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英;刘沛珍;张冰纯;郑新意
近年来,紫杉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单药应用于肺癌治疗的有效率可达20%~25%,联合其他常见抗肿瘤药疗效可进一步提高.
作者:杨连;许志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日间延长在线式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DF)相对于综合血液透析(HD)和血液滤过透析(HF),既可有效清除大中小分子毒素,又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优点,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中效果显著[1].
作者:陈小敏;黄璋璋;李若福;王成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反映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综合情况[1],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赵月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影响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灌肠效果的因素,为提高灌肠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120例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肠道清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和分析.结果 影响肠道清洁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插管深度、保留时间、精神因素、饮食配合、灌肠液和癌肿占肠腔的大小等.结论 应针对影响菜花型低位直肠癌灌肠效果的因素在操作中要注意避免其对灌肠效果的不利影响.
作者:诸蕊玉;梁继娟;朱美玉;王华珍;李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血培养标本的污染可发生在采血的各个环节[1],而由污染造成的假阳性结果不仅延误了临床上的诊断与治疗,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云霞;葛争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传统的髌骨骨折固定总是在髌骨上打上几根克氏针,然后用钢丝捆绑固定,此方法损伤大且不够牢固.我院骨科2005年8月-2006年10月记忆合金聚髌器(简称聚髌器)固定髌骨骨折4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梅;陆春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为便于四肢外伤患者的清创手术,我院手术室于2005年3月研制了不锈钢手术清创车,以下简称清创车,经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洪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1],护理人员的素质低、知识技术水平低,护理管理不当,护理带教不严,法律意识缺乏,护理物品、设备与药品供应不足,质量性能不好等因素都可以形成不安全的因素[2].
作者:汪丽琏;李艳;蔡中敏;黄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 对本地区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名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认知问卷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普遍存在,但具体概念及操作仍存在问题,医院感染知识相对不足,医院感染控制组织机构缺乏管理力度.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培训,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卫生信息交换平台,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力度.
作者:禤健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许多胸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常常需卧床3~4周以上,以往的教科书上均提倡此类患者睡硬板床,但卧床时间过长,患者感觉疲劳,全身酸痛不适,一些老年患者或者肢体瘫痪的患者甚至会因此出现压疮,给患者增加痛苦,延缓了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徐晓静;刘芳;朱月英;滕红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药物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作用,提高患者对该项检查的顺应性和检查的成功率,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368例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检查过程进行观察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对检查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同期实行常规胃镜检查的常规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368例患者因护理措施得当,护理配合到位,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检查过程不能记忆,检查顺利完成.检查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 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掌握麻醉药物特性,充分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默契配合是无痛胃镜检查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秀珍;郭呈彩;梁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住院日明显缩短,患者很快进入恢复期需院外继续康复治疗.
作者:逯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脊柱侧凸手术复杂,创面大,出血多,并发症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术后腹胀是临床常见而又棘手的护理问题.
作者:张瑞英;刘沛珍;张冰纯;郑新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在新型护患关系中沟通技巧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护患关系的变更、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和沟通技巧的应用等3个方面的讨论,分析新型护患关系中沟通技巧的作用.结果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所建立的护患关系具有促进疗效的作用,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增强;并可体现新型护患关系的特点,提高护士素质,塑造良好护士形象,使护士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结论 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是护士的一项基本技巧及能力.
作者:刘嫦莉;李小容;赖菊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从自身切取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转位或移植到创面上进行修复,这部分转位或移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统称为皮瓣.
作者:杨健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综合护理技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将收集的12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按常规予抗风湿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采用局部综合护理技术(TDP灯照射+中医护理+加味双柏散外敷);对照组予TDP灯照射+加味双柏散外敷.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病程显著低于对照组,远期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技术能显著提高HA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汪晓红;李晓惠;钱晓岚;金莉;曾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导尿术是基本、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大、中型手术及长时间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衡秀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肺癌手术者逐年增加.但高龄患者全身耐受性降低,术后护理难度也随之增加,而护理关系着手术疗效,也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沈祝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双管引流加尿激酶在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破人脑室术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 .方法 对3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术后行双管引流加尿激酶治疗.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14例,轻残10例,重残5例,死亡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功能障碍.结论 早期行双管引流术,术后对颅内血肿进行冲洗并给予尿激酶溶解血肿,积极防治并发症,康复期指导功能锻炼,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黄新;黄海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猪链球菌病属国家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1].猪链球菌主要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染,人在接触、屠宰、洗切以及进食未煮熟的病死猪肉时容易感染.
作者:胡春莉;王晓明;陈素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