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seudohypoparathyroidiom)简称假性甲旁减,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临床上较少见,国内报道较少,误诊率较高.假性甲旁减并非甲状旁腺激素(PTH)缺乏所引起,而是靶器官(骨和肾)对PTH缺乏反应,或者是由于PTH前体转变为活性PTH发生障碍所致[1],常表现侏儒体型,粗短身材,肥胖,短指(趾)畸形,圆脸等,并有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及低血钙,高血磷、PTH升高或正常的生化特点,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复杂多样,不仅损害个人身体健康,而且对家庭造成经济及心理负担,护理人员有必要加强对假性甲旁减的认识.
作者:陆群;孙海峰;吴文君;沈泓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盐酸哌替啶是人工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而产生镇痛效应,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临床应用广泛.其传统的给药方法为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但这2种方法对患者条件和技术的要求较高.
作者:黄忠碧;吴茂莲;李燕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小儿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上肢手术患儿30例,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A组15例)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15例).根据围麻醉期有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感觉及运动阻滞效果、生命体征变化以及苏醒状况.结果 A组患儿术中血压、心率和呼吸较接近麻醉前基础值,且术中波动较小,生命体征平稳.B组血压、心率及呼吸均较术前明显增加,且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随麻醉深浅而有显著波动,护理难度大.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时的护理要点是根据围麻醉期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措施,配合麻醉医师做好各项工作,注意观察麻醉恢复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惠英;程红;张飞文;甘敏;兰天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六级法早期康复活动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113例UA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53例.对康复组患者实施六级法早期康复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康复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前6 min平均步行距离康复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便秘)康复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肺部感染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活动较传统护理方式优越,能够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谷雪莲;马云;赵燕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对78例断肢再植患者进行心理应激测定,并对其进行抗焦虑、抗抑郁、环境护理、放松技术、家庭支持、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结果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对入院3 d及出院1 d患者进行测定,断肢再植患者出院1 d精神障碍明显低于入院3 d(P<0.01).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断肢再植患者的心理调整和康复,并增强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黄日妹;傅爱凤;叶良玉;张友惠;易小青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对宫腔吸引管残留血的清洗效果.方法 对A、B、C3组各50件宫腔吸引管,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和清洗.A组: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分别采用多酶10 min泡法和多酶3 h泡法,目测管内壁的洁净度合格率.B组: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分别采用健之素3 h泡法和多酶3 h泡法,手工刷洗后观察宫腔吸引管的清洗时效.C组: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先用多酶浸泡3 h再分别采用超声机清洗和手工刷洗+高压喷枪冲洗,测试管内壁残留血.结果 A组:多酶浸泡3 h后清水冲洗后目测管内壁洁净度,与多酶浸泡1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多酶浸泡3 h后手工刷洗,与健之素浸泡3 h相比清洗时间缩短.C组:手工刷洗+高压喷枪冲洗测试管内壁残留血,隐血试验合格率与超声机清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宫腔吸引管延长多酶浸泡时间能充分溶解管内壁有机物,可提高清洗质量和清洗时效.若多酶浸泡3 h后再用毛刷贴内壁刷洗配合高压喷枪冲洗可有效清除管内壁残留血.
作者:宋敏;胡珊珊;林玉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临床中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由于患者对输液瓶数不了解,我科在输液卡上采用统一标记输液瓶数的方法,使患者能够掌握输液情况,同时也给护士工作带来了便利,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惠萍;赵晓丽;黄秋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监测重症监护病房细菌L型主要菌株耐药性变化情况,以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和采取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于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和铜绿假单胞菌L型逐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其耐药性变化情况.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和铜绿假单胞菌L型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万古霉素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L型对阿米卡星、第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使用频率,并及时用药敏试验,对细菌L型的耐药性进行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朱智玲;杨平;孙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在引起院内感染的诸多因素中,输液加药注射器活塞的细菌污染是一个重要途径.为此,2006年5-7月,我们研制了防加药注射器活塞手污染器,并对其使用前后的活塞进行采样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月琴;张秀峰;祁红霞;肖巧云;陈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桡动脉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又一理想途径,较股动脉路径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李清玉;吕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良性病变不同术式子宫切除后患者性激素水平和生活质量,以选择一种对患者损伤小、不良反应少的手术方式.方法 选择保留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ascending uterine artery,AUA)和子宫内膜的子宫楔形切除术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同期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性生活质量、泌尿系统症状及患者的心理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无变化,性生活未受影响,心理状态健康;对照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性激素水平下降,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部分患者术后泌尿系统症状明显,性生活不适,有焦虑等心理障碍.结论 子宫楔形切除术对患者损伤小、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的较适当的手术方法.
作者:杨桂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休克指数对估计急性失血患者的失血量及据此指导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监测198例急性出血性患者心率、收缩压及休克指数,并分析其与出血量的相关性,以此指导护理观察及救治.结果 休克指数较单一根据心率、收缩压指标评估各种急性出血性疾病出血量更为敏感和准确.结论 休克指数能更早、更准确地判断出血量,可作为临床护理观察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护理工作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栗玉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库兴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很少会合并妊娠.而妊娠合并CS后,会导致母子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至2004年,全球仅报道CS合并妊娠病例136例[1].我院于2006年2月收治1例CS合并妊娠患者,通过腹膜后腹腔镜切除病灶,母子安全,足月顺产一正常男婴,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雪莲;张婉;张雅琴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n=38)和执行常规入院宣教、出院指导的对照组(n=37).健康教育组由责任护士分别在入院当天、术前2 d、术前1 d、手术当天、术后1 d、术后5 d、出院前1 d 7个阶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和训练指导.比较2组按期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的按期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率,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邓利平;杨柳青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变态反应病患者持续特异性脱敏治疗(SIT)的影响.方法 将50例需进行SIT的变态反应病患者列为随访组,曾经进行过SIT的患者50例列为对照组.2组常规护理、治疗方法相同.对随访组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措施,1年后比较2组患者持续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随访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了变态反应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疾病康复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作者:那美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药物的种类很多,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药效更是完全相反.由于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的药物混合在一起,可以出现变色、沉淀或者形成凝块,甚至产生有毒物质.
作者:郑红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甘氨双唑钠商品名为希美钠,可提高肿瘤乏氧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故被临床上应用于放射治疗增敏.我科于2006年6月收治了1例肺癌患者,在行放射治疗过程中,选用甘氨双唑钠为该患者增敏时发生了过敏反应,经及时抢救患者脱离危险,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坤;李宝英;王铁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灭菌方法对备用急救医疗器械进行灭菌的成本差异,以为减轻护理工作量,降低医疗间接成本提供具体的方法.方法 比较对备用医疗器械采用高压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的成本差异.结果 环氧乙烷灭菌比高压灭菌成本降低116%.结论 环氧乙烷灭菌对器械无损害,器械保存期长,可减轻工作量,降低医疗间接成本,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郑燕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我们根据简便、价廉、适用的原则,设计研制了简易四肢康复器材见,图1,试用于临床,对3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四肢康复训练,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琼;方琼;胡俐 刊期: 2007年第14期
21世纪,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更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医疗管理及服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能否转变观念,适应国内外医疗市场服务变化的需求,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医疗市场的竞争,对医院的成败兴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护理管理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桂姿;王丽清;李第章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