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职业紧张与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徐朝艳;郑志惠;王平;张振路

关键词:职业紧张,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控制源, 护士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职业紧张与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应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随机调查广东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901名护士,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个体职业紧张水平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得分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心理控制源得分的增加而升高,且心理控制源是个体职业紧张强的预测因子.结论个体职业紧张受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控制源的影响.建议通过开展护士人格教育,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并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深静脉留置期间2种不同保护膜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深静脉留置粘贴膜的佳使用方法.方法将76例使用深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穿刺透明粘贴膜,改良组采用穿刺透明粘贴膜中心开窗,内置1.5 cm×2.0cm小纱布.2组均于每周一、三、五上午更换粘贴膜,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出现红斑、触痛、硬结或脓肿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穿刺点局部皮肤红斑、触痛、硬结或脓肿7例占18%,改良组1例占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深静脉留置期间保护膜的佳选择为透明粘贴膜中心开窗内置小纱布.

    作者:吴朝晖;胡梅;金益曼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胸腔持续灌注热化疗治疗癌性胸水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胸腔灌注热化疗是近年来开展的通过胸腔灌注加热使肿瘤处于一个高热环境下,并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的一项新的肿瘤治疗技术.高热除了自身的杀伤作用,尚能改变肿瘤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化疗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度,发挥其化疗增敏作用[1].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4月对26例癌性胸水患者采用胸腔持续灌注热化疗进行治疗,通过加强各项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防止和减少了感染、肺不张、肺水肿、气胸和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美媛;方满红;范力明;陆优仙;张斌杰;胡群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透析患者登记本的规范管理

    2000年1月,我科设计了一个适合透析患者,满足多种需要的登记本(表1),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凡平;王月娥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硅橡胶印模材料在精密附着体修复中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硅橡胶印模材料在精密附着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Rapid硅橡胶印模材料为33例患者制取37副工作印模,使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29副非工作印模.结果37副工作印模均一次操作完成,符合临床要求,29副非工作印模中有4例通过二次印模才达到要求.结论Rapid硅橡胶印模材料在精密附着体修复中应用效果好,具有体积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的特点.

    作者:黄燕飞;潘小波;钟爱喜;彭利辉;刘光雪;李荣婷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随访信息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病灶多数位于盆腔内,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主要症状是盆腔疼痛及不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1].

    作者:余晓燕;周杏仙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压氧治疗脑损伤继发癫癎患者的护理

    继发性癫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对各种脑损伤引起的癫痫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患者的抽搐发作给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与一定危险,做好舱内外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胡丽芳;刘亚兵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护生循证护理知晓状况分析与对策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和护理方法学,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新、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与传统护理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曾旭婧;姜小鹰;黄白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环节管理

    急诊科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更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中之重.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质量是减少医患纠纷,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秋芸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黄芪注射液三阴交注射治疗动力性尿潴留的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动力性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65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5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于三阴交穴位注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解除尿潴留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解除尿潴留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34例占97.1%患者于2 h内自行排尿,其中27例为一次性排完,7例部分排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黄芪注射液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动力性尿潴留是一种解除尿潴留的有效方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导尿及导尿所致的并发症.

    作者:邓颖辉;厉群;李秀敏;杨袁庆;柯秀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1].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各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患侧肢体的组织结构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常常导致术后患肢功能活动障碍.

    作者:王凤玲;马双莲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轮椅车的改制及临床应用

    轮椅车常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在临床中有许多需要会诊、检查的患者,他们不仅行动不便而且常同时进行静脉输液,此时,除需要轮椅车外,往往还需要有人举着输液瓶,不但浪费本已紧缺的人力,还会因协调等问题造成纠纷.为此,我们对现有的轮椅车进行了改进.经过5年多的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岚岚;王玉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实施呼唤式护理的体会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患,发生率在创伤中常居首位或仅次于四肢骨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为30%~50%[1],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差.2004年2月-2005年7月我们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期患者实施呼唤式护理,有效促进了患者清醒,缩短了患者昏迷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朝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随着心脏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但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减少,继发心室重塑成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用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成为了新的研究新热点[2~5],认为分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心导管经梗死区的供血动脉移植到心肌梗死部位,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并提高心功能[6].我院2003年7-8月应用了该项新技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护理组织服务的概况与启示

    2005年10月,本人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进行护理考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美红;刘静;孟娜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基层医院创伤患者院前救护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创伤患者院前救护的模式和技术应用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月院前创伤救护1973例临床资料,从一般构成情况、伤因、伤情、急救技术措施、创伤患者转运中意外风险等方面分析院前创伤患者救护的组织实施和技术应用特点.结果院前创伤男性比女性多,年龄分布以21~50岁为多占79.30%;创伤原因分类以交通事故和斗殴为多,占69.49%;创伤急救技术运用以吸氧为多占100.0%.结论快速到达创伤现场,及时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装备有各类先进的抢救器材、药品、通讯设备的救护车和一支管理科学、训练有素、操作规范的专业队伍是院前急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吴玉欢;关小玲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36例

    梅毒的致病因子为梅毒螺旋体,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性交经黏膜擦伤处传播.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梅毒呈现蔓延的趋势,特别是妊娠期合并梅毒者逐渐增多.患早期梅毒的孕妇能迅速从母亲的胎盘传给胎儿.孕产妇软产道梅毒病灶者,分娩时可以通过产道感染胎儿.为提高护理工作者对此病的认识,本文对36例妊娠合并梅毒病例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德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神经科患者使用振动排痰仪的护理

    我科自2004年5月开始使用G5振动排痰仪预防和治疗昏迷、卧床患者的肺部感染,其操作简便、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淑;董亚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使用硬膜外镇痛泵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的探讨

    目的探讨使用硬膜外镇痛泵持续镇痛患者术后导尿管适宜的留置时间.方法将143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72例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延长至48 h,B组71例术后按常规尿管留置24 h.尿管拔除后48 h内观察有无尿潴留发生.结果2种方法的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采用硬膜外镇痛泵持续镇痛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延长至48 h可有效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郑晓静;王瑞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夜间护理工作缺陷及管理对策

    夜间护理约占全天护理的1/2[1].由于夜间一般情况下均为独立值班,且值班者多为低年资护士,加之常有急诊患者入院,夜班护士除了负责病区全体患者常规性治疗、护理工作外,还需要接诊及处理急诊入院患者、手术患者及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故夜间护理工作量较大,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作者:吕桂玲;吕福周;田大静;张一民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孕妇无缝性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孕妇无缝性健康教育采用了PDCA循环法,即社区→医院→医院→社区模式,以医院为主提供医疗、检查技术和保健知识宣传,以社区为辅提供孕妇的基本健康档案,形成一个教育网络,使孕妇在医院得到相应的妊娠监护和自我保健知识;在社区得到邻居、家人和居委会人员的关心,促使孕产妇心身健康,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作者:林小葱;莫银芬;罗金娣;吴容 刊期: 2006年第2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