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施护理干预提高喉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陈赟

关键词:实施护理, 预提, 喉癌, 术后患者, 治疗疗效, 评价, 功能重建, 功能恢复, 生存率, 医学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喉癌治疗疗效的评价已经从传统的生存率发展到对功能恢复和功能重建的评价[1,2].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近年来,紫杉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单药应用于肺癌治疗的有效率可达20%~25%,联合其他常见抗肿瘤药疗效可进一步提高.

    作者:杨连;许志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1],护理人员的素质低、知识技术水平低,护理管理不当,护理带教不严,法律意识缺乏,护理物品、设备与药品供应不足,质量性能不好等因素都可以形成不安全的因素[2].

    作者:汪丽琏;李艳;蔡中敏;黄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 对本地区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名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认知问卷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普遍存在,但具体概念及操作仍存在问题,医院感染知识相对不足,医院感染控制组织机构缺乏管理力度.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培训,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卫生信息交换平台,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力度.

    作者:禤健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髌骨骨折患者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传统的髌骨骨折固定总是在髌骨上打上几根克氏针,然后用钢丝捆绑固定,此方法损伤大且不够牢固.我院骨科2005年8月-2006年10月记忆合金聚髌器(简称聚髌器)固定髌骨骨折4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梅;陆春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院外康复指导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住院日明显缩短,患者很快进入恢复期需院外继续康复治疗.

    作者:逯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采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标本应注意的问题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反映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综合情况[1],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赵月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肠造口Ⅰ期开放法的护理

    肠造口Ⅰ期开放法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肠道即刻通畅,肠功能恢复快,术后护理方便等优点[1].

    作者:刘伟燕;成染兰;朱晓彤;麦金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改进型一次性输血器的研制与应用

    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输血器在静脉输血完毕后如再输注其他液体,推药过程中存在操作流程繁琐,增加污染及药物反应的机会,空气易进入头皮针内,输液微粒易被推进血管内,药液易污染等不足.

    作者:王玉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患者对术后急性镇痛服务认知的调查分析

    手术患者术后所经历的不同程度的疼痛,是令人恐慌和造成心理创伤的常见因素之一.

    作者:李作菊;朱平增;尚翠萍;申爱玲;刘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患者的护理

    猪链球菌病属国家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1].猪链球菌主要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染,人在接触、屠宰、洗切以及进食未煮熟的病死猪肉时容易感染.

    作者:胡春莉;王晓明;陈素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灌肠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灌肠效果的因素,为提高灌肠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120例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肠道清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和分析.结果 影响肠道清洁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插管深度、保留时间、精神因素、饮食配合、灌肠液和癌肿占肠腔的大小等.结论 应针对影响菜花型低位直肠癌灌肠效果的因素在操作中要注意避免其对灌肠效果的不利影响.

    作者:诸蕊玉;梁继娟;朱美玉;王华珍;李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手术清创车的制作与应用

    为便于四肢外伤患者的清创手术,我院手术室于2005年3月研制了不锈钢手术清创车,以下简称清创车,经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洪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士弹性排班与人力资源关系的探讨

    目的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探讨弹性排班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护士的加班次数及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弹性排班制与非弹性排班制的差异.结果 实施弹性排班制后,护士的加班次数下降,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上升.与非弹性排班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弹性排班制,合理地利用了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叶玲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PKP)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微创手术.

    作者:孙晔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邮票皮的制作方法

    在制作邮票皮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铺好的油纱和皮片同时揭起时不易和木板分开,皮缘容易卷起,当将皮片剪成细长条、邮票状时,易和剪刀粘连.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对做皮片方法稍作改进,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华;刘伟;姜祥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巧用一次性灌肠器进行阴道冲洗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妇产科手术前的阴道冲洗是预防感染的必要措施.以往使用约80 cm橡胶管连接不绣钢阴道冲洗桶及一个顶端带有多个出水孔的弯头玻璃冲洗管进行阴道冲洗,同时还需要一把止血钳控制冲洗液流速,所用物品均需清洗、消毒备用.

    作者:康倩;张嘉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洁尔灭与千玉洁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1],而被截肢者占了非外伤性截肢患者的50%[2].

    作者:刘淑芬;马艳;单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巨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其发生率为7%~20%[1],占原发性肝癌病死率的9%~10%[2],而巨块型肝癌发生破裂机会较为多见[1].

    作者:郑芹;高颖莉;卢彩霞;叶志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技术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和探讨综合护理技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将收集的12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按常规予抗风湿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采用局部综合护理技术(TDP灯照射+中医护理+加味双柏散外敷);对照组予TDP灯照射+加味双柏散外敷.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病程显著低于对照组,远期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技术能显著提高HA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汪晓红;李晓惠;钱晓岚;金莉;曾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沟通技巧在新型护患关系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在新型护患关系中沟通技巧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护患关系的变更、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和沟通技巧的应用等3个方面的讨论,分析新型护患关系中沟通技巧的作用.结果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所建立的护患关系具有促进疗效的作用,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增强;并可体现新型护患关系的特点,提高护士素质,塑造良好护士形象,使护士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结论 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是护士的一项基本技巧及能力.

    作者:刘嫦莉;李小容;赖菊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