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珍;王丽责;詹秋波;杨玉铃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对减轻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各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食管癌放射治疗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各38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放射治疗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和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整体护理组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牛率为7.9%,比常规组的15.8%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积极实施整体护理措施能明显减轻食管癌放射治疗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潜海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均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上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并发症多,病情不易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为了减少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加强了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对介入知识的不了解,多数患者会对手术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不仅对手术不利,还会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在心脏介入术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杨美荣;李宏;李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胆囊结石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腹腔镜已成为老年性胆囊结石的治疗首选~([1]).由于腹腔镜是新兴的微创手术,老年人对其缺乏足够的了解,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来自农村的患者数量有大幅提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临床中开展早期下床活动的宣教效果不是很理想,思想顾虑较多,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难度.
作者:童亚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皮下或软骨下形成硬结,称为痛风石或痛风结节~([1]),因尿酸盐有抑菌作用,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生继发感染~([2]).
作者:余汉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本文总结了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建立我院产科护理安全文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楼少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例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2组焦虑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发生率及焦虑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整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或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的焦虑情绪,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心理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杰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护理监测及评估系统用于腹部创伤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使用腹部创伤监测评估系统,对腹部损伤严重程度的客观评估计分,将护理类型分为3类,拟定了11项基本护理对策.对照组按腹部创伤常规护理程序护理.比较2组受伤至来诊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为(41.82±16.58)min、(20.46±8.85)d.对照组为(67.74±14.36)min、(33.25±7.09)d,2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6%,明显低于于对照组40.38%,2组差异显著.结论 应用腹部创伤护理监测及对策系统对腹部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估,提高了护士工作主动性和综合分析能力,缩短了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时间和康复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爱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如今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务管理者及医务人员开始重视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课题并进行相关研究.并且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以及医疗机构改革的深化,而且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医院感染一旦发生,就可能引起医疗纠纷,严重的甚至需要承担法律责任~([1]).
作者:张丽云;李勇;唐文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是影响再植指成活的重要因素,分析血管危象的原因并采取舒适护理,可以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手指的存活率~([1-2]).本文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行断指再植术75例共152指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春;李清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饮食治疗贯穿于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全程,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而患者对营养知识的认识决定了患者的配合程度.
作者:陈桂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经股动脉穿刺是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常用途径,而穿刺点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常易发生伤口渗血导致阴囊或阴唇血肿的发生.我科传统的做法是将盐袋压迫局部,嘱患者或家属手扶固定,因稳定性差,盐袋常移位而压迫无效,同时还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作者:陈园芬;徐丽琴;徐春燕;赵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骨质疏松是引起老年骨折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骨质变得脆而疏松,即使轻微的外部撞击也可致患者跌倒而引起骨折,但由于患者各脏器机能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衰退、应激能力与免疫能力低下、骨折后需长期卧床等原因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便秘、关节功能废退、血管栓塞等并发症~([1]),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死亡,对生存生活质量及预后有一定影响.
作者:胡惠兰;陈丽静;何淑贞;梁志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老年健康是一个复杂社会课题,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人群共同协作.健康体检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年度健康查体,可全面掌握高龄群体的健康状况,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实施有效的健康评估,针对多发病、常见病等特点,明确健康问题及对应护理策略,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健康跟踪,落实全程的健康管理,提高高龄群体的生活质量.
作者:鲍莲华;左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为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本研究收集了4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勇;张丽云;杨美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治疗并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12例为急救组,以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治疗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85例为对照组,回顾分析2组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实施的效果.结果 2组入院前死亡率比较差异显著,2组治疗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小斐;李冬梅;何满红;龚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紫外线作为一种经济、方便、安全、效果确切、无残留毒性的消毒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基层医院被广泛使用.通过对我县乡镇卫生院空气消毒方式的调查,发现各乡镇卫生院及一些县级医院,目前仍没有条件设置液体配置中心,治疗室仍是液体配制及其他无菌操作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场所.做好医院治疗室空气消毒,净化空气,是提高护理质量,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陈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术后随着麻醉药物作用的消退,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随之而来的吸收热、肌肉酸痛等不适以及其所致的焦虑、代谢增加等并发症,这些均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应用氯诺昔康进行进行术后镇痛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发现该药对术后吸收热亦有明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亚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心血管疾病中为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压力增大等因素的作用下,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高血压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余肇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作者:赵淑珍;段雨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