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妹;陈美谦;张爱娣
目的 探讨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体温保护对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536例于我院普外科接受胃肠道手术病例,将2006年7月以前收治的病例764例纳入对照组,将2006年7月以后收治的病例772例纳入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加以一系列体温保护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SS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低体温可显著增加术后SSI发生率,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可预防轻度低体温发生,防止手术部位感染.
作者:谢小玲;黄小红;祝妍华;洪华;邱伟婷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7年8月38例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 结果 38例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中,经钬激光碎石一次取净结石31例,2次钬激光碎石取净结石5例,3次钬激光碎石取净结石2例.并发水中毒败血症1例,手术时间50~190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100 ml.38例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无术后继发性出血,常规放置双J管,双J管留置时间30~60 d,平均38 d.术后回访效果满意. 结论 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佳选择.
作者:李振花;杨丽辉 刊期: 2008年第30期
我科每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约1600例,其中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规置管术约占15%,置管成功率98.5%.因多疗程化疗或者长期使用化疗药、高渗药和高黏度药物以及其他慢性疾病造成的外周静脉损伤,致使少部分患者PICC置管困难.对此,我院试着在近1年中对31例患者行右侧低位中央进路颈内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取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妹;陈美谦;张爱娣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设置情景模拟,以观察护士的操作能力、沟通与应变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参加我院护理操作培训班的60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根据2002年的浙江省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制订了护理操作常规考核标准和护理操作情景模拟考核标准,分别应用于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考评. 结果 实验组各项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考评总均分为(72.4±7.6)分,而实验组考评总均分为(84.6±8.2)分. 结论 情景模拟考核标准更贴近临床,能从多角度反映护士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护士的个体职业发展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卢筱华 刊期: 2008年第30期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发病急骤,进展快,是危及肢体甚至生命的血管外科急症.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有效的方法是以5F或6F的Firgarty导管取栓,结合术中术后溶栓抗凝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2004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住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30例,将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玲珑;吴泉泉;吴红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 对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进行护理总结,以提高护理质量并提高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护理要点. 结果 经过细致的观察、护理,6例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患者均得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其中3例康复出院,另3例穿孔直径较大,腹腔污染严重,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分别于修补术后第2、9、3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发生率及死亡率都很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恰当处理,以有效提高肝移植并发消化道穿孔的疗效.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燕娜;陈锷;苏翠玲;叶海丹;曾丽珍;廖苑;陈雪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高.如果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可以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我科对1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溶栓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绒芬 刊期: 2008年第30期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通过教学评价指标来衡量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带教老师的素质及水平,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环境的满意度是衡量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院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整改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2006年5月-2007年11月笔者对在我院实习的大专、中专护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满意度调查,并对反馈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若琼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 从助产士角度探讨产程中医疗纠纷的防范.方法 对近4年来的助产过程的不良事件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 结果 助产士在产程的观察和处理中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工作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常规、技术不过关、护患沟通不到位、语言欠规范等. 结论 加强助产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从业风险教育、规范服务行为,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把好环节质量关、加大质控力度是做好产程中医疗纠纷防范的主要措施.
作者:陈慕刁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患常用、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肠道清洁的程度如何对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探索科学的肠道清洁方法对于提高便秘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效果十分重要.本研究选取舒泰清联合莫沙必利应用于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中,并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瑞焱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降低致残率的换药方法.方法 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65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2例和乙组33例,甲组采用早期清创+溃疡上方热敷+局部氧疗+生长因子+胰岛素+山莨菪碱的方法,乙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即早期清创+胰岛索+山莨菪碱方法.比较2组患者溃疡的治疗效果. 结果 甲组32例中无效6例,有效5例,显效11例,治愈10例,有效率81.3%;乙组33例中无效8例,有效4例,显效12例,治愈9例,有效率75.8%,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2种换药方式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相当,皆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早期愈合,有效降低致残率.
作者:周雷;卢雪琴;叶江嫔 刊期: 2008年第30期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是指孕37周后,胎儿出生体质量小于2500 g,也称足月小样儿[1],或低于同龄平均体质量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龄正常体质量的第10百分位数.
作者:徐嘉 刊期: 2008年第30期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在一年内任何季节皆可发病,症状的轻重随吸入变应原的量和质而变化,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在变态反应门诊患者中,PAR为一主要疾病,占1/4~1/3,以慢性、治疗效果不显著为特点.研究心理因素对PAR患者的影响有利于从心理角度寻找治疗方法来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调查[1]发现,门诊患者4%~14%存在焦虑性障碍,其中6%可确诊为焦虑症,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为此,本研究对60例确诊为PAR的患者进行了心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晓艺;卢迪卿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经外周静脉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安全有效、操作便捷、留置时间长的特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使用,为需长期输液或输注刺激性、高滲透性及高浓度药物的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需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
作者:徐丹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家庭护理干预在哮喘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5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急诊处理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家庭护理干预,即通过定期上门或电话随访,短信或网络多媒体等方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进行哮喘的自我监测,发作时的自我急救方法及如何寻求医疗救护,心理支持等干预.随访1年,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表(ACT)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组哮喘临床控制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在提高哮喘控制率中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祝红妹;莫月清 刊期: 2008年第30期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部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据[1].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前的标本采集多由临床护理人员承担.我科2006年4-9月,对225份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加以质量控制与管理,通过改进,标本采集质量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海燕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对晚期肝硬化、肝癌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引流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76例晚期肝硬化、肝癌顽固性腹水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柏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顽固性腹水并进行护理观察和记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治疗顽固性腹水具有创伤小、痛苦少、避免反复操作引起的感染、效果好、收费低等特点.术前做好各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治疗和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素芬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前列腺癌永久性膀胱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6年1-12月,将60例前列腺癌永久性膀胱造口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舒适护理前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情况明显、生活质量程度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舒适护理前显著改善;舒适护理后2组患者的情绪障碍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舒适护理能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邢汝兰;苏麦针;赵云霞;张俊红;王战梅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腹部按压对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普外科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腹部按压方法.比较2组肛门排气时间. 结果 实验组不同术式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1). 结论 腹部按压可使腹部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有利于恢复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正常饮食,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杨朝霞;梁云霞;吕卫华;张江平;柯远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娩球干预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初产妇在临产后,由助产士指导,在第1产程通过分娩球进行干预.对照组除不应用分娩球外,其他干预措施与观察组一致.分别对2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疼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身心状况、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手术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减少,产程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初产妇临产后应用分娩球干预能减轻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模式.
作者:彭茹凤;李桂凤;刘青艳;石德贤 刊期: 200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