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改良型洗胃管在急诊洗胃过程中的应用

刘雪松;崔丹;李冬梅;詹洁

关键词:改良型, 洗胃管, 急诊工作, 中毒患者, 治疗手段, 插管洗胃, 口服, 毒物
摘要:插管洗胃能有效地去除胃内毒物,是口服中毒患者的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急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1].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足月及近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足月及近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死亡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其死亡率.方法 对9例足月及近足月儿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NRDS死亡患儿中,5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合并新生儿肺炎,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例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提高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的复苏技能,是降低足月及近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窒息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宝莲;周彩峰;王玉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人性化全程护理在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入院前-入院时-住院-出院-出院后全程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院前,病房护士到门诊接患者;入院时,实行首接负责制;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尽显人性化理念;出院时,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换,回归家庭与社会;出院后,情系患者.对人性化全程护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人性化全程护理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增强;护理质量提高;出院后随访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论 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蔡欣茜;贺桂梅;陈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式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7年12月外科收治的年龄超过60岁的96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均予手术治疗.一术后有36例占37.5%出现并发症.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多处于临床Ⅲ、Ⅳ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治疗方式及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庄川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与康复治疗.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缺损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认知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而对照组上述项目评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华;刘秀娥;庄淑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心理干预对自残性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

    自残性断指再植由于致伤原因的特殊性患者会出现焦虑情绪,对断指成活及功能恢复产生较大的影响.我院2005年7月-2008年1月共收治自残性断指患者47例,对26例患者采取了积极心理干预,大大提高了再植指的成活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提高肾活检穿刺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20例肾活检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后有3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均予及时纠正,无一例损伤肾周器官.结论 针对肾穿刺活检患者,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作者:柯风云;王莹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通过讲座及咨询、播放录像、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的方式对2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合理的膳食、适时适量运动,同时做好血压监测、按时服药及社区健康教育,并观察其效果,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改变程度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通过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知,有利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李雪红;吕瑜莲;王艳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心理干预对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旋切术前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旋切术前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欲进行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旋切的术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心理认知、心理疏导和支持、家庭支持等.术前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况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对减轻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旋切术前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秦豫;曾小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间歇性充气压力系统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病率日益增高[1].在腹部手术、骨科手术、产后以及创伤后、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中40%~65%会并发DVT,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E)[2].尤其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及创伤患者多长期卧床,极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王建英;陈华;陈静;朱月琴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目的 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指导及干预,观察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2008年9月共收治的45例老年痴呆患者施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措施等,观察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的误吸、误服、跌倒、自伤、走失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生活自理人数增加,患者自理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有所提高.结论 加强饮食和日常生活护理,重视心理及安全护理具有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值得医院、社区及家庭的推广.

    作者:帅苏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意义,以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 对某社区已明确诊断的非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16例,采用配对设计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8例,实验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外,还接受中医护理干预等措施,对照组单纯给予医院医嘱药物治疗,随访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后第6,12,18,24个月后的体重指数、生化指标及遵医率,以及各项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 经2年随访后,2组体重指数、血糖及HbAlc均有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组患者自我遵医率均明显提高;患者血压改变不明显,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长期坚持实施社区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有明显效果,值得社区推广使用.

    作者:田洪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48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在相关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以及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44例患者经NIPPV治疗后症状和血气分析结果 较治疗前有改善,无创通气时间5~9 d,平均6.5 d,均脱机出院,有效率达91.7%;通气2 h后SaO2明显升高,PaCO2和心率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2例患者经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脱机成功,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 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贾旭升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自我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对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实施自我护理指导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对2005年11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3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的护理指导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3例胸腰椎骨折均愈合,除9例泌尿系感染经治疗痊愈外,其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4~278 d.结论 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康复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自我护理指导,制订周密的护理计划及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的恢复身体功能.

    作者:刘明贤;蒋中艳;孙凌霞;刘从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效果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 .方法 将8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41例.2组患者分别于伤后第3天进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营养支持15 d后观察营养状况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BG)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和应激性溃疡、静脉炎、呼吸道感染等l临床并发症发生.结果 EN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N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Hb、FBG和ALT比较有显著差异;2组患者营养支持15 d后的Hb、FBG和ALT比较有显著差异;EN组静脉炎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效果优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低于肠外营养,因此在临床中建议应用肠内营养.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实用改良型洗胃管在急诊洗胃过程中的应用

    插管洗胃能有效地去除胃内毒物,是口服中毒患者的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急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1].

    作者:刘雪松;崔丹;李冬梅;詹洁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腹部吸脂术后行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腹部吸脂术即腹部脂肪抽吸术,又称闭式减肥手术,是指在腹部通过手术的方法将沉积于腹部深、浅层的皮下脂肪抽吸出来,达到减肥和塑形目的的一种减肥方法[1].

    作者:宋风琼;刘燕;东保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1例纵隔巨大肿瘤急诊手术患儿的术中护理

    纵隔内有许多重要脏器,有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心包,食管等组织、器官.胸腔内肿瘤可压迫心、肺及胸腔内大血管,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确诊,不论良恶性、生长速度如何,都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1].

    作者:刘素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护理风险的分类及管理对策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社区的保健水平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医疗过程所存在的内在风险却往往被人忽略.护理风险是指从事护理工作所具有的并由护士承担的风险,通常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及人身风险等[1].

    作者:陈灵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接受人工流产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人工流产术,观察组于流产术实施前静脉注射异丙酚.比较2组患者术中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宫颈松弛程度.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中镇痛率达100%,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异丙酚可满足人工流产手术的需要.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可明显减低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施雪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门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门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0例门急诊输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存在的心理状态后,进行输液前、中、后的心理护理,于输液治疗的后1 d再次用SCL-90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2次评定的结果 .结果 心理护理后本组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其他项目的 阳性分布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静脉输液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张立萍;张丽娟;杜秋焕;吕天歌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