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琼;谭仁琼;向华居;刘军;李素琼
腹腔镜手术是一类高度设备依赖性的手术操作[1],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保证腹腔镜设备及器械能正常工作、提高医患满意度,本研究成立了质量管理(QC)小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经过6个月的循环管理,使腹腔镜手术流程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琼;谭仁琼;向华居;刘军;李素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手指末节近侧甲襞以远称为指尖.指尖再造是手指再造的一种新术式.过去对指尖的修复不太重视,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美容意识的增强,指尖操作的工种逐渐增多,手指再造技术亦日趋成熟.但指尖再造术后血循环状态有何特点,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2002年3月-2005年3月,本研究对趾尖移植再造指尖术后血循环情况进行观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房玉霞;李丽;张珊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单纯性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TAIC)是一种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于肝动脉内,再注入化疗药物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将化疗药直接灌注到供应肝脏血液的动脉血管内,使肝脏局部的药物浓度较全身化疗时高10倍甚至更多,而全身其他部位的药浓度并不同时升高,从而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了副作用[1].我科2004年12月-2005年3月为1例患儿实施了3次TAIC治疗,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患儿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关芬;余文玉;林光燕;张桂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泪囊炎患儿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循序渐进的采用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与泪道探通三种治疗护理方法,对出生后2个月内的176例患儿182只眼先予以泪囊挤压按摩并滴抗生素眼液治疗,对2~3个月的患儿给予加压冲洗泪道法,对以上治疗无效者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泪道挤压按摩治愈4只眼(2.20%),加压冲洗泪道治愈11只眼(6.25%),泪道探通术治愈161只眼(96.41%).结论婴幼儿泪囊炎患儿应采取综合性治疗,同时做好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关纪红;麦玉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常用一次性气囊尿管内有2个腔,其中一腔用来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留置导尿患者拔除尿管时需用20 ml空针回抽注入气囊尿管内的生理盐水,但有时因尿管插入时间长或患者烦躁,过度挤压尿管等原因,常出现尿管内细管腔粘连,造成拔除尿管时失败.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巧用一次性空针穿刺尿管内细管或用管径细的引导钢丝直接穿刺气囊,从而达到拔出尿管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利珍;于宪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989年Campau[1]首先报道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已逐步开展.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的常规方法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穿刺具有损伤小、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即可恢复活动,无体位限制,并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等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洁;陈安萍;王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为改善多胎妊娠的结局,提高胎儿存活率,常对多胎妊娠实施减胎术.目前临床普遍认为8~11周为减胎的佳时机,对于错过早期减胎时机的多胎妊娠,以及在妊娠中期发现的多胎妊娠1胎异常者,常采取选择性中期妊娠减胎术以使正常胎儿得到保留并减少妊娠的合并症与并发症.2004年1月-2005年8月我科成功进行了12例中期妊娠减胎术,其中7例为错过早期减胎时机者,其余5例为异常胎儿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侠;贾维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液透析过程中,偶有穿刺部位渗血的情况发生.由于使用抗凝剂使渗血不易自行停止,通常护士会采取重新选择血管穿刺或更换穿刺点并无菌棉球加压覆盖的方法来处理.前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疼痛,后者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但随之无菌棉球又会被血液浸湿,需要重新更换.我们在临床中总结了一种效果好、简便可行的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在妇产科危急重症中应用的优点.方法对68例危急重症妇产科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肝素抗凝持续血液滤过和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治疗,对比2组患者伤口、皮肤、黏膜组织出血情况和凝血功能化验检查情况.结果2组患者伤口皮肤、黏膜组织出血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邓庆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耳鼻喉咽科、口腔科及眼科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于术后眼部并发症的预防十分重要.但是对手术难度较大、出血较多、费时较长或儿童及心理恐惧较重的患者,还需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能完成手术.全麻患者由于麻醉药品的肌松作用使眼睑肌肉松弛,消除了正常的机械性眼睑闭合,常会使患者在术后表现出畏光、流泪、异物感以及眼痛等不适[1].眼部检查发现角膜上皮点状浸润,严重者上皮剥脱,治疗及护理不当可致角膜溃疡,甚至视力丧失.怎样预防眼部暴露性角膜炎,减少患者不应有的痛苦,是当前临床护理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选取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及眼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86例,术前使用红霉素眼膏保护角膜、防止暴露性角膜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艳丽;王海莲;卢福花;马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舌癌的发病率居口腔癌之首,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舌为咀嚼、吞咽、语言的重要器官,缺损1/2以上时,应行同期舌再造术,以恢复舌的外形和功能.舌再造术的护理以密切观察游离皮瓣为重要.2004年12月-2005年4月,我院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颌面外科病区合作,对62例行舌癌根治+颈淋巴结清扫+游离皮瓣移植舌重建术的舌癌患者,进行了由专人负责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丽敏;许健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在手术室实施压疮预警干预程序对预防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成效.