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的安全护理

沈祝苹

关键词:高龄患者, 癌患者, 全肺切除术后, 人民生活水平, 术后护理, 手术疗效, 生命安全, 护理关系, 高龄肺癌, 手术者, 耐受性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肺癌手术者逐年增加.但高龄患者全身耐受性降低,术后护理难度也随之增加,而护理关系着手术疗效,也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皮瓣修复四肢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

    从自身切取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转位或移植到创面上进行修复,这部分转位或移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统称为皮瓣.

    作者:杨健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收治入ICU的患者,大多数病情危重,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虽然医务人员可凭借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临床经验,密切监护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及机体新陈代谢方面的变化,竭力使其恢复或趋于正常.

    作者:姚丽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邮票皮的制作方法

    在制作邮票皮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铺好的油纱和皮片同时揭起时不易和木板分开,皮缘容易卷起,当将皮片剪成细长条、邮票状时,易和剪刀粘连.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对做皮片方法稍作改进,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华;刘伟;姜祥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1],护理人员的素质低、知识技术水平低,护理管理不当,护理带教不严,法律意识缺乏,护理物品、设备与药品供应不足,质量性能不好等因素都可以形成不安全的因素[2].

    作者:汪丽琏;李艳;蔡中敏;黄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采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标本应注意的问题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反映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综合情况[1],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赵月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院外康复指导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住院日明显缩短,患者很快进入恢复期需院外继续康复治疗.

    作者:逯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技术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和探讨综合护理技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将收集的12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按常规予抗风湿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采用局部综合护理技术(TDP灯照射+中医护理+加味双柏散外敷);对照组予TDP灯照射+加味双柏散外敷.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病程显著低于对照组,远期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技术能显著提高HA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汪晓红;李晓惠;钱晓岚;金莉;曾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实施护理干预提高喉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喉癌治疗疗效的评价已经从传统的生存率发展到对功能恢复和功能重建的评价[1,2].

    作者:陈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隆突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心型肺癌累及隆突属于局部晚期肺癌,近年来国内外报道[1,2]对这类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多实施血管切除重建术,隆突切除成形术,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郑敏宁;孟爱凤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用冰激凌诱导吞咽反射插鼻胃管的方法

    大面积脑梗死合并痴呆伴吞咽困难的患者常需鼻饲营养物质满足机体需要,此类患者既不同于昏迷患者又不同于一般患者,不能正确领会操作者的意图,插鼻饲管时有鼻道抵抗.

    作者:李毅丽;杨劲芬;张长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的安全护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肺癌手术者逐年增加.但高龄患者全身耐受性降低,术后护理难度也随之增加,而护理关系着手术疗效,也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沈祝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改良扩肛法应用于脊柱侧凸患者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脊柱侧凸手术复杂,创面大,出血多,并发症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术后腹胀是临床常见而又棘手的护理问题.

    作者:张瑞英;刘沛珍;张冰纯;郑新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巧用一次性灌肠器进行阴道冲洗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妇产科手术前的阴道冲洗是预防感染的必要措施.以往使用约80 cm橡胶管连接不绣钢阴道冲洗桶及一个顶端带有多个出水孔的弯头玻璃冲洗管进行阴道冲洗,同时还需要一把止血钳控制冲洗液流速,所用物品均需清洗、消毒备用.

    作者:康倩;张嘉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效果评价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全世界每年5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窒息,占婴儿死亡原因的20%~30%.

    作者:李秋云;田瑞华;李建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 对本地区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名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认知问卷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普遍存在,但具体概念及操作仍存在问题,医院感染知识相对不足,医院感染控制组织机构缺乏管理力度.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培训,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卫生信息交换平台,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力度.

    作者:禤健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士弹性排班与人力资源关系的探讨

    目的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探讨弹性排班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护士的加班次数及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弹性排班制与非弹性排班制的差异.结果 实施弹性排班制后,护士的加班次数下降,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上升.与非弹性排班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弹性排班制,合理地利用了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叶玲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双管引流加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双管引流加尿激酶在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破人脑室术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 .方法 对3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术后行双管引流加尿激酶治疗.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14例,轻残10例,重残5例,死亡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功能障碍.结论 早期行双管引流术,术后对颅内血肿进行冲洗并给予尿激酶溶解血肿,积极防治并发症,康复期指导功能锻炼,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黄新;黄海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心吸引式麻醉废气排放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吸入式麻醉对手术室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麻醉废气(经呼吸机废气口排出的含有较高浓度的吸入麻醉气体)不但可以降低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还严重损害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洪颖;路莉;郭惠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急症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采取迅速有效的降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防治靶器官的损害等措施.结果 经过积极的降压治疗和防治并发症,本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防治高血压急症的关键.

    作者:赵玉香;高彦杰;刘嘉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气垫床在胸腰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许多胸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常常需卧床3~4周以上,以往的教科书上均提倡此类患者睡硬板床,但卧床时间过长,患者感觉疲劳,全身酸痛不适,一些老年患者或者肢体瘫痪的患者甚至会因此出现压疮,给患者增加痛苦,延缓了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徐晓静;刘芳;朱月英;滕红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