组8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以及觉醒次数和SAS、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以及觉醒次数、睡眠质量几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并有助于患者睡眠状况的改善.
作者:钱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急诊科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也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其特点是患者病情急、危、重、易感染,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将可能丧失挽救生命的机会,因此也是护患纠纷的高发科室.尤其是急诊抢救室工作预见性难,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应对抢救中的问题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大限度地减少纠纷,有效控制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到急诊科抢救的危重患者1000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圣春;丁优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电在人体内转变为热量而造成大量的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内脏和骨骼等的损伤[1].我院救治了1例电击伤致胸壁广泛缺损并心、肺及大血管严重损伤的患者,此病例严重程度罕见,治疗护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软组织损伤严重,胸壁广泛缺损;感染严重,双上肺感染、破裂、漏气;重要大血管、部分心脏外露,随时有感染、破裂的可能,危及生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琴;邹小梅;卢迎;王妮;闵盼;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止院内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ICU出现的94例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气管切开而未发生肺部感染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患者的基础情况、诊治护理方法、环境等情况,对比分析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总结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有吸烟史、护理人员年资低、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应用H2受体阻滞剂及制酸剂、多人同处一间病房等是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针对性的避免导致感染发生的治疗护理因素、环境因素,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控.
作者: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韩慧;梁晓芹;白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压疮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不当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1].为使创面充分暴露,促进干燥,避免长期受压,方便大小便的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常采用翻身床治疗[2].使用翻身床患者应注意骨突出处,特别是骶尾部易发生压疮[3].临床上常见的翻身床排泄孔尺寸固定,且支撑排泄孔的固定板多为不锈钢材质,质地较硬.患者上翻身床后臀部组织由于重力作用下坠,陷于排泄孔内,使排泄孔周缘及腰骶部皮肤受压,易造成患者骶尾部压疮及不舒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知厂家将原有翻身床排泄孔改为可调性排泄孔并将使用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巍巍;迟骋;马岩;张丹丹;张芜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压力加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1-2].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尤其是以感染为特征的并发症较为常见[3-4].本研究对我院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崇丹;蒋灵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