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功能笔式掰瓶器的研制与应用

张明欢;赵士宏;穆丽华

关键词:多功能, 笔式, 掰瓶器, 效果满意, 应用, 设计, 临床, 科室
摘要:我们设计了一款多功能笔式掰瓶器.一年来,经临床20个科室的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卧床患者短后襟棉患者服的制作与改良

    临床患者中有许多需长期卧床者,他们在冬季时常有这样的麻烦:(1)需坐起时,如穿着较薄,被子不易盖严,如穿一般的毛衣、棉衣、羽绒衣,卧床时衣服后襟又容易折皱;(2)单双臂可自由活动的患者如卧床时不穿衣服臂膀感觉冷,如穿衣服也同样会出现衣服后襟的折皱问题.为解决患者的上述麻烦,我们特设计制作了一款短后襟的棉患者服,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海燕;姚美英;张宏;马改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配合及护理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具有损伤小、效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2004年3-12月开展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梁于芎;龚晓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足部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状况的影响

    由于糖尿病足早期无症状或仅表现为偶而的麻木或小腿抽筋,甚至无痛感觉而不被患者重视,特别是无痛性糖尿病足更易被忽视,直到造成溃疡或感染甚至截肢才引起注意.为了进一步探讨糖尿病患者主动参与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的效果,我们对2004年12月-2005年3月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足部护理教育指导,收到明显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阿英;范丽凤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9例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VT)严重的并发症是急性致死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us,PE).Ranaswami[1]统计发现,腓肠肌静脉丛以上的血栓形成,肺栓塞的发病率高达50%,其中1/4可致命.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对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肺动脉栓塞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且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2].2003-2004年,我科采用该项技术治疗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胡慧群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高等护理自学考试中的问题及对策

    1993-2003年我院参加高等护理自学考试(以下简称高护自考)的护理人员68名,通过对其学习质量、学习管理的探讨,解决了护理队伍中近年来出现的高学历、低水平、低素质的问题,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倪淑云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血斑在采集新生儿足跟血中作用的研究

    新生儿疾病筛查即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2种先天性疾病,用实验的方法筛查出来,这2种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刚出生时症状不明显,数月后逐渐出现症状,终表现为面容丑陋、呆滞、头发黄、皮肤白、智力低下、体格矮小等,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为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机体组织器官不可逆损伤,从而预防和减少残疾儿发生,降低小儿死亡率,我院2002年6月开展此项工作,由产科护士采集新生儿足跟血.为了提高新生儿采血血斑正常率,我们分析了165例新生儿末次哺乳后进入睡眠期及139例清醒后第一次哺乳距各期采血的血斑情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红;徐恒发;吕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骶神经调节治疗难治性尿频-尿急综合征的护理7例

    尿频-尿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是由于盆底肌痉挛所致的逼尿肌不稳定而引起的[1],目前对这类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兴起并不断用于临床的骶神经刺激术(SNS)为这类患者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我院对7例尿频-尿急综合征患者开展了骶神经刺激测试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小玲;刘洁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曲霉菌脓肿的护理

    脑曲霉菌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预后很差,病死率75%~100%[1].我科曾收治1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脑曲霉菌脓肿,行脓肿切除后口服伊曲康唑而治愈的患者,现结合临床特点、相关文献以及临床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马燕;杜英;李晶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

    近年来,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电子胃镜检查已经广泛应用,其安全可靠程度已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一些有合并症的患者也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但可借鉴的经验很少,其实施全麻过程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胃镜室为了探讨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经验,实施检查了28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黄定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例眼眶肿瘤患者术后继发喉痉挛的抢救及护理

