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过敏致接触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徐丹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 过敏, 接触性皮炎, 原因分析, 肿瘤患者, 生活质量, 留置时间, 减轻痛苦, 高浓度, 刺激性, 药物, 透性, 输注, 输液, 化疗, 国内, 操作, 安全
摘要:经外周静脉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安全有效、操作便捷、留置时间长的特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使用,为需长期输液或输注刺激性、高滲透性及高浓度药物的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需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批判性思维在护理记录书写中的应用

    护理记录是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重要的一项,是护士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的客观、真实、动态的记录[1].现代整体护理的新概念也要求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独立判断、做出决策,这就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2].

    作者:张文芳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电子输液瓶贴与手抄瓶贴的成本研究

    随着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及卫生事业机构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护理成本是医院重要的成本因素之一,医院通过实行护理成本核算,可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制订合理的护理服务价格,并有助于改善护理管理和运营模式,进而降低医院整体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为了解输液瓶贴护理服务中人、财、物的消耗,本研究对输液瓶贴护理项目进行了成本核算,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波;赵建华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高.如果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可以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我科对1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溶栓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绒芬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顽固性腹水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对晚期肝硬化、肝癌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引流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76例晚期肝硬化、肝癌顽固性腹水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柏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顽固性腹水并进行护理观察和记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治疗顽固性腹水具有创伤小、痛苦少、避免反复操作引起的感染、效果好、收费低等特点.术前做好各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治疗和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素芬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发病急骤,进展快,是危及肢体甚至生命的血管外科急症.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有效的方法是以5F或6F的Firgarty导管取栓,结合术中术后溶栓抗凝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2004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住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30例,将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玲珑;吴泉泉;吴红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过敏致接触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经外周静脉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安全有效、操作便捷、留置时间长的特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使用,为需长期输液或输注刺激性、高滲透性及高浓度药物的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需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

    作者:徐丹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对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制订符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前收治的3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后收治的35例患者列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医疗费用降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有较大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景春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从助产士角度探讨产程中医疗纠纷的防范

    目的 从助产士角度探讨产程中医疗纠纷的防范.方法 对近4年来的助产过程的不良事件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 结果 助产士在产程的观察和处理中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工作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常规、技术不过关、护患沟通不到位、语言欠规范等. 结论 加强助产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从业风险教育、规范服务行为,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把好环节质量关、加大质控力度是做好产程中医疗纠纷防范的主要措施.

    作者:陈慕刁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舒泰清联合莫沙必利在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观察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患常用、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肠道清洁的程度如何对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探索科学的肠道清洁方法对于提高便秘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效果十分重要.本研究选取舒泰清联合莫沙必利应用于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中,并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瑞焱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对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进行护理总结,以提高护理质量并提高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护理要点. 结果 经过细致的观察、护理,6例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患者均得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其中3例康复出院,另3例穿孔直径较大,腹腔污染严重,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分别于修补术后第2、9、3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发生率及死亡率都很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恰当处理,以有效提高肝移植并发消化道穿孔的疗效.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燕娜;陈锷;苏翠玲;叶海丹;曾丽珍;廖苑;陈雪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浅谈检验标本采集的环节质量控制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部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据[1].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前的标本采集多由临床护理人员承担.我科2006年4-9月,对225份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加以质量控制与管理,通过改进,标本采集质量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海燕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肿瘤患者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我科每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约1600例,其中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规置管术约占15%,置管成功率98.5%.因多疗程化疗或者长期使用化疗药、高渗药和高黏度药物以及其他慢性疾病造成的外周静脉损伤,致使少部分患者PICC置管困难.对此,我院试着在近1年中对31例患者行右侧低位中央进路颈内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取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妹;陈美谦;张爱娣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不同换药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降低致残率的换药方法.方法 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65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2例和乙组33例,甲组采用早期清创+溃疡上方热敷+局部氧疗+生长因子+胰岛素+山莨菪碱的方法,乙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即早期清创+胰岛索+山莨菪碱方法.比较2组患者溃疡的治疗效果. 结果 甲组32例中无效6例,有效5例,显效11例,治愈10例,有效率81.3%;乙组33例中无效8例,有效4例,显效12例,治愈9例,有效率75.8%,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2种换药方式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相当,皆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早期愈合,有效降低致残率.

    作者:周雷;卢雪琴;叶江嫔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分娩球干预对初产妇临产后产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娩球干预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初产妇在临产后,由助产士指导,在第1产程通过分娩球进行干预.对照组除不应用分娩球外,其他干预措施与观察组一致.分别对2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疼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身心状况、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手术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减少,产程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初产妇临产后应用分娩球干预能减轻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模式.

    作者:彭茹凤;李桂凤;刘青艳;石德贤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术前禁食、输液对剖宫产母婴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禁食、输液对剖宫产母婴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健康的剖宫产产妇分为3组.A组42例,术前禁食<16h,未输液体;B组(对照组)30例,术前禁食时间≥16h(长22h),未输液体;C组30例(输液组),术前禁食≥16 h,术前2~3 h静脉滴注5%葡萄糖复方乳酸钠注射液500 ml.测定3组产妇产时血糖、尿常规及新生儿出生后30 min未开奶血糖值,并进行比较. 结果 A组和C组产妇及新生儿血糖值均高于B组,B组产妇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6.7%和33.3%,显著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产妇产时合并酮症率63.3%,高于A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前禁食时间以<16 h为宜.若达到或超过16 h,术前应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500 ml(10 g/h),不宜过多,含糖量以不超过25 g为宜.

    作者:崔福荣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护患沟通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护患沟通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研究人员经过多年探索研制成功了多种医疗沟通测评工具,并通过这些测评工具对产生医(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沟通方式和沟通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使沟通研究的深度及广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然而,这些国外较成熟的测评工具在我国护患沟通研究中的运用尚未见报道,因此,了解国外护患沟通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我国更好的开展护患沟通研究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练燕;张绍蓉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论医学模式转变对分娩的影响

    医学模式是医疗实践的指导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医学模式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绎,并深刻影响着医疗实践的内容.分娩在医学模式的影响下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为分娩方式及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本文就医学模式转变对分娩的影响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卉;黄金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情景模拟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通过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设置情景模拟,以观察护士的操作能力、沟通与应变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参加我院护理操作培训班的60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根据2002年的浙江省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制订了护理操作常规考核标准和护理操作情景模拟考核标准,分别应用于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考评. 结果 实验组各项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考评总均分为(72.4±7.6)分,而实验组考评总均分为(84.6±8.2)分. 结论 情景模拟考核标准更贴近临床,能从多角度反映护士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护士的个体职业发展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卢筱华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营养干预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效果观察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是指孕37周后,胎儿出生体质量小于2500 g,也称足月小样儿[1],或低于同龄平均体质量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龄正常体质量的第10百分位数.

    作者:徐嘉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腹部按压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部按压对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普外科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腹部按压方法.比较2组肛门排气时间. 结果 实验组不同术式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1). 结论 腹部按压可使腹部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有利于恢复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正常饮食,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杨朝霞;梁云霞;吕卫华;张江平;柯远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