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磊;许立民;陈志强;韦志明;宋献丽;谢金萍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预防产后尿潴留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护理评价.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选择既往同期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只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7例占4.67%出现尿潴留,对照组有24例占16.00%出现尿潴留,实验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路径在预防产后尿潴留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赖琼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碘伏湿纱布在气管切开切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气管切开造口置气管套管患者50例,均为Ⅲ类切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0.5%碘伏浸湿纱布外敷伤口和用凡士林油纱外敷伤口,于24 h后再次取样送细菌检查,分析细菌菌落数、致病菌生长情况和观察伤口局部情况.结果 清洁消毒后即取样,结果表明细菌菌落数、致病菌生长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24 h后取样表明,观察组菌落计数和致病菌生长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局部伤口感染少,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0.5%湿碘伏纱布外敷气管切开造口,能有效杀死各种病原微生物,预防呼吸道继发感染,同时能治疗和预防伤口感染.
作者:唐良春;朱艳芬;陈建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大面积烧伤患者院外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自我编写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在进行自我管理模式教育后,其出院后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及其处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通过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出院后生活质量,体现患者自身价值,发挥其角色自我作用,使其由被动型转换为主动型,延续院内治疗,自我检测管理,积极地面对生活,融入社会,回归社会.
作者:陈丽映;罗显利;梁杏;赵舒婷;钟晓旻;李孝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难治性肺炎一般是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及以上,并且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显示病情仍在加重[1].患儿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也极大地影响其生长发育.除外治疗对患儿的影响,护理对于改善患儿的综合生存质量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循证护理模式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男性膀胱镜下行输尿管逆行插管检查的影响.方法 将30例男性膀胱镜检下行输尿管逆行插管检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音乐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监测患者操作前、操作中血压、心率、呼吸、疼痛及检查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操作前、操作中血压、心率、呼吸更趋于稳定,疼痛明显减轻,对检查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将音乐疗法应用于男性膀胱镜下行输尿管逆行插管检查能使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稳定,疼痛减轻及检查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黄丽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10年1~9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92人,并以上半年的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下半年的护理实习生为研究组,每组各46人.2组护理实习生均给予传统护理教学方法,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教学方法,并分别对2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考核成绩优秀的人数和比例均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教学满意的人数和比例均明显提高.结论 在儿科开展循证护理教育有助于护理实践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从而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艾方;张会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胸外科领域,患者在减少创伤和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同时,亦可以获得与传统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我院在微创外科的推广应用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自2004年起心胸外科开展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至今,积累了丰富的手术及配合经验.但在手术中,标本的取出一直依赖于美国泰科公司生产的内视镜手术用取物袋,手术成本较高.自2008年开始,我们设计并使用了一种自制的简易标本取物袋,至今已使用超过100例,使用过程安全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洁;吕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开始重视围生期的保健以及健康教育[1].产道、产力、胎儿以及心理因素等都可影响分娩的进展和终结局,近年来,由于心理因素造成孕产妇无医学指征的要求剖宫产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我院根据孕产妇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耐心地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及围生期的保健与护理[2],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护理人员推广使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眼内炎期笼状硅胶义眼台植入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80例眼内炎期笼状硅胶义眼台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均以平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术后创口愈合良好,义眼座无任何暴露或脱出,经6个月~2年随访发现其外观仿真效果及活动性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护士应加强义眼台植入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做好病情观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海梅;刘雪英;王广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立足岗位需求开展消毒供应中心(CSSD)持续性培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8名CSSD护士采取立足岗位需求的持续性培训模式,将护士的考核成绩与科室工作质量作为评价新培训模式与传统培训模式的效果.结果 护士的基础知识及相关法规内容、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考核成绩和CSSD的年度工作缺陷率、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4项指标与2009年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立足岗位需求开展CSSD护士的持续性培训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惠燕;陈爱琴;李丽娇;古小玲;刘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1]于1974年在研究护士、教师等服务人员的职业压力时提出.有研究[2~4]表明,职业倦怠会造成慢性疲劳、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冲突、护理差错发生率上升、缺勤甚至离职等不良后果.规范化培训作为护士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阶段,有利于快速掌握临床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实现角色转变.本研究调查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并探讨相关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开展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晶晶;宋锦平;杨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症的护理经验,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皮肤瘙痒症患者75例,其中轻度瘙痒39例.中度瘙痒13例,重度瘙痒23例.我科护理人员综合运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透析护理等多种措施对上述皮肤瘙痒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经过6~8个月的综合护理治疗,轻度瘙痒患者有37例瘙痒症状消失;中度瘙痒患者有2例瘙痒症状消失,7例转为轻度瘙痒;重度瘙痒患者5例转为轻度瘙痒,11例转为中度瘙痒.结论 我科护理人员使用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的皮肤瘙痒症.