    喉痉挛是麻醉期间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患者表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吸气时带有高亢的喉鸣音,甚至不能通气,临床上发病率不高,但处理需要果断迅速,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1].我科2003年7月收治1例眼眶肿瘤的患者,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眼眶复杂肿瘤切除术,术毕安返病房后发生了喉痉挛,经抢救成功,现将抢救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冬梅;冯慧萍;马洪杰;梁雪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肺癌的化疗途径及护理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中存在多药耐药基因(MDR),这类基因的激活和表达使肿瘤耐受多种抗肿瘤药物而使化疗失败,而不恰当的化疗方式有可能诱导MDR或其他耐药相关基因的激活和表达.为尽可能地避免化疗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理想疗效,本文就此对肺癌化疗途径的选择及护理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余菊;王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例肝卟啉病患者的护理

    血卟啉病又称紫质病,系有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特异酶缺乏所致的一种卟啉代谢紊乱的代谢病.肝内有少量及不正常卟啉产生,伴有肝内的损伤,称为肝性血卟啉病.临床表现主要有易感性皮肤损害、腹痛及神经精神等三大症群.此病具有遗传性,急性发作疗效良好,长期反复发作,预后欠佳,易并发呼吸麻痹及昏迷,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凤;李娜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山莨菪碱预防华蟾素引起静脉损伤的护理

    华蟾素的主要成分为吲哚生物碱,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促进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中晚期肿瘤、慢性乙肝等.当大剂量输注时,常造成不同程度的静脉损伤,轻者使液体滴入不畅,重者会引起静脉炎,给再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也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2003年5月-2004年10月选取静脉输注华蟾素的患者100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2%山莨菪碱持续湿敷,有效预防了静脉损伤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敏;徐伟荣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治疗巾在手术中的新用途

    传统的治疗巾用来隔离、保护手术切口,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治疗巾不仅能保护手术切口,还可以稍加折叠即可具备新的用途.经多年使用,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新焕;俞梅芬;吴清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多功能笔式掰瓶器的研制与应用

    我们设计了一款多功能笔式掰瓶器.一年来,经临床20个科室的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明欢;赵士宏;穆丽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抗癌药物渗出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护理27例

    化学药物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1].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的组织具有严重的毒性和刺激性,一旦外渗,可致局部组织坏死,临床对其外渗后处理方法单一,疗效不佳[2],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处理抗癌药物渗出所致的局部组织坏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000年2月-2004年12月,我科对27例静脉输注抗癌药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患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局部用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英;毛淑芬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一种新的简易消毒冰的制作方法

    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经常需用无菌冰,而目前教科书及临床操作规范又无消毒冰的规范制作标准.以往我们的制作方法是先将容器包装灭菌后,在无菌操作下将无菌盐水倒入该容器中,然后用双层无菌包布包好,再放入冰箱中冷冻,待完全结冰后使用.林岩、谭淑芳报道将盐水倒入无菌密实袋制作消毒冰[1],笔者认为,这2种方法均存在制作方法繁杂、容易污染、用量估计不确切、容易造成浪费等缺点.针对此问题,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改用PP塑瓶生理盐水液体制作消毒冰,经2年临床使用后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娟;李乔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精神科实施整体护理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并将承担更多的预防保健和护理责任.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本研究不但着重整体护理工作的护理程序,更加重视它的内涵,就是只要患者能够得到更多、更好、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能够改变护理人员的人本观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照搬标准护理计划,突出护理措施的个体化,从而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体护理的目的就算达到了.本研究的结果分析采用了患者的恢复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作为衡量指标,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仲霞;徐士芬;董春玲;曾宪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一次性FCR型贮血滤血器在基层医院自体输血中的应用

    回收式自体输血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医疗手段,对抢救胸腹腔内大出血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欢迎.我院自2002年使用了一次性FCR型贮血滤血器对63例胸腹腔内出血患者实施了术中自体输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回顾分析了63例患者的资料,并与传统的回输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秋芬;张雅玲;陈丽丽;费伦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防压疮多功能按摩垫的研制与应用

    压疮是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是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关资料报道,当患者处于被动体位,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6 h以上时,就有可能发生压疮[2].

    作者:杨瑞贞;李秀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