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孔祥珍

关键词:早产儿, 早期训练, 抚触护理, 智能发育, 体格发育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0月出生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比较2组的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6、12个月时的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12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改善预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输液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索改变儿科输液流程对提高输液质量的效果.方法 分析儿科护理风险的原因,并对输液流程进行改造,于2010年1月应用于儿科输液过程中.将2010年1~12月(应用前)儿科输液室家长在院停留时间及家长满意度,与2011年1~12月(应用后)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新的输液流程后患儿家长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患儿家长在院停留时间也从原来的(68.74±12.42) min缩短至(29.53±10.11)min.结论 通过输液流程改造,使输液质量得以提高,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运用.

    作者:肖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早期冬眠疗法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主动脉夹层(AD)是指主动脉壁中层囊性坏死形成内膜撕裂、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剥离延伸的心血管系统急症.高血压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1].随着我国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A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不及时诊疗,其致残、致死率很高.本文总结了早期冬眠疗法对33例AD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秀双;申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型综合征(IMS)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与中间型综合征病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间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0.0%.就年龄来看,IMS主要发生于20~50岁,<20岁和>50岁无病例,但20~30岁,31~40岁,41~50岁3个年龄组IM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就中毒途径来看,经口中毒IMS发生率,依次高于经呼吸道中毒、经皮肤中毒;毒物的毒性程度方面:中等毒性药物IMS发生率依次高于高毒性药物、低毒性药物;延缓救治患者IMS发生率高于及时救治患者;之前合并基础疾病者IMS发生率高于之前不合并基础疾病者;治疗2h内达到阿托品化患者的IMS发生率低于未达到的患者;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的患者IMS发生率高于未使用患者.结论 中毒途径、毒物毒性程度、救治是否及时、有无基础疾病、治疗2h内是否达到阿托品化、是否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等均影响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型综合征的病情和预后.

    作者:鹿丽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0月出生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比较2组的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6、12个月时的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12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改善预后.

    作者:孔祥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38例外伤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VSD的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护理的重点是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维持吸引器负压稳定,防止漏气,做好体位护理和疼痛护理,给予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38例患者术后伤口无感染,创面内肉芽生长明显,治疗周期明显缩短.结论 VSD的正确使用及规范的术后护理,能保证手术效果,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余王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两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护理方法,从而为PCNL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选择14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70例采用标准PCNL,另70例采用无管化PCNL,术前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术后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采用个性 化护理,出院时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比其护理满意度.结果 接受无管化PCNL的患者在心理护理、留置导管及并发症的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标准PCNL的患者.结论 两种PCNL已成为上尿路结石常规治疗方法,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无管化PCNL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

    作者:李少静;蒋云霞;胡小芳;徐玲玲;李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对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基础护理的6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将2010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仅接受基础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结论 在神经内科通过制订和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建立风险的预防体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文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对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受理的52例护理投诉的产生原因,并总结应对措施.结果 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为费用问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及沟通不到位等,对所有投诉都采取了服务补救及改进措施,52例护理投诉均通过有效的沟通圆满解决.结论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改善服务态度、掌握沟通技巧、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管理等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投诉.

    作者:梁茂贤;彭晓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1例心律失常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室性早搏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除心律失常外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变,消极的情绪常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加重有关.因为强烈持久的精神压力产生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促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导致心肌细胞自律性异常增加,诱发各种心律失常[1],其病因可能为病理、生理、心理变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心律失常伴发睡眠障碍者病程迁延,治疗棘手.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例心律失常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前列腺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导致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 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过度紧张、血块堵塞冲洗管、膀胱冲洗速度或冲洗液温度不适宜、气囊对膀胱的刺激等.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患者.结论 导致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有很多,我们需要找出病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以减少前列腺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概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尽快康复.

    作者:邵惠弟;王灵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预后的效果评价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方法,分析其对改善预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选择之前于我院治疗的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开展常规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2组切口均Ⅰ期愈合.对照组术后1例占19%出现感染.2组均未出现愈合延迟、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结论 完善的康复护理措施能保证患者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朱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均行整体护理,另选择之前行普通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治疗后优良率达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整体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成东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经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严重腹腔感染术后经鼻空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实际临床效果,为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早期的营养支持选择合适的途径.方法 选取我院1997年9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手术后体质量降低幅度、前白蛋白值降低幅度、肌酐/身高系数降低程度、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体质量降低程度、前白蛋白值降低幅度、肌酐/身高系数的降低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选择经鼻空肠营养供应方式效果良好,是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饮食健康教育对我院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病情的控制非常重要[1].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起到改善的作用[ 2].为了进一步探讨饮食健康教育及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入院治疗的4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健康教育及干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治疗联合化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肿瘤控制率为88.7%,治疗的有效率高达41.5%.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46例,其中以皮疹为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8%.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系统肿瘤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玲;张红梅;徐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产妇抑郁的发生.方法 采用我科自制问卷调查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125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进行调查.自制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产妇一般情况、产后分娩情况、产妇社会关系情况及新生儿情况,将调查结果与产妇抑郁情绪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5例产妇中,48例占38.40%有明显的产后抑郁倾向,77例占61.60%无产后抑郁.产妇发生产后抑郁与产妇保健知识知晓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分娩是否顺利、情感支持及新生儿性别等均明显相关.结论 根据产妇产生负性情绪的几大原因,可通过采取孕期宣教、孕期保健、心理护理及产前宣教等护理措施,达到防止或减少产妇抑郁,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陈意坚;符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急性左心衰的诱因分析及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引起急性左心衰的诱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238例,详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左心衰的诱因,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16例和观察组1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整体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分析发现,238例患者中,引起左心衰的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82例占34.5%;血容量增加79例占33.2%;心律失常者52例占21.8%;血压升高25例占10.5%.治疗后,2组患者生命体征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观察组各生命体征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呼吸道感染、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和心律失常是引起急性左心衰的主要诱因,对这些危险因素给予干预能显著减少急性左心衰的发生.

    作者:舒平春;杨敏静;刘嘉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氧气湿化瓶两种不同消毒管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吸氧是临床为常用的救治方法及护理措施[1],可有效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氧含量,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缺氧症状.氧气湿化瓶的作用是对氧气进行湿化,氧气经过湿化瓶中的液体后可得到有效的湿润,从而避免干燥的氧气对吸入者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对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效果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美泉;方爱素;黄小青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我国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当前中国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国高校护理教育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结果 近年来,我国护理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无论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还是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并积极地探讨一些相应的对策,可以帮助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吴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于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022例,分析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90%.胎儿因素占30.4%,居于首位;其后依次为分娩因素占20.3%,母体因素占18.2%.结论 应做好孕期护理保健,及时正确处理各种高危因素,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王盘妹;莫革琴;潘淑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