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

刘春霞;张建平;李越美

关键词:老年, 脑卒中, 认知行为干预, 抑郁, 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6周为1个疗程;于入组时及第6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依从性问卷对2组各评定1次.结果 第6周末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输液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索改变儿科输液流程对提高输液质量的效果.方法 分析儿科护理风险的原因,并对输液流程进行改造,于2010年1月应用于儿科输液过程中.将2010年1~12月(应用前)儿科输液室家长在院停留时间及家长满意度,与2011年1~12月(应用后)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新的输液流程后患儿家长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患儿家长在院停留时间也从原来的(68.74±12.42) min缩短至(29.53±10.11)min.结论 通过输液流程改造,使输液质量得以提高,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运用.

    作者:肖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夹层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治疗中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利托君和沐舒坦治疗早产孕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利托君与沐舒坦用于早产孕妇以促进胎肺成熟、减少早产儿窒息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218例早产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治疗组采用利托君和沐舒坦治疗早产,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孕期延长平均天数、足月分娩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2500 g的百分率、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早产儿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利托君用于治疗早产安全有效;对于<34周的早产儿,产前应用沐舒坦可促进胎肺成熟,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宋红;杨宝霞;孙洪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EAP模式对改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员工辅助计划(EAP)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50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EAP模式进行管理,对实施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EAP模式后教师SCL-90因子分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对其实施EAP模式进行管理,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琼;曾健;温东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系统化护理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过期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过期流产俗称胚胎停育,又称稽留流产或死胎不下,主要指胚胎组织或胎儿已死亡,但滞留在子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大多数患者曾出现先兆流产,阴道偶尔有出血现象[1].该病若治疗不当可能会影响患者日后的生育能力,因而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2].为了提高过期流产患者治疗效果,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过期流产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霞;顾红红;胡映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于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022例,分析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90%.胎儿因素占30.4%,居于首位;其后依次为分娩因素占20.3%,母体因素占18.2%.结论 应做好孕期护理保健,及时正确处理各种高危因素,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王盘妹;莫革琴;潘淑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海南省城市社区护理人员灾害护理知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城市社区护理人员掌握灾害护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基本情况,制订适合于沿海城市社区护理人员的灾害护理培训方式,提高其应对灾害的整体护理能力.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海口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三亚市265名社区护理人员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265人中有54人占20.4%正确回答相关知识提问;105人占39.6%表示对灾害护理有所了解但不全面;119人占44.9%未接受过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228人占86.0%认为有必要进行灾害护理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结论 海南省城市社区护理人员的灾害护理知识认识度低,对相关技能培训缺失,灾害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学习需求迫切.

    作者:张华;曾冬阳;王鹿婷;陈洪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预防门诊手术患者晕厥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门诊手术患者晕厥中的应用.方法 将546例将要在门诊进行手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260例和对照组286例,实验组应用预见性的护理程序,对照组应用传统常规的护理程序.统计2组患者在门诊手术中发生晕厥的例数.结果 实验组的晕厥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门诊手术患者中能有效减少晕厥的发生率,应该在门诊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美婵;吴艳媛;李便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氧气湿化瓶两种不同消毒管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吸氧是临床为常用的救治方法及护理措施[1],可有效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氧含量,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缺氧症状.氧气湿化瓶的作用是对氧气进行湿化,氧气经过湿化瓶中的液体后可得到有效的湿润,从而避免干燥的氧气对吸入者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对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效果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美泉;方爱素;黄小青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 1年9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为住院患者作为病房组,进行护理干预,另50例患者为门诊患者作为门诊组,对2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问卷进行生活质量的测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病房组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得分范围在5~7分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门诊组.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可对其生活质量及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解淑叶;王淑香;翟德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0月出生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比较2组的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6、12个月时的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12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改善预后.

    作者:孔祥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早期冬眠疗法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主动脉夹层(AD)是指主动脉壁中层囊性坏死形成内膜撕裂、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剥离延伸的心血管系统急症.高血压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1].随着我国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A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不及时诊疗,其致残、致死率很高.本文总结了早期冬眠疗法对33例AD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秀双;申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是临床常用的治疗重症肝炎的重要方法[1],该方法将患者血液引至体外,通过膜式血浆分离器将血浆及细胞进行分离后仅保留细胞成分,而以等量新鲜血液进行补充,从而达到净化血液、补充凝血因子和人体蛋白的作用,并为干细胞再生赢得时间[ 2].本研究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1158例,探讨护理干预在此类患者中应用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党元娜;介靖娅;张和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两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护理方法,从而为PCNL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选择14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70例采用标准PCNL,另70例采用无管化PCNL,术前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术后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采用个性 化护理,出院时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比其护理满意度.结果 接受无管化PCNL的患者在心理护理、留置导管及并发症的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标准PCNL的患者.结论 两种PCNL已成为上尿路结石常规治疗方法,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无管化PCNL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

    作者:李少静;蒋云霞;胡小芳;徐玲玲;李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 分析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探索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将其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比较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实施前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以及基础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前护理事故的发生率为0.98%,实施后下降至0.12%;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分别为78%和75%,实施后分别为97%和94%;实施前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3.87±1.26)分,明显低于实施后的(99.68±0.54)分.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40例.路径组运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每天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路径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和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冬梅;韦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式;干预组在以上基础上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拔管后排尿时间、血尿、压疮、头痛、呕吐、乳房胀痛、乳汁分泌不足及术前恐惧方面比较,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上对行剖宫产的产妇实施优良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于提高产妇分娩信心、减少并发症、促进身体康复及乳汁分泌等方面均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郑新莲;李文汝;李兆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对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基础护理的6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将2010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仅接受基础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结论 在神经内科通过制订和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建立风险的预防体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文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健康体检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12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0人,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制订体检路径和流程进行健康体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体检.对比2组受检者的体检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平均体检质量、体检效率、体检时间、体检者满意度、健康宣教的效果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健康体检效率和质量,具有临床意义,适宜在大规模健康体检中应用.

    作者:赵菊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系统的综合护理方法,对比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肢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肢的功能恢复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成本,还能大大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吴素娟;聂汝倩;孙志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