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改善盆腔炎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

谢卫娟;沈勤;孙秀娟;陈玲玲;章红风;付慧莉

关键词:盆腔炎,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盆腔炎(PID)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程度的效果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PID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取举办PID知识讲座、发放PID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进行宣教,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比较2组遵医行为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对PID知识的知晓率为100.0%,对照组为81.4%,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医嘱的遵从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PID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症状的复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肝肾联合移植术的护理13例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护理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13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期间的护理,总结术中的护理特点、出入量的管理、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术中护理得当,无任何护理缺陷,手术总耗时平均9.5 h,无肝期平均为65 min,失血量平均达7 000 ml.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保持体温的稳定,及时准确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是提高手术效率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护理措施.

    作者:马育璇;韦南茉;冯艳青;龚凤球;吴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湿化器温度设定的研究

    湿化器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加温、湿化空气,使吸入患者体内的气体温暖而湿润,减少寒冷、干燥的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以湿化痰液,促进排痰.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NIPPV)患者,常应用加温湿化器,以益气流直接进入气管.通常湿化器温度设定为32~35℃,而患者常诉不舒服,闷热,出汗,在关掉加热器后患者主诉减少,较舒适.为了证实停止加温是否会影响气道湿化及有效排痰,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亚云;王晓英;邬爱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进展

    1989年Campau[1]首先报道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已逐步开展.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的常规方法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穿刺具有损伤小、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即可恢复活动,无体位限制,并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等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洁;陈安萍;王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儿童哮喘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儿童哮喘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将79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行常规平喘、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喘乐宁.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VC、FEV及PEF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雾化吸入喘乐宁对儿童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经济.

    作者:陈艺平;黄飘;陈英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改善盆腔炎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盆腔炎(PID)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程度的效果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PID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取举办PID知识讲座、发放PID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进行宣教,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比较2组遵医行为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对PID知识的知晓率为100.0%,对照组为81.4%,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医嘱的遵从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PID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症状的复发.

    作者:谢卫娟;沈勤;孙秀娟;陈玲玲;章红风;付慧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压疮预警干预程序在预防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急性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在手术室实施压疮预警干预程序对预防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成效.方法对736例实施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行压疮预警干预程序.结果实施压疮预警干预程序后,无一例压疮发生.结论采用恰当的预警干预程序,能确保围手术期患者有效的预防压疮,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车慧;何小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期妊娠选择性减胎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为改善多胎妊娠的结局,提高胎儿存活率,常对多胎妊娠实施减胎术.目前临床普遍认为8~11周为减胎的佳时机,对于错过早期减胎时机的多胎妊娠,以及在妊娠中期发现的多胎妊娠1胎异常者,常采取选择性中期妊娠减胎术以使正常胎儿得到保留并减少妊娠的合并症与并发症.2004年1月-2005年8月我科成功进行了12例中期妊娠减胎术,其中7例为错过早期减胎时机者,其余5例为异常胎儿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侠;贾维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同护理人力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护理成本是指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的货币价值[1].但从目前医疗服务收费来看,并没有真正体现护理服务的价值.为了解不同方法对护理人力成本核算结果的影响,找到适合的护理人力成本核算方法,本研究对现有的2种护理人力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阳;刘则杨;张利岩;毛莎;公静;孙玲;王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简易肢体支撑架的制作与应用

    四肢手术需将肢体抬至一定高度实施消毒、铺无菌巾等操作.尤其双下肢同时手术时(如双侧大隐静脉剥脱术、下肢外伤手术等)需要人力抬高支撑10~20 min,而麻醉后的肢体沉重,人力托起困难,且肢体托起的高度因人而异,不易控制,不仅影响消毒等操作,还会因人力支撑不住而造成污染,同时也影响巡回护士其他方面的手术配合.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种简易肢体支撑架,2003年2月-2005年7月用于四肢手术1 8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莉;靳明萍;魏代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脑卒中影响量表的测试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汉化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汉化的SIS量表对130例中老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并对其中的105例患者在发病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评定.根据结果对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结果SIS量表8个分量表和总量表中表示内部一致性的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均>0.8,重测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ICC(intracla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值均>0.7(P<0.05).各分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0.5(P<0.05).因子分析法提取的8个因子总共解释总体变量的80%.情绪、ADL/IADL、移动能力、参与4个方面及总分方面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汉化SI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可行性,可应用于临床和社区护士对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效果的评定.

