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纱布卷的制作与应用

何文霞;杨腊荣

关键词:经阴道, 纱布, 制作, 子宫切除术, 手术, 宫颈癌根治术, 盆腔淋巴清扫术, 输卵管, 周围脏器, 临床使用, 淋巴结, 广泛性, 组织, 治疗, 直肠, 条卷, 损伤, 视野, 韧带, 颈后
摘要:临床上治疗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常用宫颈癌根治术,这是一种大型而复杂的手术,范围包括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就是术中除了要切除子宫、双侧附件、输卵管、阴道上段3~4 cm,子宫周围各韧带及尽可能多的宫颈旁组织外,还要切除宫旁各淋巴结.而子宫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两侧有输卵管,极易损伤周围脏器.为了使手术中视野清晰,保证手术圆满成功,我科自行制作了阴道纱条卷,采用术前经阴道塞入纱布卷托起宫颈后再实施手术的方法,经过50例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不分离头皮针的静脉推注法

    从2001年3月起,我们改进了静脉推注法,消除了因分离头皮针,微量空气进入头皮针栓而不易排除,随着静脉推注和输液进入血管,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进入机体内的药物既能达到所要求的总量,又减少了污染环节,操作简便,现将临床实践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狄成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制带芯胃管用于昏迷病人鼻饲的临床研究

    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意识丧失不能吞咽,而使胃管的推入失去引导,同时一次性硅胶胃管质地柔软,易于在鼻咽、口腔内屈曲、盘旋而造成置管困难.临床上常有因此而影响病人治疗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对常规硅胶胃管进行了改造,自制了带芯胃管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娜俐;耿海英;孟琪;孟凡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痛风病人的护理52例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湿性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血清尿酸过度或代谢异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对相关知识的缺乏,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疾病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个人及家庭的生活.1999年1月~2002年10月,我科对52例痛风患者实施了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玲;陈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术后护理121例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60%的颅咽管瘤发生在15岁以下的小儿,约占颅内肿瘤的12%~13%.颅咽管瘤因为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有许多特异性的症状体征,而且开颅手术根治困难,术后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容易复发.目前对囊性或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手术穿刺内放疗效果良好,但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安全渡过手术关、术后康复十分重要.2002年1月~2003年5月,我科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囊性或囊实性颅咽管瘤121例,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的改进与吸痰管冲洗液的选择

    1 静脉输液交叉固定针头法不可取当病人烦躁不安或不慎针头滑出血管外时,我们必须拔出针头重新穿刺,如果胶布交叉固定针头,交叉粘贴在针柄上的胶布不易揭开,如果针头在病人血管内时就揭开交叉的胶布,针头易刺激血管壁,病人感到疼痛;如果先使胶布离开病人的皮肤,拔出针头后再揭开交叉的胶布,针头抖动,针头上的药液或血渍溅在工作人员的手上,造成护理人员的手被污染,不利于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也易造成针头污染,所以交叉胶布固定针头不可取.可把针头刺入静脉后,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拿一无菌棉球盖在针眼上,用一胶布横着固定棉球,再用一胶布横着固定针柄,后把针头的硅胶管部分弯曲盘好,再用胶布横着固定,共用3条胶布就可把针头固定牢,这样拔针时既好揭,又不污染操作人员的手.

    作者:王玉梅;张秀萍;王爱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精神科护理潜在的法律问题

    精神科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测性,发生医疗纠纷或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有序性的同时,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适应医疗改革的新形势,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以下4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作者:周芙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约束带的改进与应用

    脑外科患者常有躁动、谵妄等精神症状,常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来约束四肢,如约束时间长时,约束带常被搓成绳状,越拉越紧,局部皮肤易被勒伤,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尼龙粘扣清洗不方便,且使用时间久,黏性就会减弱,约束带易滑脱.我们对原普通约束带进行了改进,自制衬垫式约束带,经临床应用观察51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美玲;任宏镭;纪玉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凝胶在脑卒中病人胃管插入中的巧用

    2002年2月~2003年6月,我科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润滑胃管和尿道通路,提高了插管成功率,现介绍如下.1 方法备鼻饲物1套,包括一次性硅胶胃管、注射器、听诊器、石蜡油、纱布、棉签等物.体位摆放,取半坐卧位,昏迷危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如:口鼻吸痰、舌后坠钳拉法、双枕快速送管及饮水吞咽等方法,常规石蜡油润滑,2次以上插入不成功的,继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充分润滑胃管,自一侧鼻腔徐徐插入,经16 cm处时选择针对性措施,当确定插入胃内,固定整理用物.

