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精神病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佘玉宇;吴满花;叶雪花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 白细胞减少症, 护理
摘要:有关抗精神病药对白细胞影响的文献报道比较多,但相关护理方面的报道较少.为了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并探讨其护理对策,作者对本院2001年1~12月住院病人中发生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例及所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2种手背静脉网穿刺方法的对比研究

    手背静脉网是患者容易接受的穿刺部位之一,它具有暴露部位少、活动限制小等优点,传统的操作方法是先嘱咐患者握拳、穿刺,再嘱咐患者松拳,但实践中发现,患者握拳后小静脉易嵌入掌骨之间而致充盈不明显,给穿刺者带来一定的难度,并且往往在患者松拳过程中,由于血管轻微回弹,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1],出现液体外渗导致穿刺失败.为此,自2003年起,我们用了2个月的时间对2种手背静脉网穿刺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萍;许志华;路春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导入普及性预防观念

    在护理教育中加入普及性预防知识是降低今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途径.1 普及性预防与护理人员职业性感染

    作者:姚飞;赵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静脉显露方法和穿刺速度对成功穿刺的影响

    浅静脉穿刺为临床治疗、抢救和试验检查的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穿刺的成功与有无疼痛是患者和护士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表明,静脉穿刺的成功与扎止血带时间、静脉穿刺进针时间有关[1~3],但是对进针时间未做统计研究,本研究对437例次护士实施静脉穿刺操作进行现场观察,分析浅静脉难度情况、血管显露方法、扎止血带时间、进针时间各个细节,探讨浅静脉血管显露方法和穿刺速度对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

    作者:张小群;范丽凤;贾爱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光敏素Photofrin光动力学治疗脑胶质瘤的观察与护理23例

    恶性脑胶质瘤是常见的脑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常规放疗、化疗副反应大,且疗效并不理想[1].据临床观察90%的复发在原发灶周围2 cm之内,所以控制复发,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关键在于杀灭术后原发灶周围残留的肿瘤细胞.

    作者:彭苹;叶衍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再植指感觉功能康复训练的护理47例

    1999~2002年,我科对各类断指 47例进行再植后均获成活,并对其中24例成活的再植指,不但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1],而且应用感觉功能再教育的训练方法[2],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观察及护理5例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疾病,因临床罕见,易误诊误治,其病死率高达11%~100%[1].由于多数临床医师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护理人员的临床观察及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000~2002年,我院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 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华;刘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23例

    2001年3月~2003年3月,我院共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182例, 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23例,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世华;孙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颈内静脉置管与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比较研究

    1998年7月~2002年12月,我科对320例胃肠道肿瘤病人应用了颈内静脉置管或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2种置管方式总结如下.

    作者:庞永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脏外科康复护理计划的公开与患者参与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化,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权利、义务被重视和必要的护理信息的提供.1993年以来,我们在心脏外科试行公开康复护理计划,旨在提高康复护理质量和护士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作者:余同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行股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体会

    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在临床治疗中又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我院儿科自1997年建立新生儿病房以来均采用股静脉采血.因新生儿四肢静脉细小,颈外静脉未发育,过去曾采用后囟门采血,因感染机会多,不安全,故不采用.股静脉比较固定,静脉粗,只要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本人通过临床实践摸索到佳的定位穿刺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国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探讨

    病人有权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信息,有权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医务人员和治疗护理方案,如何在护理活动中正确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杨绍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体外震波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12例

    跟痛症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目前病因还不是很清楚,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针对这一问题,2001年10月~2002年1月,我院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跟痛症患者12例,15侧(3人为双侧),经3个月随访,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均;王海;刘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面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癌肉瘤变植皮术的护理1例

    我院对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癌肉瘤变患者在全麻下行腹壁内膜异位灶切除.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薄海欣;李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内镜治疗胃肠道恶性梗阻的护理22例

    自扩式金属支架治疗消化道恶性梗阻是由Carrasco等[1]于1985年首先完成的,我国近年应用内支架治疗胃肠道梗阻性疾病也逐渐增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有关护理方面的经验交流却很少.1998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采用经内镜水囊扩张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胃肠道恶性狭窄梗阻22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就有关护理方面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徐敏珍;钟芸诗;姚礼庆;顾赛花;李和平;徐美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护理教育实践

    我国加入WTO后,在国内大、中城市中独资、合资医院陆续出现.在这些医疗单位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不同国家的医院管理方式、服务理念、人际交往惯例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作者:周艳;王丽芬;宋华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心脏移植成功的护理1例

    心脏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十分有效的方法.术前准备与术后精心护理,同手术技术一样重要,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2000年8月23日,我院成功地进行了1例儿童心脏移植术,该患儿迄今已存活3 a.

    作者:业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手术配合1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与免疫有关的出血性疾病.内科治疗为其首选.大部分患者因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使得全身免疫机能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下降.外科行脾切除治疗ITP,疗效显著,但常规剖腹行脾切除术,创伤大,术中渗血多,止血困难,术后恢复慢,治疗费用高.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脾切除术已成功用于治疗ITP、自身免疫性贫血、Hodgkin氏淋巴结等血液系统疾病[1].

    作者:宋红梅;周演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加产前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笔者于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到加拿大多伦多市Mountsinai医院访问学习了1年,重点观摩和学习了他们对孕妇及其丈夫所作的产前教育.现将加拿大的产前教育与我国的产前教育现状作一比较,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如何逐步完善我国产前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各位同行参考.

    作者:罗碧如;邓云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头皮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

    2000年1月~2001年1月,本人查阅有关临床资料与文献后,根据医药学理论,采用4.5号小儿静脉注射针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三横指(病人的同身指)正中处与腕横纹皮肤的皮纹平行进针的方法,病人感觉微痛甚至无痛.经过180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全身因素对组织移植物成活的影响及护理对策48例

    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一般采用移植皮瓣修复,而术后移植物成活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要求医护人员除严密观察移植物的局部血运外,还应及时地对各项生命指标和影响移植物成活的全身因素进行综合评估.2002年1~12月,我们对48例组织移植手术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全身监护,及时发现并有效地纠正了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墨天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