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方法及相关因素研究

刘群;刘惠兰;雷青;张华;王学文

关键词: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止血, 相关因素, 护理
摘要: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如何保护内瘘,延长使用寿命,一直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是内瘘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瘘压迫止血方法基本上是弹力绷带加纱布块(或钮扣等不同材料)和透明胶带加纸块压迫止血方法.继往的护理研究中,对于2种压迫止血方法的优缺点评说不一[1, 2].为了使护理人员掌握更为准确的止血方法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2种压迫止血方法在并发症、压迫止血时间及其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QC小组在急诊手术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999年,成立手术室护理员和临床主任成立急诊手术质量管理小组以来,我们就如何控制感染率、提高开放伤口的一期愈合率问题运用PDCA管理循环,明显提高了伤口一期愈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安培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可折叠多用拐杖的临床应用研究

    传统的拐杖功能单一,为此,笔者研制了一种可折叠的具有支撑功能与坐息功能的多用拐杖(以下称新拐杖),其结构包括支撑柄、凳面、链条、杖体、绞合体、手柄、支杆、链栓、固定栓、坐垫等.通过186例病人的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菊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痛风病人的护理52例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湿性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血清尿酸过度或代谢异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对相关知识的缺乏,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疾病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个人及家庭的生活.1999年1月~2002年10月,我科对52例痛风患者实施了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玲;陈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学基础课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吴阶平院士两次口试的方法论启示

    吴阶平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他不但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对如何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有其独到的见解.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院士趣闻录>中,刊载了吴院士的<两次口试的回忆>[1]一文,读后发人深思,特别是吴老关于实践、思考、知识三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对于我们改进护理学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护基)的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具有若干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作者:杨瑞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硝酸甘油溶液外敷减轻多巴胺对周围组织损伤的护理

    静脉注射多巴胺是治疗休克及心力衰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该过程中,常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出现皮肤苍白、发红、青紫、肿胀、疼痛甚至局部坏死等损伤[1~3],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痛苦和额外的经济负担.如何预防或减轻多巴胺对局部静脉和周围组织的损害,2001年4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硝酸甘油溶液外敷注射部位,观察其在减轻多巴胺对局部静脉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雨村;刘丽萍;刘精华;谭太容;罗月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内科病人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

    健康教育是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多数内科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病人对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预后.然而,由于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历史较短,尚未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在管理方面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评价也基本局限在知识传递层面,缺乏效果评价[2].上述原因使健康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我院设计了健康教育评估、实施、检查量化评价记录单,于2002年7~12月对内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进行量化评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芬;张宝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下肢牵引病人床单更换新法

    下肢牵引病人多因患肢固定制动,活动受限,给日常的床单更换带来极大不便,为避免翻身不当而增加病人的疼痛或造成骨折部位移位而影响愈合,我科根据人体力学原理,总结出一套新的床单更换法--横向换单法,通过临床应用,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素英;韩卫红;胡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简易人造肛门袋的制作与应用

    低位直肠癌病人行Miles手术后,改变了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需要终生使用人造肛门,给其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生活质量也受到较大影响.加强直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固然重要,选择合适的人造肛门袋,以保护好造口周围的皮肤更不容忽视.2002年6月~2003年2月,我科以自制的人造肛门袋代替传统的肛门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岸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约束带的改进与应用

    脑外科患者常有躁动、谵妄等精神症状,常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来约束四肢,如约束时间长时,约束带常被搓成绳状,越拉越紧,局部皮肤易被勒伤,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尼龙粘扣清洗不方便,且使用时间久,黏性就会减弱,约束带易滑脱.我们对原普通约束带进行了改进,自制衬垫式约束带,经临床应用观察51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美玲;任宏镭;纪玉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护理措施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是评价和判断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的主要方法[1].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出生儿、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我院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的网络医院,出入院患儿比较多,为确切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和新生儿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于2002年8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了1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牛桂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外科护士长早晚查房的重要性

    根据外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我院护理质控增加了护士长早晚查房新举措.通过一年的实践,体会颇深,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强口腔、肛周护理降低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率

    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化疗病人由于用药和疾病本身因素,可使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尤其口腔和肛周是易感部位,一旦发生感染难以控制[1].2000年5月~2002年10月,我院收治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共147例,分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在病人未出现感染症状前即给予有效的口腔和肛周护理,大大降低了感染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春荣;秦晶;吴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凝的观察与护理28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1].对老年人行PTCA+ CS可确保血运重建,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预后.但术后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2].2001年1月~2002年2月,我科共施行28例老年患者PTCA+CS,术后住院期间均未见出血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琳;涂国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阴道纱布卷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上治疗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常用宫颈癌根治术,这是一种大型而复杂的手术,范围包括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就是术中除了要切除子宫、双侧附件、输卵管、阴道上段3~4 cm,子宫周围各韧带及尽可能多的宫颈旁组织外,还要切除宫旁各淋巴结.而子宫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两侧有输卵管,极易损伤周围脏器.为了使手术中视野清晰,保证手术圆满成功,我科自行制作了阴道纱条卷,采用术前经阴道塞入纱布卷托起宫颈后再实施手术的方法,经过50例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文霞;杨腊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时耳痛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中耳气压伤是高压氧治疗时常见的副作用[1].主要表现为鼓膜内陷所致的耳堵、痛、听力减退.重者耳痛剧烈,难以忍受,甚至鼓膜破裂造成严重后果.为了探讨如何快速解除患者耳痛症状,减轻鼓膜损伤程度,提高继续加压的成功率,2002年1月~2003年11月,我科对144例在高压氧治疗中出现耳痛的病人分别采取传统的捏鼻鼓气法和改良的快速排气降压法并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素琴;申萍;马新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在术前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

    为了减轻术前置胃管病人的身心痛苦,2002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对80例病人采用了心理干预,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制带芯胃管用于昏迷病人鼻饲的临床研究

    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意识丧失不能吞咽,而使胃管的推入失去引导,同时一次性硅胶胃管质地柔软,易于在鼻咽、口腔内屈曲、盘旋而造成置管困难.临床上常有因此而影响病人治疗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对常规硅胶胃管进行了改造,自制了带芯胃管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娜俐;耿海英;孟琪;孟凡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透析病人弹力止血带的应用

    血液透析病人透析结束后,动脉-静脉穿刺处需压迫止血,因透析病人动脉-静脉穿刺针(16号)比普通静脉输液头皮针(7号)针头大得多,拔针后易发生出血.在患者透析结束拔针后,以前我院都用医用橡皮膏(布胶布)压迫止血,从2002年1月开始,我们采用弹力止血带压迫止血(每位病人专人专用),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以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凝胶在脑卒中病人胃管插入中的巧用

    2002年2月~2003年6月,我科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润滑胃管和尿道通路,提高了插管成功率,现介绍如下.1 方法备鼻饲物1套,包括一次性硅胶胃管、注射器、听诊器、石蜡油、纱布、棉签等物.体位摆放,取半坐卧位,昏迷危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如:口鼻吸痰、舌后坠钳拉法、双枕快速送管及饮水吞咽等方法,常规石蜡油润滑,2次以上插入不成功的,继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充分润滑胃管,自一侧鼻腔徐徐插入,经16 cm处时选择针对性措施,当确定插入胃内,固定整理用物.

    作者:胡菊芳;刘凤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呼吸衰竭病人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47例

    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往往需应用呼吸机以辅助通气,然而长期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停机较困难.我们对1998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的47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以帮助停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敏;王京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