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效果评价

李秋云;田瑞华;李建维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窒息复苏, 规范化培训, 婴儿死亡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 智力障碍, 统计结果, 显示, 脑瘫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全世界每年5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窒息,占婴儿死亡原因的20%~30%.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心吸引式麻醉废气排放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吸入式麻醉对手术室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麻醉废气(经呼吸机废气口排出的含有较高浓度的吸入麻醉气体)不但可以降低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还严重损害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洪颖;路莉;郭惠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技术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和探讨综合护理技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将收集的12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按常规予抗风湿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采用局部综合护理技术(TDP灯照射+中医护理+加味双柏散外敷);对照组予TDP灯照射+加味双柏散外敷.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病程显著低于对照组,远期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技术能显著提高HA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汪晓红;李晓惠;钱晓岚;金莉;曾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采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标本应注意的问题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反映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综合情况[1],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赵月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外科皮瓣修复四肢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

    从自身切取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转位或移植到创面上进行修复,这部分转位或移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统称为皮瓣.

    作者:杨健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近年来,紫杉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单药应用于肺癌治疗的有效率可达20%~25%,联合其他常见抗肿瘤药疗效可进一步提高.

    作者:杨连;许志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收治入ICU的患者,大多数病情危重,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虽然医务人员可凭借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临床经验,密切监护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及机体新陈代谢方面的变化,竭力使其恢复或趋于正常.

    作者:姚丽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高位截瘫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高位颈椎损伤并发高位截瘫患者均可引起呼吸肌部分或完全麻痹,患者呼吸乏力,痰液难以咳出,可并发难以控制的肺部感染并发症,这是高位截瘫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

    作者:练红;朱烈烈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患者对术后急性镇痛服务认知的调查分析

    手术患者术后所经历的不同程度的疼痛,是令人恐慌和造成心理创伤的常见因素之一.

    作者:李作菊;朱平增;尚翠萍;申爱玲;刘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灌肠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灌肠效果的因素,为提高灌肠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120例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肠道清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和分析.结果 影响肠道清洁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插管深度、保留时间、精神因素、饮食配合、灌肠液和癌肿占肠腔的大小等.结论 应针对影响菜花型低位直肠癌灌肠效果的因素在操作中要注意避免其对灌肠效果的不利影响.

    作者:诸蕊玉;梁继娟;朱美玉;王华珍;李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隆突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心型肺癌累及隆突属于局部晚期肺癌,近年来国内外报道[1,2]对这类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多实施血管切除重建术,隆突切除成形术,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郑敏宁;孟爱凤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无痛导尿术术中应用效果评价

    导尿术是基本、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大、中型手术及长时间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衡秀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效果评价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全世界每年5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窒息,占婴儿死亡原因的20%~30%.

    作者:李秋云;田瑞华;李建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邮票皮的制作方法

    在制作邮票皮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铺好的油纱和皮片同时揭起时不易和木板分开,皮缘容易卷起,当将皮片剪成细长条、邮票状时,易和剪刀粘连.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对做皮片方法稍作改进,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华;刘伟;姜祥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改进型一次性输血器的研制与应用

    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输血器在静脉输血完毕后如再输注其他液体,推药过程中存在操作流程繁琐,增加污染及药物反应的机会,空气易进入头皮针内,输液微粒易被推进血管内,药液易污染等不足.

    作者:王玉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士弹性排班与人力资源关系的探讨

    目的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探讨弹性排班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护士的加班次数及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弹性排班制与非弹性排班制的差异.结果 实施弹性排班制后,护士的加班次数下降,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上升.与非弹性排班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弹性排班制,合理地利用了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叶玲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实施护理干预提高喉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喉癌治疗疗效的评价已经从传统的生存率发展到对功能恢复和功能重建的评价[1,2].

    作者:陈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1例心室颤动及心脏猝死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1992年西班牙医生Brugada P和Brugada J两兄弟首先报道了8例具有特殊临床特点和心电图特征的新病症[1].其特点是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心电图表现为V1~V3导联的ST段呈下斜型抬高或马鞍型抬高,右束支传导阻滞,反复发作的多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心脏猝死,后称为Brugada综合征(BS).

    作者:洪农;林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1],护理人员的素质低、知识技术水平低,护理管理不当,护理带教不严,法律意识缺乏,护理物品、设备与药品供应不足,质量性能不好等因素都可以形成不安全的因素[2].

    作者:汪丽琏;李艳;蔡中敏;黄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髌骨骨折患者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传统的髌骨骨折固定总是在髌骨上打上几根克氏针,然后用钢丝捆绑固定,此方法损伤大且不够牢固.我院骨科2005年8月-2006年10月记忆合金聚髌器(简称聚髌器)固定髌骨骨折4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梅;陆春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院外康复指导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住院日明显缩短,患者很快进入恢复期需院外继续康复治疗.

    作者:逯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