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娥
目的 寻找并发现纤维内镜管道内腔细菌监测不合格的原因,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纤维内镜管道内腔细菌监测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进行流程改造.同时用细菌学监测的方法对整改前后纤维内镜管道内腔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管道内腔手工清洗时刷洗次数对监测结果有影响,修订管道内腔清洗消毒流程并进行员工培训,纤维内镜管道内腔监测结果较整改前有提高,合格率由84.15%提高到98.65%,差异显著.对内镜清洗消毒失效风险指数进行计算,风险较高的前2项是:操作员管腔内刷洗次数的RPN=640,管腔内刷洗方法的RPN=480,是影响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 对管道内腔刷洗次数进行调整,采用细菌学监测的方法对效果进行检验,管道内腔刷洗应不少于5次,可提高管道内腔细菌监测的合格率.
作者:郑凯兰;龚小华;姚冬英;于翠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研究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干部病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干部病房收治的144例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仅按照所患疾病进行一般性护理工作.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并从护理服务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方式可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了效果对比.结果 在护理服务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方式可接受程度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综合考虑干部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社会地位、精神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为患者提供满足个人独特需要的护理关怀.
作者:吴渭芳;徐娥芬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桡骨小头在稳定肘关节及上尺桡关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早期大多行单纯的桡骨头切除术,但桡骨头切除术后桡骨绝对长度缩短,桡骨上端空虚,肱桡关节以及上尺桡关节的接触消失,使肘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机制发生了明显改变,导致肘关节出现退行性改变以及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肘部疼痛、肘关节不稳定、切除端新骨形成、桡骨向近端移位、下尺桡关节半脱位、肘外翻增大、迟发性尺神经炎等.
作者:杨秋月;刘艳华;张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设计研制一种能清晰完整地标识出所需信息、方便浏览的医用护理标识卡,方便临床应用.方法 根据临床医疗护理信息标识需求,在一个正面印有患者基本信息的卡片上分别印制为浅蓝、粉红、白色,并分别设计2个红蓝识别色的直角三角形、1个红识别色的矩形.左上角设蓝识别色的直角三角形为第1标识,右上角设红识别色的直角三角形为第2标识,卡片背面设红识别色的矩形为第3标识.结果 通过5种简单的折叠方法,分别标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重护理、病危护理.并通过上述标识卡本身印制的不同颜色,分别标识出不同身份与付费类别.结论 创新研制的医用标识卡设计十分简单,经5年余临床实践应用,受到护理同行的广泛好评.经简单折叠该标识卡,即可使临床医生、护士一目了然地在瞬间读清诸多重要的信息,大大方便了临床医疗护理工作.
作者:黄建萍;黄叶莉;陈定樑;田远;沈雷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胸外科领域,患者在减少创伤和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同时,亦可以获得与传统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我院在微创外科的推广应用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自2004年起心胸外科开展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至今,积累了丰富的手术及配合经验.但在手术中,标本的取出一直依赖于美国泰科公司生产的内视镜手术用取物袋,手术成本较高.自2008年开始,我们设计并使用了一种自制的简易标本取物袋,至今已使用超过100例,使用过程安全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洁;吕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症的护理经验,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皮肤瘙痒症患者75例,其中轻度瘙痒39例.中度瘙痒13例,重度瘙痒23例.我科护理人员综合运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透析护理等多种措施对上述皮肤瘙痒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经过6~8个月的综合护理治疗,轻度瘙痒患者有37例瘙痒症状消失;中度瘙痒患者有2例瘙痒症状消失,7例转为轻度瘙痒;重度瘙痒患者5例转为轻度瘙痒,11例转为中度瘙痒.结论 我科护理人员使用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的皮肤瘙痒症.
作者:王玫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头后仰侧卧45°和头后仰平卧位麻黄碱滴鼻对高压氧(HBO)治疗时耳痛的影响,确定更为合理的麻黄碱滴鼻方法,为预防耳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首次行HBO治疗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2组患者均采用大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同舱治疗,HBO治疗的第1~3天进舱前予麻黄碱滴鼻,观察组采用头后仰侧卧45°体位,对照组采用头后仰平卧位,分别在每侧鼻腔内滴1%盐酸麻黄碱滴鼻液3滴,出舱后询问患者有无耳痛,检查鼓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耳痛、鼓膜损伤发生率和鼓膜损伤程度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HBO治疗前采用头后仰侧卧45°麻黄碱滴鼻,可减少HBO时耳痛的发生,该方法滴鼻符合咽鼓管的解剖与生理特点,比头后仰平卧位更合理有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孔磊;许立民;陈志强;韦志明;宋献丽;谢金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月12月5例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行保留受体咦腺的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周,所有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水平;术后8~27 d完全脱离胰岛素治疗并保持血糖正常水平,3例患者术前C肽水平严重降低,术后早期明显升高并维持于正常水平.1例患者术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e host disease,GVHD)死亡,其余4例患者恢复顺利,未出现外科技术及护理相关并发症,长生存已超过20个月,且移植物功能正常.结论 良好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移植器官的功能,根据症状、体征和各项检验指标判断各移植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加强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移植手术成功.
