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巧用穿刺法释放气囊尿管内生理盐水

黄利珍;于宪玲

关键词:穿刺法, 气囊, 管内, 生理盐水, 拔除尿管, 留置导尿患者, 现报道如下, 直接穿刺, 引导钢丝, 细管, 拔出尿管, 粘连, 囊内, 管径
摘要:常用一次性气囊尿管内有2个腔,其中一腔用来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留置导尿患者拔除尿管时需用20 ml空针回抽注入气囊尿管内的生理盐水,但有时因尿管插入时间长或患者烦躁,过度挤压尿管等原因,常出现尿管内细管腔粘连,造成拔除尿管时失败.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巧用一次性空针穿刺尿管内细管或用管径细的引导钢丝直接穿刺气囊,从而达到拔出尿管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趾尖移植再造指尖术后血循环的观测

    手指末节近侧甲襞以远称为指尖.指尖再造是手指再造的一种新术式.过去对指尖的修复不太重视,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美容意识的增强,指尖操作的工种逐渐增多,手指再造技术亦日趋成熟.但指尖再造术后血循环状态有何特点,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2002年3月-2005年3月,本研究对趾尖移植再造指尖术后血循环情况进行观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房玉霞;李丽;张珊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婴幼儿泪囊炎患儿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循序渐进的采用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与泪道探通三种治疗护理方法,对出生后2个月内的176例患儿182只眼先予以泪囊挤压按摩并滴抗生素眼液治疗,对2~3个月的患儿给予加压冲洗泪道法,对以上治疗无效者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泪道挤压按摩治愈4只眼(2.20%),加压冲洗泪道治愈11只眼(6.25%),泪道探通术治愈161只眼(96.41%).结论婴幼儿泪囊炎患儿应采取综合性治疗,同时做好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关纪红;麦玉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儿童哮喘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儿童哮喘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将79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行常规平喘、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喘乐宁.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VC、FEV及PEF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雾化吸入喘乐宁对儿童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经济.

    作者:陈艺平;黄飘;陈英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期妊娠选择性减胎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为改善多胎妊娠的结局,提高胎儿存活率,常对多胎妊娠实施减胎术.目前临床普遍认为8~11周为减胎的佳时机,对于错过早期减胎时机的多胎妊娠,以及在妊娠中期发现的多胎妊娠1胎异常者,常采取选择性中期妊娠减胎术以使正常胎儿得到保留并减少妊娠的合并症与并发症.2004年1月-2005年8月我科成功进行了12例中期妊娠减胎术,其中7例为错过早期减胎时机者,其余5例为异常胎儿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侠;贾维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应用无菌线绳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针眼渗血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1],自体动静脉内瘘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液透析永久性血管通路[2].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针眼渗血不仅造成慢性失血,还易造成感染,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及患者的生存质量[3].为预防和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针眼渗血,我院对30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常规与无菌线绳2种方法,观察1 a内穿刺针眼渗血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李清;张国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同护理人力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护理成本是指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的货币价值[1].但从目前医疗服务收费来看,并没有真正体现护理服务的价值.为了解不同方法对护理人力成本核算结果的影响,找到适合的护理人力成本核算方法,本研究对现有的2种护理人力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阳;刘则杨;张利岩;毛莎;公静;孙玲;王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一次性医用保护套在手术中的应用

    为了防止和减少手术中污染的几率,我院手术室根据各种仪器、设备外形设计自制了一系列医用保护套,由江西3L公司制作生产,常规用于不耐(适于)高压灭菌的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阜平;阎丽;孙红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脑卒中影响量表的测试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汉化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汉化的SIS量表对130例中老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并对其中的105例患者在发病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评定.根据结果对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结果SIS量表8个分量表和总量表中表示内部一致性的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均>0.8,重测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ICC(intracla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值均>0.7(P<0.05).各分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0.5(P<0.05).因子分析法提取的8个因子总共解释总体变量的80%.情绪、ADL/IADL、移动能力、参与4个方面及总分方面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汉化SI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可行性,可应用于临床和社区护士对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效果的评定.

    作者:朱雪娇;姜小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便携式输液管固定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在常规静脉输液过程中,为了防止输液针头移位或脱出,医务人员通常用条状胶布将输液针头与一次性针头的硅胶管道一起粘贴、固定在患者输液部位周围的皮肤上.这种固定方式要求患者的各种活动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会因输液管的拉扯而使输液管与输液针脱离连接,或使输液针头移位、脱出,给患者带来输液危险和伤害.为了避免上述现种象的发生,我们研制了一种输液管固定装置,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珉;纪树梅;黄以群;赵枫;方向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儿科ICU病房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在儿科ICU病房建立和实施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争取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ICU病房患儿的治愈率.方法与儿科各级工作人员讨论建立各种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包括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各种仪器的使用以及各种疾病抢救的程序等.通过科内定期比赛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来了解护理人员标准化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并通过统计患儿的疾病好转率及死亡率来判定实施效果.结果成功制订并实施了各种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实施后各级护理人员均熟练掌握并加以应用.ICU患儿治愈率及好转率均达到90.5%以上,病房满意度由70%左右提高至95%.结论建立和实施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一方面有利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对提高ICU病房患儿好转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大有益处.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新时期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护理学科的不断进步,护士的工作压力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工作压力指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知觉[1].手术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易使护士产生工作压力.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定量的分析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惠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巧用穿刺法释放气囊尿管内生理盐水