    作者:朱雪娇;姜小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舌再造术的护理62例

    舌癌的发病率居口腔癌之首,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舌为咀嚼、吞咽、语言的重要器官,缺损1/2以上时,应行同期舌再造术,以恢复舌的外形和功能.舌再造术的护理以密切观察游离皮瓣为重要.2004年12月-2005年4月,我院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颌面外科病区合作,对62例行舌癌根治+颈淋巴结清扫+游离皮瓣移植舌重建术的舌癌患者,进行了由专人负责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丽敏;许健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一次性医用保护套在手术中的应用

    为了防止和减少手术中污染的几率,我院手术室根据各种仪器、设备外形设计自制了一系列医用保护套,由江西3L公司制作生产,常规用于不耐(适于)高压灭菌的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阜平;阎丽;孙红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婴幼儿泪囊炎患儿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循序渐进的采用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与泪道探通三种治疗护理方法,对出生后2个月内的176例患儿182只眼先予以泪囊挤压按摩并滴抗生素眼液治疗,对2~3个月的患儿给予加压冲洗泪道法,对以上治疗无效者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泪道挤压按摩治愈4只眼(2.20%),加压冲洗泪道治愈11只眼(6.25%),泪道探通术治愈161只眼(96.41%).结论婴幼儿泪囊炎患儿应采取综合性治疗,同时做好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关纪红;麦玉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便携式输液管固定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在常规静脉输液过程中,为了防止输液针头移位或脱出,医务人员通常用条状胶布将输液针头与一次性针头的硅胶管道一起粘贴、固定在患者输液部位周围的皮肤上.这种固定方式要求患者的各种活动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会因输液管的拉扯而使输液管与输液针脱离连接,或使输液针头移位、脱出,给患者带来输液危险和伤害.为了避免上述现种象的发生,我们研制了一种输液管固定装置,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珉;纪树梅;黄以群;赵枫;方向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端坐前倾位吸氧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期患者氧合作用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由于支气管黏膜炎性水肿加重,痰液堵塞支气管腔,潮气量减低而导致总的肺泡通气量不足,同时由于COPD患者存在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明显的低氧血症[1].本研究采用端坐前倾位应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吸氧,旨在研究端坐前倾位对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氧合作用,并进一步探讨此种体位吸氧应采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COPD患者实施端坐前倾位吸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红卫;陈艳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儿科ICU病房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在儿科ICU病房建立和实施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争取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ICU病房患儿的治愈率.方法与儿科各级工作人员讨论建立各种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包括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各种仪器的使用以及各种疾病抢救的程序等.通过科内定期比赛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来了解护理人员标准化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并通过统计患儿的疾病好转率及死亡率来判定实施效果.结果成功制订并实施了各种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实施后各级护理人员均熟练掌握并加以应用.ICU患儿治愈率及好转率均达到90.5%以上,病房满意度由70%左右提高至95%.结论建立和实施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一方面有利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对提高ICU病房患儿好转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大有益处.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在妇产科危急重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在妇产科危急重症中应用的优点.方法对68例危急重症妇产科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肝素抗凝持续血液滤过和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治疗,对比2组患者伤口、皮肤、黏膜组织出血情况和凝血功能化验检查情况.结果2组患者伤口皮肤、黏膜组织出血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邓庆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一种血液透析中穿刺部位渗血的处理方法

    血液透析过程中,偶有穿刺部位渗血的情况发生.由于使用抗凝剂使渗血不易自行停止,通常护士会采取重新选择血管穿刺或更换穿刺点并无菌棉球加压覆盖的方法来处理.前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疼痛,后者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但随之无菌棉球又会被血液浸湿,需要重新更换.我们在临床中总结了一种效果好、简便可行的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患儿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的护理

    单纯性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TAIC)是一种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于肝动脉内,再注入化疗药物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将化疗药直接灌注到供应肝脏血液的动脉血管内,使肝脏局部的药物浓度较全身化疗时高10倍甚至更多,而全身其他部位的药浓度并不同时升高,从而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了副作用[1].我科2004年12月-2005年3月为1例患儿实施了3次TAIC治疗,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患儿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关芬;余文玉;林光燕;张桂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侧及健侧肢体静脉输液与静脉渗漏和静脉炎关系的研究

    急性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临床表现主要为偏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急性期常需要静脉输液,用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预防和控制感染等.由于输注药物较多,输液时间较长,且常需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液体,故发生静脉渗漏和静脉炎的几率较大[1].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症状,以往护理人员常采用患侧肢体输液,以便于护理,并认为此方法发生静脉渗漏较少.关于肢体输液侧别与静脉渗漏、静脉炎之间的关系已有报道,但结果并不一致.为此,本研究在加强护理的基础上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输液肢体侧别与静脉渗漏和静脉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指导临床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