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关芬;余文玉;林光燕;张桂芳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68例使用干扰素治疗和/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干预,分别对2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实验组有23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67.65%,对照组19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55.88%,2组遵医程度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毛慧;沙秀兰;谭彩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汉化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汉化的SIS量表对130例中老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并对其中的105例患者在发病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评定.根据结果对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结果SIS量表8个分量表和总量表中表示内部一致性的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均>0.8,重测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ICC(intracla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值均>0.7(P<0.05).各分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0.5(P<0.05).因子分析法提取的8个因子总共解释总体变量的80%.情绪、ADL/IADL、移动能力、参与4个方面及总分方面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汉化SI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可行性,可应用于临床和社区护士对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效果的评定.
作者:朱雪娇;姜小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急性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临床表现主要为偏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急性期常需要静脉输液,用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预防和控制感染等.由于输注药物较多,输液时间较长,且常需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液体,故发生静脉渗漏和静脉炎的几率较大[1].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症状,以往护理人员常采用患侧肢体输液,以便于护理,并认为此方法发生静脉渗漏较少.关于肢体输液侧别与静脉渗漏、静脉炎之间的关系已有报道,但结果并不一致.为此,本研究在加强护理的基础上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输液肢体侧别与静脉渗漏和静脉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指导临床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为了防止和减少手术中污染的几率,我院手术室根据各种仪器、设备外形设计自制了一系列医用保护套,由江西3L公司制作生产,常规用于不耐(适于)高压灭菌的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阜平;阎丽;孙红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989年Campau[1]首先报道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已逐步开展.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的常规方法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穿刺具有损伤小、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即可恢复活动,无体位限制,并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等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洁;陈安萍;王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护理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13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期间的护理,总结术中的护理特点、出入量的管理、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术中护理得当,无任何护理缺陷,手术总耗时平均9.5 h,无肝期平均为65 min,失血量平均达7 000 ml.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保持体温的稳定,及时准确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是提高手术效率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护理措施.
作者:马育璇;韦南茉;冯艳青;龚凤球;吴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率亦随之增加[1].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发生率为0.45‰[2],是异位妊娠中为罕见的,是子宫肌层妊娠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剖宫产后瘢痕引起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缺陷,导致受精卵在此处着床后常发生底蜕膜缺损,滋养细胞可直接侵入肌层不断生长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3],造成患者子宫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严重危及生命.我院2004年8月收治孕中期子宫瘢痕处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长捷;赵玉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单纯性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TAIC)是一种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于肝动脉内,再注入化疗药物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将化疗药直接灌注到供应肝脏血液的动脉血管内,使肝脏局部的药物浓度较全身化疗时高10倍甚至更多,而全身其他部位的药浓度并不同时升高,从而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了副作用[1].我科2004年12月-2005年3月为1例患儿实施了3次TAIC治疗,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患儿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关芬;余文玉;林光燕;张桂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003年1月-2003年7月我科将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用于66例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发现回血、堵塞现象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岩;万宏;张玉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手指末节近侧甲襞以远称为指尖.指尖再造是手指再造的一种新术式.过去对指尖的修复不太重视,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美容意识的增强,指尖操作的工种逐渐增多,手指再造技术亦日趋成熟.但指尖再造术后血循环状态有何特点,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2002年3月-2005年3月,本研究对趾尖移植再造指尖术后血循环情况进行观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房玉霞;李丽;张珊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1],自体动静脉内瘘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液透析永久性血管通路[2].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针眼渗血不仅造成慢性失血,还易造成感染,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及患者的生存质量[3].为预防和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针眼渗血,我院对30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常规与无菌线绳2种方法,观察1 a内穿刺针眼渗血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李清;张国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四肢手术需将肢体抬至一定高度实施消毒、铺无菌巾等操作.尤其双下肢同时手术时(如双侧大隐静脉剥脱术、下肢外伤手术等)需要人力抬高支撑10~20 min,而麻醉后的肢体沉重,人力托起困难,且肢体托起的高度因人而异,不易控制,不仅影响消毒等操作,还会因人力支撑不住而造成污染,同时也影响巡回护士其他方面的手术配合.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种简易肢体支撑架,2003年2月-2005年7月用于四肢手术1 8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莉;靳明萍;魏代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在儿科ICU病房建立和实施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争取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ICU病房患儿的治愈率.方法与儿科各级工作人员讨论建立各种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包括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各种仪器的使用以及各种疾病抢救的程序等.通过科内定期比赛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来了解护理人员标准化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并通过统计患儿的疾病好转率及死亡率来判定实施效果.结果成功制订并实施了各种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实施后各级护理人员均熟练掌握并加以应用.ICU患儿治愈率及好转率均达到90.5%以上,病房满意度由70%左右提高至95%.结论建立和实施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一方面有利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对提高ICU病房患儿好转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大有益处.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三氧化二砷(As2O3)作为一种化疗药物,除常被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它还可以用于诱导食管癌[1]、骨肉瘤[2]等实体肿瘤细胞的凋亡.近年来初步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As2O3对部分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有效.本研究应用As2O3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肺转移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阎玥;曹培春;郭卫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舌癌的发病率居口腔癌之首,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舌为咀嚼、吞咽、语言的重要器官,缺损1/2以上时,应行同期舌再造术,以恢复舌的外形和功能.舌再造术的护理以密切观察游离皮瓣为重要.2004年12月-2005年4月,我院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颌面外科病区合作,对62例行舌癌根治+颈淋巴结清扫+游离皮瓣移植舌重建术的舌癌患者,进行了由专人负责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丽敏;许健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腹腔镜手术是一类高度设备依赖性的手术操作[1],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保证腹腔镜设备及器械能正常工作、提高医患满意度,本研究成立了质量管理(QC)小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经过6个月的循环管理,使腹腔镜手术流程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琼;谭仁琼;向华居;刘军;李素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护理成本是指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的货币价值[1].但从目前医疗服务收费来看,并没有真正体现护理服务的价值.为了解不同方法对护理人力成本核算结果的影响,找到适合的护理人力成本核算方法,本研究对现有的2种护理人力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阳;刘则杨;张利岩;毛莎;公静;孙玲;王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盆腔炎(PID)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程度的效果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PID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取举办PID知识讲座、发放PID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进行宣教,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比较2组遵医行为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对PID知识的知晓率为100.0%,对照组为81.4%,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医嘱的遵从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PID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症状的复发.
作者:谢卫娟;沈勤;孙秀娟;陈玲玲;章红风;付慧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在常规静脉输液过程中,为了防止输液针头移位或脱出,医务人员通常用条状胶布将输液针头与一次性针头的硅胶管道一起粘贴、固定在患者输液部位周围的皮肤上.这种固定方式要求患者的各种活动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会因输液管的拉扯而使输液管与输液针脱离连接,或使输液针头移位、脱出,给患者带来输液危险和伤害.为了避免上述现种象的发生,我们研制了一种输液管固定装置,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珉;纪树梅;黄以群;赵枫;方向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液透析过程中,偶有穿刺部位渗血的情况发生.由于使用抗凝剂使渗血不易自行停止,通常护士会采取重新选择血管穿刺或更换穿刺点并无菌棉球加压覆盖的方法来处理.前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疼痛,后者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但随之无菌棉球又会被血液浸湿,需要重新更换.我们在临床中总结了一种效果好、简便可行的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曼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