    常用一次性气囊尿管内有2个腔,其中一腔用来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留置导尿患者拔除尿管时需用20 ml空针回抽注入气囊尿管内的生理盐水,但有时因尿管插入时间长或患者烦躁,过度挤压尿管等原因,常出现尿管内细管腔粘连,造成拔除尿管时失败.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巧用一次性空针穿刺尿管内细管或用管径细的引导钢丝直接穿刺气囊,从而达到拔出尿管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利珍;于宪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五官科患者全麻手术后暴露性角膜炎的防治与护理

    耳鼻喉咽科、口腔科及眼科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于术后眼部并发症的预防十分重要.但是对手术难度较大、出血较多、费时较长或儿童及心理恐惧较重的患者,还需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能完成手术.全麻患者由于麻醉药品的肌松作用使眼睑肌肉松弛,消除了正常的机械性眼睑闭合,常会使患者在术后表现出畏光、流泪、异物感以及眼痛等不适[1].眼部检查发现角膜上皮点状浸润,严重者上皮剥脱,治疗及护理不当可致角膜溃疡,甚至视力丧失.怎样预防眼部暴露性角膜炎,减少患者不应有的痛苦,是当前临床护理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选取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及眼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86例,术前使用红霉素眼膏保护角膜、防止暴露性角膜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艳丽;王海莲;卢福花;马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肝肾联合移植术的护理13例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护理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13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期间的护理,总结术中的护理特点、出入量的管理、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术中护理得当,无任何护理缺陷,手术总耗时平均9.5 h,无肝期平均为65 min,失血量平均达7 000 ml.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保持体温的稳定,及时准确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是提高手术效率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护理措施.

    作者:马育璇;韦南茉;冯艳青;龚凤球;吴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侧及健侧肢体静脉输液与静脉渗漏和静脉炎关系的研究

    急性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临床表现主要为偏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急性期常需要静脉输液,用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预防和控制感染等.由于输注药物较多,输液时间较长,且常需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液体,故发生静脉渗漏和静脉炎的几率较大[1].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症状,以往护理人员常采用患侧肢体输液,以便于护理,并认为此方法发生静脉渗漏较少.关于肢体输液侧别与静脉渗漏、静脉炎之间的关系已有报道,但结果并不一致.为此,本研究在加强护理的基础上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输液肢体侧别与静脉渗漏和静脉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指导临床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PDCA循环模式在腹腔镜手术流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是一类高度设备依赖性的手术操作[1],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保证腹腔镜设备及器械能正常工作、提高医患满意度,本研究成立了质量管理(QC)小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经过6个月的循环管理,使腹腔镜手术流程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琼;谭仁琼;向华居;刘军;李素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例中孕期瘢痕子宫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护理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率亦随之增加[1].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发生率为0.45‰[2],是异位妊娠中为罕见的,是子宫肌层妊娠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剖宫产后瘢痕引起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缺陷,导致受精卵在此处着床后常发生底蜕膜缺损,滋养细胞可直接侵入肌层不断生长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3],造成患者子宫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严重危及生命.我院2004年8月收治孕中期子宫瘢痕处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长捷;赵玉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端坐前倾位吸氧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期患者氧合作用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由于支气管黏膜炎性水肿加重,痰液堵塞支气管腔,潮气量减低而导致总的肺泡通气量不足,同时由于COPD患者存在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明显的低氧血症[1].本研究采用端坐前倾位应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吸氧,旨在研究端坐前倾位对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氧合作用,并进一步探讨此种体位吸氧应采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COPD患者实施端坐前倾位吸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红卫;陈艳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湿化器温度设定的研究

    湿化器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加温、湿化空气,使吸入患者体内的气体温暖而湿润,减少寒冷、干燥的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以湿化痰液,促进排痰.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NIPPV)患者,常应用加温湿化器,以益气流直接进入气管.通常湿化器温度设定为32~35℃,而患者常诉不舒服,闷热,出汗,在关掉加热器后患者主诉减少,较舒适.为了证实停止加温是否会影响气道湿化及有效排痰,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亚云;王晓英;邬爱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在妇产科危急重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在妇产科危急重症中应用的优点.方法对68例危急重症妇产科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肝素抗凝持续血液滤过和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治疗,对比2组患者伤口、皮肤、黏膜组织出血情况和凝血功能化验检查情况.结果2组患者伤口皮肤、黏膜组织出血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持续无肝素化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邓庆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