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团体心理咨询改善高压力大学生应付方式、心理控制及身心健康的研究

禹玉兰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 应对方式, 心理控制, 症状自评量表
摘要:目的 对团体心理咨询改善高压力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拉制及身心健康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 按照入组条件选出28名高压力大学生作为被试,接受团体辅导8次,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心理控制源量表进行前后测评估.结果 ①特质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因子较团体心理咨询前显著提高(t=4.514,P=0.001),消极应对因子显著降低(t=-3.405,P=0.006),②有势力的他人(t=2.911,p=0.014)和机遇因子t=3.89,p=0.003)较团体心理咨询前显著降低,内控性因子有所提高但不显著;③症状量表中的躯体化(t=2.614,p=0.024)、人际关系敏感(t=5.11,p=0.000)、抑郁(t=5.694,P=0.000)、焦虑(t=4.476,P=0.001)、敌对(f=3,678,P=0.004)、恐怖(t=2.708,P=0.020)、偏执(t=5.491,P=0.000)及其他症状(t=3.286,P=0.007)均显著降低.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对改善高压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控制及身心健康是可行而有效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与综合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心身健康水平对照研究

    目的 对不同科室护理工作者压力水平进行研究.方法 将87例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组,92例综合内科护士作为对照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工作压力量表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评定姑果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其他因子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两组之间在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科护士比综合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心身健康差.

    作者:马新英;王长奇;王雪利;马文有;牛俊红;刘恩佑;王聪哲;杨惠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学生外显与内隐性别自我概念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大学生的性别自我概念.方法 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 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内隐性别自我概念之间存在一致性;②不同性别角色分化类型在内隐联想测验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内隐联想测验中对女性化词的反应时与外显量表中男性气质的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无论内隐联想测验还是外显量表,其男性化与女性化特质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①大学生整体上的性别认同良好,基本上已经接受并确认了自己的性别角色;②这说明内隐的性别自我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与外显的性别自我概念可能是一致的.

    作者:刘亚平;聂胜昀;马成;吕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贫困大学生抑郁倾向的元分析

    目的 对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倾向作一次总的效度检验与评估.方法 从中国期刊网、维普资讯网查阅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报道,经过筛选得到有效资料24篇,利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 贫困生和非贫困生抑郁水平对照研究的总效果为0.3,95%置信区间为-0.11~0.705,经过齐性检验,各项研究g值差异不显著.结论 贫困生和非贫困生抑郁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梁世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EMBU)对64例符合Young氏网络成癌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和64例健康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父母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因子得分高(P<0.01),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低(P<0.05),其他得分差异不显著.结论 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新友;李恒芬;肖伟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顺德高中生内外向性人格、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究内外向性人格、社会支持与高中生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顺德5所主要完全高中共296名高中生以班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①男高中生孤独感程度显著高于女高中生;来自农村的高中生社交孤立程度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高中生;②相关分析表明:高中生孤独感的各个维度与内外向性人格和社会支持有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内外向性人格有显著的正相关;③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内外向性人格和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各个维度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内外向性人格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内外向性人格、社会支持是影响高中生孤独感的主要因素.

    作者:马利军;胡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员工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移动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测查了移动公司共132名员工(获得有效问卷113份)的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所用问卷分别是职业倦怠问卷(MBI中文修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4,70.806,0.968.结果 ①职业倦怠3个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存在显著相关;③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中,消极应对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存在显著正相关;③职业倦怠量表的情感枯竭、讥诮态度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的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效应.结论 移动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相关.职业倦怠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效应.

    作者:陈瑞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难治性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成为难治性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需要提供客观指征.方法 将256例药物难治性老年抑郁症与同期的非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1 : 1对照研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成为难治性的老年抑郁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应激性生活事件(OR=3.655,95%CI:1.805~7.321),神经质(OR=4.459,95%CI:1.790~10.889),伴有精神病性症状(OR=4.361,95%CI:2.183~8.410),慢性起病(OR=0.132,95%CI:0.019~0.916),1年内未及时治疗(OR=0.408,95%CI:0.207~0.829).结论 具有应激性生活事件、神经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慢性起病、1年内未及时治疗是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传芝;刘朝军;姚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贫困大学生抑郁症状与认知倾向、D型人格的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贫因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D型人格量表(DS-14),认知倾向问卷(CAOT)、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天津某高校217名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贫困大学生的押郁发生率35.9%,②抑郁组贫困生乐观因子分低于对照组,悲观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且抑郁程度与乐观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抑郁组贫困生D型人格消极情感、社交抑制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且抑郁程度与消极情感、社会抑制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抑郁组贫困女生消极情感、社交抑制得分高于贫困男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贫困大学生抑郁症状可能与认知倾向、D型人格等因素相关.

    作者:秦萍;张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党政管理干部应激心理、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目的 考察党政管理干部应激心理、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对307名党政管理干部进行团体用社会心理应激调查表、自我效能感、总体情感指数量表测量.结果 ①应激心理各方面(生活事件、情绪状态、应对方式、应激心理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自我效能感与主现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289),②不同心理应激水平的主现幸福感差异显著(t=-2.425,P<0.05),不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t=-47.41,P<0.001).结论 应激心理、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

    作者:王亚宁;李越;吴国强;刘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国外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方法进展

    目的 总结国外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外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国外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方法主要分为:短期研究,长期研究,跨文化研究,多个家庭研究和不同文化的多个家庭研究.结论 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实施方法趋向于多元化,但针对特定种族和文化的健康教育研究有待探讨.