作者:叶海丹;廖培娇;罗新春;曾丽珍;廖苑;鞠卫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10年1~9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92人,并以上半年的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下半年的护理实习生为研究组,每组各46人.2组护理实习生均给予传统护理教学方法,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教学方法,并分别对2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考核成绩优秀的人数和比例均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教学满意的人数和比例均明显提高.结论 在儿科开展循证护理教育有助于护理实践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从而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艾方;张会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急诊气管插管的观察方法,为预见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56例急诊气管插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完成气管插管时间30~180 s,平均(78±45)s.插管成功151例占96.79%,插管失败5例占3.21%;急诊气管插管应用镇静治疗时,可导致血压下降.结论 急诊气管插管时,进行预见性的监测、观察和处理,是减少插管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爱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立足岗位需求开展消毒供应中心(CSSD)持续性培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8名CSSD护士采取立足岗位需求的持续性培训模式,将护士的考核成绩与科室工作质量作为评价新培训模式与传统培训模式的效果.结果 护士的基础知识及相关法规内容、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考核成绩和CSSD的年度工作缺陷率、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4项指标与2009年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立足岗位需求开展CSSD护士的持续性培训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惠燕;陈爱琴;李丽娇;古小玲;刘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应用Delphi法筛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量项目,为开展单病种护理成本核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文献查阅和专家小组讨论基础上初步设计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然后运用Delphi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回收有效咨询表分别为35份和37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9%和94%,充分反映专家对本研究的支持;2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均数分别为0.79、0.88,说明专家咨询结果可信度较高;2轮咨询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项目专家总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65/0.305/0.359和0.435/0.316/0.425,差异显著.表明该研究咨询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协调程度好.结论 科学有效地筛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能够准确测量该病种护理工作量,为进一步核算护理成本奠定基础.
作者:崔立敏;于兰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预防产后尿潴留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护理评价.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选择既往同期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只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7例占4.67%出现尿潴留,对照组有24例占16.00%出现尿潴留,实验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路径在预防产后尿潴留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赖琼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多功能监护仪与水银血压计血压测量值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临床和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76例胸外科住院患者,交替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和水银血压计分别测量晨起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值各3次,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多功能监护仪组血压值均高于水银计组,且收缩压差异显著,舒张压无差异.多功能监护仪组男性和女性血压值均高于水银计组,收缩压差异显著.无论有无原发性高血压,多功能监护仪组血压值均高于水银计组,且收缩压差异显著.结论 多功能监护仪不能完全代替水银血压计进行单次血压测量,其测量值的准确性与水银血压计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作者:赵秋月;马云华;刘晨;史文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胃肠道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结肠腺瘤性息肉被医学界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征兆[1],因而不可忽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被认为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复发主要的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学者也在深入研究不同毒力的Hp与结肠腺瘤性息肉之间的关系,以便更为有效地根除Hp.有效的护理手段对于减少Hp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计划性护理对Hp治疗效果的影响,笔者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患产毒株Hp感染的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40例进行护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少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1]于1974年在研究护士、教师等服务人员的职业压力时提出.有研究[2~4]表明,职业倦怠会造成慢性疲劳、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冲突、护理差错发生率上升、缺勤甚至离职等不良后果.规范化培训作为护士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阶段,有利于快速掌握临床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实现角色转变.本研究调查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并探讨相关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开展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晶晶;宋锦平;杨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难治性肺炎一般是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及以上,并且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显示病情仍在加重[1].患儿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也极大地影响其生长发育.除外治疗对患儿的影响,护理对于改善患儿的综合生存质量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循证护理模式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38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组)38例,护理后将2组护理前后的血钙、血钾、血磷及QOL、SAS、SDS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钙高于对照组,血钾、血磷低于对照组,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清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并实施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探讨人工流产术CNP的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人工流产术护理路径,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手术记录表缺项发生数,手术对象避孕及人工流产知识知晓率.结果 人工流产术CNP实施前后手术记录表平均每份缺项数为0.636和0.013,护理满意度为77.0%和92.3%,避孕及人流知识知晓率为47.6%和96.1%,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实施人工流产术CNP,手术对象满意度提高,手术记录表缺项数下降,育龄妇女避孕及人流知识知晓率上升,确保了人工流产术医疗护理质量及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枚;刘越红;刘向倩;李丽莎;冯承芸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传统中心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及四肢静脉留置针3种不同静脉给药途径在预防化疗静脉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在我科进行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6例分成3组,其中采用PICC化疗(A组)76例,采用股静脉置管化疗(B组)80例,采用四肢静脉留置针化疗(C组)70例,比较化疗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A、B、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分别为5,10,18例,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58%、12.82%、25.71%,A组和B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A组与B组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PICC和股静脉置管均能有效地预防化疗静脉炎的发生,PICC和股静脉置管对预防化疗静脉炎的效果无明显差别,均能有效地预防化疗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唐万珍;李良兰;肖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