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标本应注意的问题

赵月霞

关键词:采集,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 凝血活酶时间, 外源性凝血系统, 凝血因子, 检测指标, 疾病患者, 内源性, 出血性, 手术, 机体
摘要: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反映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综合情况[1],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肠造口Ⅰ期开放法的护理

    肠造口Ⅰ期开放法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肠道即刻通畅,肠功能恢复快,术后护理方便等优点[1].

    作者:刘伟燕;成染兰;朱晓彤;麦金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1例心室颤动及心脏猝死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1992年西班牙医生Brugada P和Brugada J两兄弟首先报道了8例具有特殊临床特点和心电图特征的新病症[1].其特点是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心电图表现为V1~V3导联的ST段呈下斜型抬高或马鞍型抬高,右束支传导阻滞,反复发作的多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心脏猝死,后称为Brugada综合征(BS).

    作者:洪农;林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用冰激凌诱导吞咽反射插鼻胃管的方法

    大面积脑梗死合并痴呆伴吞咽困难的患者常需鼻饲营养物质满足机体需要,此类患者既不同于昏迷患者又不同于一般患者,不能正确领会操作者的意图,插鼻饲管时有鼻道抵抗.

    作者:李毅丽;杨劲芬;张长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收治入ICU的患者,大多数病情危重,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虽然医务人员可凭借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临床经验,密切监护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及机体新陈代谢方面的变化,竭力使其恢复或趋于正常.

    作者:姚丽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隆突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心型肺癌累及隆突属于局部晚期肺癌,近年来国内外报道[1,2]对这类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多实施血管切除重建术,隆突切除成形术,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郑敏宁;孟爱凤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患者对术后急性镇痛服务认知的调查分析

    手术患者术后所经历的不同程度的疼痛,是令人恐慌和造成心理创伤的常见因素之一.

    作者:李作菊;朱平增;尚翠萍;申爱玲;刘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采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标本应注意的问题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反映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综合情况[1],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赵月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高位截瘫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高位颈椎损伤并发高位截瘫患者均可引起呼吸肌部分或完全麻痹,患者呼吸乏力,痰液难以咳出,可并发难以控制的肺部感染并发症,这是高位截瘫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

    作者:练红;朱烈烈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PKP)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微创手术.

    作者:孙晔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洁尔灭与千玉洁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1],而被截肢者占了非外伤性截肢患者的50%[2].

    作者:刘淑芬;马艳;单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简易管饲装置的制作及应用

    对长期管饲饮食的患者的护理,我科以前用注射器抽取管饲液连接胃管缓慢推注,这种方法操作繁琐,费时间,价格昂贵.

    作者:李美丽;宗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心吸引式麻醉废气排放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吸入式麻醉对手术室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麻醉废气(经呼吸机废气口排出的含有较高浓度的吸入麻醉气体)不但可以降低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还严重损害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洪颖;路莉;郭惠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患者的护理

    猪链球菌病属国家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1].猪链球菌主要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染,人在接触、屠宰、洗切以及进食未煮熟的病死猪肉时容易感染.

    作者:胡春莉;王晓明;陈素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急症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采取迅速有效的降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防治靶器官的损害等措施.结果 经过积极的降压治疗和防治并发症,本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防治高血压急症的关键.

    作者:赵玉香;高彦杰;刘嘉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日间延长在线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

    日间延长在线式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DF)相对于综合血液透析(HD)和血液滤过透析(HF),既可有效清除大中小分子毒素,又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优点,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中效果显著[1].

    作者:陈小敏;黄璋璋;李若福;王成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 对本地区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名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认知问卷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普遍存在,但具体概念及操作仍存在问题,医院感染知识相对不足,医院感染控制组织机构缺乏管理力度.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培训,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卫生信息交换平台,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力度.

    作者:禤健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气垫床在胸腰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许多胸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常常需卧床3~4周以上,以往的教科书上均提倡此类患者睡硬板床,但卧床时间过长,患者感觉疲劳,全身酸痛不适,一些老年患者或者肢体瘫痪的患者甚至会因此出现压疮,给患者增加痛苦,延缓了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徐晓静;刘芳;朱月英;滕红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改良扩肛法应用于脊柱侧凸患者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脊柱侧凸手术复杂,创面大,出血多,并发症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术后腹胀是临床常见而又棘手的护理问题.

    作者:张瑞英;刘沛珍;张冰纯;郑新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降低血培养标本污染率因素的探讨

    血培养标本的污染可发生在采血的各个环节[1],而由污染造成的假阳性结果不仅延误了临床上的诊断与治疗,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云霞;葛争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士弹性排班与人力资源关系的探讨

    目的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探讨弹性排班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护士的加班次数及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弹性排班制与非弹性排班制的差异.结果 实施弹性排班制后,护士的加班次数下降,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上升.与非弹性排班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弹性排班制,合理地利用了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叶玲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