    作者:李艳;崔蓉;罗小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98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的显效率为83.67%,有效率95.92%;利培酮组的显效率为79.59%,有效率93.88%.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利培酮组为26.5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的副反应低于利培酮,对肥胖患者和女性患者尤其适用.

    作者:马忠智;陈春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药物治疗结合生物反馈促进多动症患儿的康复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结合生物反馈与单纯药物治疗两种方法促进多动症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门诊的75例多动症忠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和观察组(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做1次IVA-VPT(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测试,比较两组的6项商数值.结果 对照组各商数值明显低于观察组P<0.001).结论 药物治疗结合生物反馈训练能明显提高各商数值,使多动患儿注意力集中,活动减少.

    作者:张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部队士兵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是否单亲家庭等不同謇庭情况的士兵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情况,探讨士兵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军区基层部队随机选取的310名士兵进行测验.结果 ①单亲家庭的士兵获得的来自母亲的拒绝与否认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的士兵;②独生子女士兵获得的来自父亲的惩罚、严厉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士兵,获得的来自父母的偏爱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士兵;③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士兵的心理健康的各项目总均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士兵的心理健康的各项目总均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①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士兵父母更有可能采用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②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影响.

    作者:姜国瑞;汤家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A型肉毒毒素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及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 现察A型肉毒素素(BTXA)对偏侧面肌痉车(HFS)患者痉挛程度的改善和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40例HFS患者进行局部注射BTXA,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对患者的痉挛程度进行评定,同时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况.结果 57.5%的HFS患者在BTXA治疗后1个月痉挛完全缓解,32.5%的HFS患者在BTXA治疗后1个月痉挛明显缓解,而且治疗后患者焦虑状况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局部注射BTXA可迅速缓解或消除HFS患者肌肉痉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崔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特点的实证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的特点,为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对912名大学生施测,运用SPSS11.0 for windows XP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由强到弱的3个维度依次是: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大一、大三学生的客观支持明显高于大二;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大一要明显高于大二,大二明显高于大三;女大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的得分;非重点大学学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上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农村与乡镇的学生在主观支持方面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上乡镇学生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的专业差异不显著.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的专业差异不显著,非重点大学学生社会支持感明显高于重点大学学生,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鲍英善;胡月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干预的实验研究

    目的 以Luthans建立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为基础,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考察币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修订以后的心理资本问卷和员工满意度问卷为测量工具.结果 实验组(n=18)与对照组(n=20)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有显著差异,对前测结果进行控制的协方差分析也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研究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是能够帮助企业员工提高心理资本的有效方法.

    作者:温磊;七十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商科类大学新生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商科专业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UPI量表和艾森克人格同卷(EPQ)集体施测2008级商科专业5623名新生.结果 UPI量表评定为第一类的学生占15.31%,有自杀意念学生占1.76%,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EPQ问卷评定结果,商科专业新生在EPQ 4个分量表上得分与常模差异显著; UPI归为第一类的学生在EPQ 4个分量表上得分与非一类学生差异显著;UPI评定为有自杀意念学生在EPQ 4个分量表上得分与无自杀意念学生差异显著.结论 高校应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根据不同性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作者:鞠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网络成瘾青少年成瘾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网络成瘾青少年人群成癌基本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戴雏斯在线认知量表(OCS)、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马氏量表Ⅳ版本1(Mach Scale Ⅳ),对2008年3月1日~7月31日收入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治疗中心的81名14~25岁的网癌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对网络成瘾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网瘾青少年人群内中学生与大学生OCS中的冲动控制减弱,分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瘾青少年人群的网瘾总分与FAD中的情感介入(AI)呈显著正相关(P<0.05).如扩大回归进入标准为P<0.1,排除标准为P>0.11,得网瘾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与FAD中的情感介入(AI)呈正相关(P=0.022)及与日平均上网时间呈正相关(P=0.087).结论 网瘾青少年不论男女、教育程度都是一个独立人群,家庭功能的情感介入及日平均上网时间对网瘾青少年人群的网瘾程度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钟欣;陶然;沙莎;祖思;杨凤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 比较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80.0%,疗效相当(P>0.05).治疗8周末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HAMD及SDS评分舍曲林组第2周末显著下降,而米氮平组治疗第1周末即显著下降.副反应方面,米氮平组以嗜睡、眩晕、头疼为主,舍曲林组以头昏、恶心、口干为主.结论 米氮平和舍曲林均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安全和有效药物.

    作者:朱建中;袁周玲;袁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某医药商学院大学生自杀意念现况研究

    目的 了解医药商学院学生的自杀意念率以及不同假设情况下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为自杀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问卷调查490名1~3年级医药商学院本科生的自杀意念.用EPI软件进行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0名调查对象中,306人在近1年里有过消极生活态度的占62.4%;有被动死亡意念的175人,占35.7%;近1年有自杀意念的107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21.8%,近1个月有自杀意念的63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12.9%.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排在前10位的假设情况依次是;吸毒成癌、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治之症、被强奸或被强暴、配偶死亡、是别人的累赘且未来没有希望、慢性精神病、严重抑郁或忧郁、长期酗酒、因赌博而大量欠债.因吸毒成瘾、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治之症和被强奸或被强暴产生自杀的念头大于25%,25种假设情况下考虑自杀的念头都没有超过50%.结论 医药商学院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当医药商学院学生处于吸毒成瘾、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治之症和被强奸或被强暴等状态下,应密切关注,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曾转萍;杨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