作者:王玫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并实施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探讨人工流产术CNP的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人工流产术护理路径,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手术记录表缺项发生数,手术对象避孕及人工流产知识知晓率.结果 人工流产术CNP实施前后手术记录表平均每份缺项数为0.636和0.013,护理满意度为77.0%和92.3%,避孕及人流知识知晓率为47.6%和96.1%,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实施人工流产术CNP,手术对象满意度提高,手术记录表缺项数下降,育龄妇女避孕及人流知识知晓率上升,确保了人工流产术医疗护理质量及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枚;刘越红;刘向倩;李丽莎;冯承芸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寻找并发现纤维内镜管道内腔细菌监测不合格的原因,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纤维内镜管道内腔细菌监测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进行流程改造.同时用细菌学监测的方法对整改前后纤维内镜管道内腔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管道内腔手工清洗时刷洗次数对监测结果有影响,修订管道内腔清洗消毒流程并进行员工培训,纤维内镜管道内腔监测结果较整改前有提高,合格率由84.15%提高到98.65%,差异显著.对内镜清洗消毒失效风险指数进行计算,风险较高的前2项是:操作员管腔内刷洗次数的RPN=640,管腔内刷洗方法的RPN=480,是影响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 对管道内腔刷洗次数进行调整,采用细菌学监测的方法对效果进行检验,管道内腔刷洗应不少于5次,可提高管道内腔细菌监测的合格率.
作者:郑凯兰;龚小华;姚冬英;于翠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多功能监护仪与水银血压计血压测量值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临床和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76例胸外科住院患者,交替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和水银血压计分别测量晨起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值各3次,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多功能监护仪组血压值均高于水银计组,且收缩压差异显著,舒张压无差异.多功能监护仪组男性和女性血压值均高于水银计组,收缩压差异显著.无论有无原发性高血压,多功能监护仪组血压值均高于水银计组,且收缩压差异显著.结论 多功能监护仪不能完全代替水银血压计进行单次血压测量,其测量值的准确性与水银血压计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作者:赵秋月;马云华;刘晨;史文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胃肠道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结肠腺瘤性息肉被医学界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征兆[1],因而不可忽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被认为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复发主要的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学者也在深入研究不同毒力的Hp与结肠腺瘤性息肉之间的关系,以便更为有效地根除Hp.有效的护理手段对于减少Hp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计划性护理对Hp治疗效果的影响,笔者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患产毒株Hp感染的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40例进行护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少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夜间哮喘患儿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昼夜变化并探讨其对实施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 应用比利时麦迪肺功能仪,对38例夜间哮喘患儿昼夜肺功能进行测量,主要测量指标:每kg体质量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到峰流速的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即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到呼气峰流速时呼出的气体容积与呼气容积(潮气量)的比值,即达峰容积比(VPEF/VE),并应用统计学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夜间哮喘患儿在发病期白天与黑夜潮气呼吸肺功能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在治愈后的稳定期,患儿白天和夜晚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能反映出婴幼儿夜间哮喘的病理生理特点,要加强夜间息儿的护理,注意各项潮气肺功能的变化,对治疗疾病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刘琦石;李志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传统中心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及四肢静脉留置针3种不同静脉给药途径在预防化疗静脉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在我科进行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6例分成3组,其中采用PICC化疗(A组)76例,采用股静脉置管化疗(B组)80例,采用四肢静脉留置针化疗(C组)70例,比较化疗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A、B、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分别为5,10,18例,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58%、12.82%、25.71%,A组和B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A组与B组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PICC和股静脉置管均能有效地预防化疗静脉炎的发生,PICC和股静脉置管对预防化疗静脉炎的效果无明显差别,均能有效地预防化疗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唐万珍;李良兰;肖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38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组)38例,护理后将2组护理前后的血钙、血钾、血磷及QOL、SAS、SDS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钙高于对照组,血钾、血磷低于对照组,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清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设计研制一种能清晰完整地标识出所需信息、方便浏览的医用护理标识卡,方便临床应用.方法 根据临床医疗护理信息标识需求,在一个正面印有患者基本信息的卡片上分别印制为浅蓝、粉红、白色,并分别设计2个红蓝识别色的直角三角形、1个红识别色的矩形.左上角设蓝识别色的直角三角形为第1标识,右上角设红识别色的直角三角形为第2标识,卡片背面设红识别色的矩形为第3标识.结果 通过5种简单的折叠方法,分别标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重护理、病危护理.并通过上述标识卡本身印制的不同颜色,分别标识出不同身份与付费类别.结论 创新研制的医用标识卡设计十分简单,经5年余临床实践应用,受到护理同行的广泛好评.经简单折叠该标识卡,即可使临床医生、护士一目了然地在瞬间读清诸多重要的信息,大大方便了临床医疗护理工作.
作者:黄建萍;黄叶莉;陈定樑;田远;沈雷鸣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