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关节置换术中2种输血方法的对比观察

杨秀香

关键词:输血, 自体, 髋关节置换, 观察
摘要:骨科手术后病人出血较多,特别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需输入大量血液,术后采用自体引流血回输技术,达到了充分利用自身血,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目的[1,2].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医院与肿瘤医院护士职业应激状况对照分析

    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护士的职业压力[1].研究表明,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会出现身心的紧张性反应,呈现应激状态.适当的紧张状态有利于动员机体的潜能,但如果这种反应过分强烈或者持久,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则可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或出现其他病理征象[2],终将导致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及他们所提供的护理质量.本研究应用自评问卷,对综合医院和肿瘤医院护士职业应激状况进行测评,并对照分析,旨在为管理者及护士正确认识和舒缓职业压力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文娟;黄华兰;黄建英;李一鸣;许若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咯血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老年人咯血是呼吸道的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可由炎症、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引起.小量的出血可能是严重的疾病或肿瘤早期症状,大量的出血则可危及生命.本文对1990~2000年因咯血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270例老年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在护理上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加强健康教育及咯血的护理,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上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手术室开展无痛导尿的护理360例

    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前常规要进行保留导尿.一般情况下,均在手术日晨在病房行导尿术.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病人要求的提高,为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减轻病房导尿时给病人带来的不利因素,2003年3~7月我科对360例妇产科手术病人开展了术前麻醉后无痛导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难点分析及对策

    老年脑卒中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器官功能老化,再加上多种疾病并存,病情重、病程长、致残率高、护理难度大,现将其护理难点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初连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癌患者经植入性药物传送系统泵化疗并发症的护理240例

    经植入性药物传送系统(以下简称DDS)化疗是肝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主要途径,其优点是在皮下和血管之间建立可长期保留的通道,能承受多次反复注药,可明显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有效预防肝癌的复发[1].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常引起一些并发症.1998年6月~2003年8月我科对240例肝癌术后患者经DDS泵化疗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烨;李新省;张丽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对鼻腔手术病人术后阻塞性头痛的调查

    头面部疼痛是鼻腔疾患之常见症状,阻塞性头痛是鼻腔手术病人术后的主要症状,其原因是术后鼻黏膜肿胀、鼻腔填塞物压迫鼻睫神经或阻塞鼻窦开口而引起阻塞性头痛及失眠、口咽干燥、眼睛流泪等症状[1].

    作者:葛妤;赵晓丽;黄秋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35例

    对于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常采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才能彻底解决病人的疾苦,而随着这类手术的不断开展,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越来越被护理人员所重视.1999~2002年我科对35例因严重骨性关节炎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施行了术前及术后的专门护理和康复锻炼,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手术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杜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自制小夹板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

    留置针的应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但小儿胆怯、好动、不配合,输液部位多在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选取手背、足背浅静脉网中任意一条分支[1].

    作者:林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早期胃管补液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简称NHHDC)为糖尿病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合并症,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以往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抢救的关键是平稳降低血糖及血浆渗透压.为了制订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1998年12月~2002年12月我科对36例NHHDC患者采用早期胃管补液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允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患者座谈会--架起护患关系的桥梁

    2年来,我院产科采用患者座谈会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杰;马宏;张丽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癌多弹头射频治疗术后并发液气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肝癌多弹头射频治疗(RFA)术后,由于患者不配合、肝功能损害等,使患者发生液气胸.护士应熟悉引起液气胸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现液气胸及时报告医生,以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并发症的死亡率.1999年8月~2003年8月我院共完成RFA术223例,出现液气胸21例.分析出现液气胸的原因,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黎水容;蔡霜;杨庆玲;曹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QC小组在改进留置尿管护理中的作用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同循证医学一样,其核心思想是在客观、明确、新的科学证据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在护理实践中利用已有好的科学证据来决定对每个病人实施护理[1].

    作者:雷志荣;张文娟;孙秀英;汪洋;王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后路脊柱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64例

    脊柱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是近5、6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脊柱微创手术,它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出血少,减压彻底,利于保持腰椎节段的稳定性,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1].2003年4~8月我院共完成MED64例,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湘萍;尹素青;岳春华;王文军;胡文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临床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护理42例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介入器械也逐渐成熟.既往在经股动脉径路介入检查和治疗中,常规保留动脉鞘管,术后易因肝素化或按压不当造成局部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影响病人的肢体活动甚至危及生命.2003年3~8月,我院在经股动脉径路接受冠脉造影(CAG)和血管成形术(PTCA)的患者中,选择放置Angioseal血管闭合器[1],有效地减少了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避免了拔除动脉鞘管时的迷走反射.现将临床应用42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蓉;常芸;茅文辉;潘立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种不同方案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毒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997年以来,我科采用MIP(MMC、 IFO 、DDP) 、TP(TAXOL、DDP)和DP(DOCETAXEL、DDP)3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袁云;朱素娟;王妙君;郑友贞;吴晓玲;林丽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湿热环境下密闭性多功能敷料对创伤猪生命体征的影响

    近代战伤分析显示,破片伤发生率高达95%,组织创伤、伤口暴露、伤口疼痛、机体抵抗力弱等特点容易导致伤员伤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更快、更急、更重,伤情更为复杂和严重,从而增加了战创伤死亡率、并发症和致残率[1,2] ,为此,研制适合野战伤口的密闭性复合性多功能敷料是非常必要的.本实验针对南方战区特殊军事医学环境和现代野战外科伤口特点,在人工气候室模拟湿热环境,以猪创伤为实验模型,观察密闭性多功能敷料护理伤口,对猪生命体征的影响,判断该敷料对急性伤口的作用,为湿热环境下野战伤口护理敷料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蔡文智;李亚洁;曾灿辉;王秀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护士长竞争上岗--护理工作的催化剂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设有病床865张,30个护理单元,432名护理人员.2001年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全院所有的护理管理岗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经过近2 a的试行,护理工作呈良性运转,护理人员持积极支持态度.

    作者:唐佳玉;徐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128例

    关节镜手术,可于镜下直视关节内部结构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对关节疾患,特别是膝关节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应用关节镜有30年历史,国内仅近10余年在一些大型医院逐步开展,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逐渐被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患者很大一部分为门诊患者,较之住院患者对医院情况及手术情况了解少,且缺乏术后康复知识.

    作者:李艳;尹良芳;曲淑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手术护理58例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室间隔不均匀显著肥厚,导致左室流出道梗阻,尚无良好办法,目前治疗方法有:如药物β-受体阻滞剂,但只能部分缓解症状,年死亡率达1.7%~4.0%,其中50%为猝死.1995年由英国医生Sigwart首次提出非外科手术方法治疗HOCM,即经皮腔间隔PTSMA应用于临床,用无水酒精注入间隔支,使间隔心肌发生坏死,从而使其变薄,左室流出道增宽,改善血液动力学效果及临床症状,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PTSMA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人为地造成心肌梗死,可能引起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颤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科学介入手术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力晶;赵冬云;刘洪力;王秀兰;张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在神经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贯穿到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是直接影响整体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为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健康教育在神经症病人治疗中的作用,2002年8月~2003年8月,我们对入院的神经症患者护理上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兰;王景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