    作者:胡菊芳;刘凤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瞳孔半导体激光温热疗法治疗眼底视网膜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温热疗法(TTT)是一种重要的眼局部治疗方法,它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或间接检眼镜上的相应透镜,将激光经透明的眼屈光间质,聚焦于视网膜或脉络膜病灶上,把热量以亚光凝固的水平传递给组织,引起细胞的损伤以至坏死来杀伤肿瘤或新生血管[1].对我科2002年6月~2003年7月23例患者使用TTT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童素莲;马莉;方素珍;吴伟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术中恶性高热抢救成功的护理1例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临床上罕见的以麻醉药为促发因素的致命性综合征[1].该病病因与遗传有一定关系,欧美白人发病率高,在亚洲及黄种人中发病率极低.特效药丹曲洛林问世之前,本病死亡率为79%~91%[2].近年来国内对MH的认识逐渐加深,但尚无护理方面成功配合抢救的探讨[1,3~5].我科成功地抢救了1例麻醉中吸入异氟醚后恶性高热患者,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现将其抢救经过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艳平;王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记录内容如何体现新要求

    2002年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以及其配套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2](以下简称<规范>)对护理记录提出了新的要求.<规范>明确规定:护理记录是把病人发生的状况、症状或发生的事情加以说明,以及护士为此按照操作规程所执行的护理活动,病人接受护理后的反应结果,用医学术语表达出来.<条例>中将护理记录纳入了病人有权复印或复制的客观资料的范畴;同时也规定病历是医患双方举证的依据,护理记录也就成了处理医疗事故的重要法律文书.根据这些要求,护理记录应记录客观资料,内容上既要能体现病人病情变化及观察、指导康复,体现护理措施的连续性和护理效果,体现医生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工作职责与法律责任等,同时又要有利于举证,有利于事故处理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分析,保护护士与病人的合法权益.

    作者:顾则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可调式洗头车的制作与应用

    自2002年9月以来,我们根据脊柱生理特点,设计了一种可调式洗头车,不但适用于颈椎骨折和术后病人,也适用于一般病人,而且病人非常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向世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产科见闻

    现将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产科护理管理介绍如下.1 产房管理的特点产房共有35位助产士,分为7个小组,每组均有1位护士长带班,运用成组护理模式.护士长必须具备妇科、产科的护理技能及协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行轮转制.在晚间妇产科各病区有突发事件时,其作为该晚部门主管,负责协调、调动全科护士.根据产房急诊较多的特点,每半年进行1次急诊病人的抢救演习.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在联合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进展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联合化疗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肯定.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时有L-ASP不良反应发生,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就L-ASP在联合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卢芳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技巧探讨

    新生儿巨结肠诊断相当困难,患儿常有胎粪排出延迟等胎粪排出异常史,伴有腹胀、呕吐等梗阻症状,其中腹胀为多见症状,约占87%,这是由于病变肠管痉挛,胎粪无法通过狭窄段,以致大量潴留于近端肠管,进而使肠管代偿性扩张肥厚,终造成腹胀,约72%需经采取开塞露纳肛和灌肠等措施方能排便.有效洗肠可以改善营养,清除存积大便,解除低位肠梗阻症状,使扩张肠管得以恢复,肠炎好转,适合于诊断尚未肯定,或已确诊的术前准备手段[1].现就我科1995年6月~2000年6月对124例患儿进行生理盐水回流灌肠情况探讨如下.

    作者:罗丽红;李瑞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影响新生儿红臀发生因素的探讨

    新生儿红臀也称尿布皮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与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时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如有细菌感染可产生脓疱,损害往往与覆盖部位一致.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病房护理的棘手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生儿红臀的主要原因系湿尿布和粪便的刺激,或与更换尿布不及时等有关.但根据临床观察,红臀的发生还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为了解新生儿红臀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探索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措施,我们对2001年8月~2002年8月390例新生儿红臀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取得了客观数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琪;江瑜茵;李小薇;吴红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学基础课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吴阶平院士两次口试的方法论启示

    吴阶平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他不但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对如何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有其独到的见解.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院士趣闻录>中,刊载了吴院士的<两次口试的回忆>[1]一文,读后发人深思,特别是吴老关于实践、思考、知识三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对于我们改进护理学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护基)的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具有若干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作者:杨瑞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电击伤皮瓣移植负压引流装置的改进

    由于临床上没有专门为电击伤皮瓣移植后使用的专用引流装置,一般使用替代胃肠减压器(皮瓣下安置橡胶管接胃肠减压器)对皮瓣下的创面渗出液进行引流.传统的引流方法引流效果差,容易造成局部感染和逆行感染,增加病人的痛苦;且需频繁更换敷料,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我科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应用于临床2年多,避免了上述缺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蜀娟;张玲;贾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凝的观察与护理28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1].对老年人行PTCA+ CS可确保血运重建,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预后.但术后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2].2001年1月~2002年2月,我科共施行28例老年患者PTCA+CS,术后住院期间均未见出血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琳;涂国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卧位对开塞露使用效果的影响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尤其针对非器质性便秘的患者.开塞露是一种常用的通便药物,它用甘油或山梨醇制成,可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达到排便的目的.然而有时使用开塞露后,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经我们反复临床实践,认为开塞露的使用效果与患者的卧位有密切的关系.2002~2003年,我们将73例非器质性病变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卧位使用开塞露,进行了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静;孙爱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