方法对736例实施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行压疮预警干预程序.结果实施压疮预警干预程序后,无一例压疮发生.结论采用恰当的预警干预程序,能确保围手术期患者有效的预防压疮,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车慧;何小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盆腔炎(PID)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程度的效果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PID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取举办PID知识讲座、发放PID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进行宣教,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比较2组遵医行为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对PID知识的知晓率为100.0%,对照组为81.4%,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医嘱的遵从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PID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症状的复发.
作者:谢卫娟;沈勤;孙秀娟;陈玲玲;章红风;付慧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急性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临床表现主要为偏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急性期常需要静脉输液,用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预防和控制感染等.由于输注药物较多,输液时间较长,且常需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液体,故发生静脉渗漏和静脉炎的几率较大[1].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症状,以往护理人员常采用患侧肢体输液,以便于护理,并认为此方法发生静脉渗漏较少.关于肢体输液侧别与静脉渗漏、静脉炎之间的关系已有报道,但结果并不一致.为此,本研究在加强护理的基础上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输液肢体侧别与静脉渗漏和静脉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指导临床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儿童哮喘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将79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行常规平喘、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喘乐宁.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VC、FEV及PEF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雾化吸入喘乐宁对儿童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经济.
作者:陈艺平;黄飘;陈英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003年1月-2003年7月我科将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用于66例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发现回血、堵塞现象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岩;万宏;张玉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湿化器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加温、湿化空气,使吸入患者体内的气体温暖而湿润,减少寒冷、干燥的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以湿化痰液,促进排痰.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NIPPV)患者,常应用加温湿化器,以益气流直接进入气管.通常湿化器温度设定为32~35℃,而患者常诉不舒服,闷热,出汗,在关掉加热器后患者主诉减少,较舒适.为了证实停止加温是否会影响气道湿化及有效排痰,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亚云;王晓英;邬爱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四肢手术需将肢体抬至一定高度实施消毒、铺无菌巾等操作.尤其双下肢同时手术时(如双侧大隐静脉剥脱术、下肢外伤手术等)需要人力抬高支撑10~20 min,而麻醉后的肢体沉重,人力托起困难,且肢体托起的高度因人而异,不易控制,不仅影响消毒等操作,还会因人力支撑不住而造成污染,同时也影响巡回护士其他方面的手术配合.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种简易肢体支撑架,2003年2月-2005年7月用于四肢手术1 8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莉;靳明萍;魏代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在儿科ICU病房建立和实施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争取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ICU病房患儿的治愈率.方法与儿科各级工作人员讨论建立各种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包括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各种仪器的使用以及各种疾病抢救的程序等.通过科内定期比赛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来了解护理人员标准化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并通过统计患儿的疾病好转率及死亡率来判定实施效果.结果成功制订并实施了各种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实施后各级护理人员均熟练掌握并加以应用.ICU患儿治愈率及好转率均达到90.5%以上,病房满意度由70%左右提高至95%.结论建立和实施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一方面有利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对提高ICU病房患儿好转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大有益处.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三氧化二砷(As2O3)作为一种化疗药物,除常被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它还可以用于诱导食管癌[1]、骨肉瘤[2]等实体肿瘤细胞的凋亡.近年来初步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As2O3对部分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有效.本研究应用As2O3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肺转移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阎玥;曹培春;郭卫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