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WHO助产强化教程》之助产技术教学模块

田静波;温树田;贲亚琍;邓荆芸;朱达琍;雷蕴

关键词:助产技术, 教程, 教学模块, 生殖健康, 孕产妇, 现报道如下, 专业教师, 学习方法, 示范课程, 生命周期, 评估方法, 母婴安全, 教学内容, 健康服务, 健康策略, 核心内容, 妇女, 助产士, 新生儿, 死亡率
摘要:为了实现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国际目标,WHO编写了《助产强化教程》,本教程重点关注作为提供高质量生殖健康和性健康服务的职业助产士的角色与功能.明确讲述了降低孕产妇患病率与死亡率,以及促进妇女生殖健康策略的核心内容.《助产强化教程》中为母婴安全开设的助产课程—助产技术强化示范课程中的8个教学模块涵盖妇女整个生命周期,每个教学模块都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与学习方法、评估方法、预期效果、模块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适用于各个国家的需要[1].我院助产专业教师通过学习,总结、归纳并分析了8个教学模块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程序在医院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门诊输液室是每个医院总体服务质量及水平的展示窗口.门诊输液患者具有周期短、疾病类型多、流动性大的特点,护士和患者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不能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好的向患者传达,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差,且门诊输液室的环境一般较为简陋,这些实际情况导致门诊输液室易发生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低[1].本研究对250例门诊输液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对妇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妇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科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5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例,观察组的平均痊愈时间为9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1d,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6.5%,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对妇科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凌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7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干预措施.比较2组SAS、SDS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SAS和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雪;陈瑰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护理教学过程中,优缺点各有不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H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emaster 大学首创[1].PBL教学法是指通过一定教学情景的启发和老师暗示诱导,使学生在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PBL教学法被许多护理教育者应用于临床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即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各个多媒体要素按教学要求有机结合而进行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教学形式.

    作者:武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诊科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也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其特点是患者病情急、危、重、易感染,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将可能丧失挽救生命的机会,因此也是护患纠纷的高发科室.尤其是急诊抢救室工作预见性难,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应对抢救中的问题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大限度地减少纠纷,有效控制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到急诊科抢救的危重患者1000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圣春;丁优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166例,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老年患者的各种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妥善、全面、个性化的护理,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能明显减轻不适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12月老年科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即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吞咽能力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吞咽能力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8例,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减少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月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功能基础护理车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是危重患者集中抢救和治疗的场所,患者因疾病原因基础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但实际工作中,危重患者护理项目不是单一的,如果护士预见性不够,为患者护理时会因护理用具携带不全而往返取用物,浪费了护理人员很多时间.特别是床边洗头,因患者病情重,又无相应的床边洗头工具,护士操作既不方便,患者又感觉不舒适.鉴于此状况,笔者自行研制了一台简易型多功能基础护理车,2010年8~12月对CCU的100例患者使用该护理车提供基础护理,同时完成了床上洗头操作,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红;汪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施护

    目的 探讨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开展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9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辨证施护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8例.2组患者均施以西医常规治疗,辨证施护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中医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常规护理组接受西医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观察后,辨证施护组的有效率为97.92%,常规护理组的有效率为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液灌注技术在救治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灌注(HP)技术救治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392例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注治疗,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39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68例因病情危重,连用2个或2个以上灌流器.大多数患者HP期间或HP后数小时神志转清,意识完全恢复.结论 在危重型药物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完善的血液灌注操作技巧及护理,是顺利开展血液灌注的关键和保障.

    作者:范德环;刘小平;王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止院内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ICU出现的94例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气管切开而未发生肺部感染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患者的基础情况、诊治护理方法、环境等情况,对比分析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总结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有吸烟史、护理人员年资低、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应用H2受体阻滞剂及制酸剂、多人同处一间病房等是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针对性的避免导致感染发生的治疗护理因素、环境因素,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控.

    作者: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韩慧;梁晓芹;白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ICU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大量抗生素应用和多种侵袭性操作,与普通住院患者相比,医院感染概率高5~10倍,病死率更高[1],而感染常是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2],有效控制感染对提高ICU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3-4].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ICU患者128例,分析总结ICU感染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辅助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的辅助作用.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32例和对照组8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以及觉醒次数和SAS、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以及觉醒次数、睡眠质量几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并有助于患者睡眠状况的改善.

    作者:钱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

    目的 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针对急诊输液室的环境问题、护理人员技术问题、护患沟通问题以及服务质量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提高了医院声誉.结论 提高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宇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在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2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8例.2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更为全面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对2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很满意比例和总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分别高达62.04%和98.15%,而基本满意比例和不满意比例则显著降低.研究组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分别高达75.00%和83.33%,而感觉不舒适的比例则均明显降低.结论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对改善和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蓓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安全隐患干预在神经内科干部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常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以降低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20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与200例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神经内科患者意外伤害以及误吸等安全隐患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红艳;杨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翻身床排泄孔的改进及效果评价

    压疮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不当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1].为使创面充分暴露,促进干燥,避免长期受压,方便大小便的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常采用翻身床治疗[2].使用翻身床患者应注意骨突出处,特别是骶尾部易发生压疮[3].临床上常见的翻身床排泄孔尺寸固定,且支撑排泄孔的固定板多为不锈钢材质,质地较硬.患者上翻身床后臀部组织由于重力作用下坠,陷于排泄孔内,使排泄孔周缘及腰骶部皮肤受压,易造成患者骶尾部压疮及不舒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知厂家将原有翻身床排泄孔改为可调性排泄孔并将使用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巍巍;迟骋;马岩;张丹丹;张芜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例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臀部压疮的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局部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特别是老年患者,一旦发生压疮不仅治疗时间长,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可导致反复感染,后果严重.如何治疗和护理压疮患者一直是医务人员长期探讨的问题.我科收治1例75岁高龄臀部压疮久治不愈的老年患者,应用整形外科的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臀部压疮,伤口愈合良好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二冉;刘学红;王春华;张春花;佟梅;李桂红;祁桂华;孟庆芳;潘星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例电击伤致胸壁广泛缺损并心肺及大血管损伤患者的护理

    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电在人体内转变为热量而造成大量的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内脏和骨骼等的损伤[1].我院救治了1例电击伤致胸壁广泛缺损并心、肺及大血管严重损伤的患者,此病例严重程度罕见,治疗护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软组织损伤严重,胸壁广泛缺损;感染严重,双上肺感染、破裂、漏气;重要大血管、部分心脏外露,随时有感染、破裂的可能,危及生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琴;邹小梅;卢迎;王妮;闵盼;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效果评价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压力加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1-2].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尤其是以感染为特征的并发症较为常见[3-4].本研究对我院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崇丹;蒋灵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