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AP模式对改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评价

张琼;曾健;温东娣

关键词:教师, 心理健康, 员工辅助计划模式
摘要: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员工辅助计划(EAP)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50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EAP模式进行管理,对实施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EAP模式后教师SCL-90因子分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对其实施EAP模式进行管理,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6周为1个疗程;于入组时及第6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依从性问卷对2组各评定1次.结果 第6周末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刘春霞;张建平;李越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心理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66.7%,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负性心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应对技巧,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胡家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 分析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探索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将其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比较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实施前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以及基础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前护理事故的发生率为0.98%,实施后下降至0.12%;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分别为78%和75%,实施后分别为97%和94%;实施前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3.87±1.26)分,明显低于实施后的(99.68±0.54)分.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黄瓜润唇缓解胃肠减压患者口干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黄瓜润唇缓解胃肠减压患者口干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住院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在留置胃管后30 min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黄瓜润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及口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口腔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瓜润唇能有效缓解胃肠减压患者口干、口渴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周桂兰;洪菁;苏梅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经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严重腹腔感染术后经鼻空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实际临床效果,为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早期的营养支持选择合适的途径.方法 选取我院1997年9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手术后体质量降低幅度、前白蛋白值降低幅度、肌酐/身高系数降低程度、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体质量降低程度、前白蛋白值降低幅度、肌酐/身高系数的降低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选择经鼻空肠营养供应方式效果良好,是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两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护理方法,从而为PCNL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选择14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70例采用标准PCNL,另70例采用无管化PCNL,术前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术后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采用个性 化护理,出院时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比其护理满意度.结果 接受无管化PCNL的患者在心理护理、留置导管及并发症的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标准PCNL的患者.结论 两种PCNL已成为上尿路结石常规治疗方法,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无管化PCNL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

    作者:李少静;蒋云霞;胡小芳;徐玲玲;李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1例心律失常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室性早搏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除心律失常外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变,消极的情绪常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加重有关.因为强烈持久的精神压力产生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促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导致心肌细胞自律性异常增加,诱发各种心律失常[1],其病因可能为病理、生理、心理变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心律失常伴发睡眠障碍者病程迁延,治疗棘手.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例心律失常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与家属同步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属同步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32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依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未进行系统的家属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特定的系统性的家属健康教育.应用Fugl-Meyer评分和BI评分评价2组治疗的效果,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临床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周桂媛;翁迎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预后的效果评价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方法,分析其对改善预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选择之前于我院治疗的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开展常规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2组切口均Ⅰ期愈合.对照组术后1例占19%出现感染.2组均未出现愈合延迟、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结论 完善的康复护理措施能保证患者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朱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定期健康体检对改善老年人健康行为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定期健康体检对改善老年人健康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 1年6月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人186名,将其中每半年进行1次定期健康体检的93名老年人列为观察组,将未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另93名老年人列为对照组.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和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遵医行为调查表对2组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健康行为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躯体活动、营养、压力调节、人际关系6个指标HPLP得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平均分为(44.52±2.30)分;遵医行为评分为(41.21±2.8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定期健康体检对改善老年人健康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宝赟;刘兴民;陈怡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式;干预组在以上基础上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拔管后排尿时间、血尿、压疮、头痛、呕吐、乳房胀痛、乳汁分泌不足及术前恐惧方面比较,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上对行剖宫产的产妇实施优良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于提高产妇分娩信心、减少并发症、促进身体康复及乳汁分泌等方面均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郑新莲;李文汝;李兆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预防门诊手术患者晕厥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门诊手术患者晕厥中的应用.方法 将546例将要在门诊进行手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260例和对照组286例,实验组应用预见性的护理程序,对照组应用传统常规的护理程序.统计2组患者在门诊手术中发生晕厥的例数.结果 实验组的晕厥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门诊手术患者中能有效减少晕厥的发生率,应该在门诊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美婵;吴艳媛;李便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均行整体护理,另选择之前行普通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治疗后优良率达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整体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成东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我国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当前中国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国高校护理教育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结果 近年来,我国护理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无论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还是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并积极地探讨一些相应的对策,可以帮助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吴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前列腺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导致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 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过度紧张、血块堵塞冲洗管、膀胱冲洗速度或冲洗液温度不适宜、气囊对膀胱的刺激等.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患者.结论 导致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有很多,我们需要找出病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以减少前列腺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概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尽快康复.

    作者:邵惠弟;王灵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分析导致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各种因素,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胃癌化疗合并焦虑心理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S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及相应护理后,SAS评分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降低,但观察组各个时间点SA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46例中,显效率45.7%,总有效率95.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2.6%和84.8%.结论 对胃癌患者产生焦虑心理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焦虑心理,增强疗效.

    作者:陈彩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产妇抑郁的发生.方法 采用我科自制问卷调查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125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进行调查.自制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产妇一般情况、产后分娩情况、产妇社会关系情况及新生儿情况,将调查结果与产妇抑郁情绪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5例产妇中,48例占38.40%有明显的产后抑郁倾向,77例占61.60%无产后抑郁.产妇发生产后抑郁与产妇保健知识知晓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分娩是否顺利、情感支持及新生儿性别等均明显相关.结论 根据产妇产生负性情绪的几大原因,可通过采取孕期宣教、孕期保健、心理护理及产前宣教等护理措施,达到防止或减少产妇抑郁,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陈意坚;符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夹层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治疗中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健康指导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本研究通过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健康指导,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产妇康复,保证母要健康,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九菊;熊怡;王迎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38例外伤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VSD的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护理的重点是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维持吸引器负压稳定,防止漏气,做好体位护理和疼痛护理,给予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38例患者术后伤口无感染,创面内肉芽生长明显,治疗周期明显缩短.结论 VSD的正确使用及规范的术后护理,能保证手术效果,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余王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