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张红梅;徐晗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本研究通过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健康指导,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产妇康复,保证母要健康,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九菊;熊怡;王迎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对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受理的52例护理投诉的产生原因,并总结应对措施.结果 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为费用问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及沟通不到位等,对所有投诉都采取了服务补救及改进措施,52例护理投诉均通过有效的沟通圆满解决.结论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改善服务态度、掌握沟通技巧、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管理等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投诉.
作者:梁茂贤;彭晓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家属同步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32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依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未进行系统的家属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特定的系统性的家属健康教育.应用Fugl-Meyer评分和BI评分评价2组治疗的效果,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临床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周桂媛;翁迎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主动脉夹层(AD)是指主动脉壁中层囊性坏死形成内膜撕裂、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剥离延伸的心血管系统急症.高血压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1].随着我国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A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不及时诊疗,其致残、致死率很高.本文总结了早期冬眠疗法对33例AD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秀双;申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黄瓜润唇缓解胃肠减压患者口干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住院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在留置胃管后30 min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黄瓜润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及口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口腔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瓜润唇能有效缓解胃肠减压患者口干、口渴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周桂兰;洪菁;苏梅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两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护理方法,从而为PCNL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选择14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70例采用标准PCNL,另70例采用无管化PCNL,术前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术后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采用个性 化护理,出院时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比其护理满意度.结果 接受无管化PCNL的患者在心理护理、留置导管及并发症的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标准PCNL的患者.结论 两种PCNL已成为上尿路结石常规治疗方法,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无管化PCNL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
作者:李少静;蒋云霞;胡小芳;徐玲玲;李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均行整体护理,另选择之前行普通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治疗后优良率达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整体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成东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心理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66.7%,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负性心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应对技巧,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胡家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 分析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探索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将其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比较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实施前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以及基础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前护理事故的发生率为0.98%,实施后下降至0.12%;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分别为78%和75%,实施后分别为97%和94%;实施前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3.87±1.26)分,明显低于实施后的(99.68±0.54)分.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前列腺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导致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 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过度紧张、血块堵塞冲洗管、膀胱冲洗速度或冲洗液温度不适宜、气囊对膀胱的刺激等.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患者.结论 导致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有很多,我们需要找出病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以减少前列腺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概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尽快康复.
作者:邵惠弟;王灵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内科诊区就诊患者突发意外的防范措施,提高门诊护士的急救能力,保证患者就医安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内科诊区突发意外的患者45例,护士对突发意外患者实施妥善的防范对策.结果 38例安全护送至病房或急诊科继续治疗,没有出现转运途中死亡,其中1例至急诊科抢救2h后终因呼吸衰竭死亡,7例症状缓解后门诊治疗,无一例纠纷事件.结论 在患者就诊的相关环节主动筛查、预见性观察、妥善处置高危患者,及时正确的救治突发意外的患者,确保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安全,从而预防和减少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
作者:职志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式;干预组在以上基础上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拔管后排尿时间、血尿、压疮、头痛、呕吐、乳房胀痛、乳汁分泌不足及术前恐惧方面比较,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上对行剖宫产的产妇实施优良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于提高产妇分娩信心、减少并发症、促进身体康复及乳汁分泌等方面均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郑新莲;李文汝;李兆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0月出生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比较2组的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6、12个月时的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12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改善预后.
作者:孔祥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6周为1个疗程;于入组时及第6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依从性问卷对2组各评定1次.结果 第6周末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刘春霞;张建平;李越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心肌梗死患者失眠和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0例进行穴位按摩,比较实施按摩前后患者失眠和便秘的改善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经按摩后失眠的改善效果:明显好转的27例,好转17例,无效的有6例.便秘的改善结果:显效有26例,有效16例,无效的有8例.结论 穴位按摩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失眠和便秘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珺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过期流产俗称胚胎停育,又称稽留流产或死胎不下,主要指胚胎组织或胎儿已死亡,但滞留在子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大多数患者曾出现先兆流产,阴道偶尔有出血现象[1].该病若治疗不当可能会影响患者日后的生育能力,因而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2].为了提高过期流产患者治疗效果,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过期流产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霞;顾红红;胡映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室性早搏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除心律失常外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变,消极的情绪常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加重有关.因为强烈持久的精神压力产生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促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导致心肌细胞自律性异常增加,诱发各种心律失常[1],其病因可能为病理、生理、心理变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心律失常伴发睡眠障碍者病程迁延,治疗棘手.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例心律失常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门诊手术患者晕厥中的应用.方法 将546例将要在门诊进行手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260例和对照组286例,实验组应用预见性的护理程序,对照组应用传统常规的护理程序.统计2组患者在门诊手术中发生晕厥的例数.结果 实验组的晕厥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门诊手术患者中能有效减少晕厥的发生率,应该在门诊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美婵;吴艳媛;李便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导致骨科手术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针对其提出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法 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行设计问卷方法对198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对各项影响患者抑郁情绪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5例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合并抑郁105例占56.8%,105例抑郁患者中轻度抑郁70例占66.6%,中度抑郁30例占28.6%,重度抑郁5例占4.8%.本组患者手术前SDS评分为(37.59±8.74)分,与全国常模SDS评分(33.46±8.55)分相比显著升高;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费医疗、担心预后不良、担心诊疗水平、认为医护态度不好都是导致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而社会支持利用度水平较高则是防止患者抑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针对骨科患者较为严重的抑郁心理,医务人员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作者:张梅;李春美;解淑叶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改变儿科输液流程对提高输液质量的效果.方法 分析儿科护理风险的原因,并对输液流程进行改造,于2010年1月应用于儿科输液过程中.将2010年1~12月(应用前)儿科输液室家长在院停留时间及家长满意度,与2011年1~12月(应用后)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新的输液流程后患儿家长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患儿家长在院停留时间也从原来的(68.74±12.42) min缩短至(29.53±10.11)min.结论 通过输液流程改造,使输液质量得以提高,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运用.
作者:肖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