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平;王蕊
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5%[1],但并发动脉栓塞极其罕见.我科于2002年9月收治了1例红细胞增多症并发左侧股动脉栓塞的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艳玲;许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静脉注射多巴胺是治疗休克及心力衰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该过程中,常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出现皮肤苍白、发红、青紫、肿胀、疼痛甚至局部坏死等损伤[1~3],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痛苦和额外的经济负担.如何预防或减轻多巴胺对局部静脉和周围组织的损害,2001年4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硝酸甘油溶液外敷注射部位,观察其在减轻多巴胺对局部静脉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雨村;刘丽萍;刘精华;谭太容;罗月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2年4月~2003年6月,我院制作的头、颈部急救托应用于临床,在急诊抢救、心肺复苏患者使用中效果满意,抢救及手术时保护了头、颈部皮肤完整不受损害,患者感觉舒适、安全;同时快速达到理想的插管所需体位,利于抢救.临床使用80例无1例插管失败,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翀奕;王新婷;刘健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注射部位、患者的反应性差异等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维持时间,现将胰岛素不同的给药途径及其特点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曾婕;许贞爱;谢丽丽;张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诊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执行与外单位及本院其他科室交接急诊病人,如与急救中心交接病人、与手术室交接病人、与各专科交接病人等.我科通过对交接过程与交接手续的管理,强化了护士的责任心,缩短了交接时间,争取了抢救时机,避免了各室(科)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具体的交接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吕红;苗京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1].对老年人行PTCA+ CS可确保血运重建,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预后.但术后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2].2001年1月~2002年2月,我科共施行28例老年患者PTCA+CS,术后住院期间均未见出血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琳;涂国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温热疗法(TTT)是一种重要的眼局部治疗方法,它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或间接检眼镜上的相应透镜,将激光经透明的眼屈光间质,聚焦于视网膜或脉络膜病灶上,把热量以亚光凝固的水平传递给组织,引起细胞的损伤以至坏死来杀伤肿瘤或新生血管[1].对我科2002年6月~2003年7月23例患者使用TTT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童素莲;马莉;方素珍;吴伟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2年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以及其配套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2](以下简称<规范>)对护理记录提出了新的要求.<规范>明确规定:护理记录是把病人发生的状况、症状或发生的事情加以说明,以及护士为此按照操作规程所执行的护理活动,病人接受护理后的反应结果,用医学术语表达出来.<条例>中将护理记录纳入了病人有权复印或复制的客观资料的范畴;同时也规定病历是医患双方举证的依据,护理记录也就成了处理医疗事故的重要法律文书.根据这些要求,护理记录应记录客观资料,内容上既要能体现病人病情变化及观察、指导康复,体现护理措施的连续性和护理效果,体现医生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工作职责与法律责任等,同时又要有利于举证,有利于事故处理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分析,保护护士与病人的合法权益.
作者:顾则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新生儿红臀也称尿布皮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与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时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如有细菌感染可产生脓疱,损害往往与覆盖部位一致.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病房护理的棘手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生儿红臀的主要原因系湿尿布和粪便的刺激,或与更换尿布不及时等有关.但根据临床观察,红臀的发生还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为了解新生儿红臀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探索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措施,我们对2001年8月~2002年8月390例新生儿红臀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取得了客观数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琪;江瑜茵;李小薇;吴红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化疗病人由于用药和疾病本身因素,可使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尤其口腔和肛周是易感部位,一旦发生感染难以控制[1].2000年5月~2002年10月,我院收治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共147例,分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在病人未出现感染症状前即给予有效的口腔和肛周护理,大大降低了感染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春荣;秦晶;吴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前3个月是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快的时期[1].因此,社区运动功能康复不容忽视.2002年1月~2003年4月,我们对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在住院期间由康复治疗师指导,出院后转入社区时,康复方案由康复治疗师制订,社区护士具体指导,并调动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将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注意事项、日常生活动作作为康复的主要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牟利凤;徐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下肢牵引病人多因患肢固定制动,活动受限,给日常的床单更换带来极大不便,为避免翻身不当而增加病人的疼痛或造成骨折部位移位而影响愈合,我科根据人体力学原理,总结出一套新的床单更换法--横向换单法,通过临床应用,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素英;韩卫红;胡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膀胱全切乙状结肠肌瓣膀胱重建术是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为避免传统乙状结肠替代膀胱术后产生黏液尿、电解质紊乱及重建膀胱顺应性差而致肾损害等并发症而自行设计的一种去除肠黏膜的乙状结肠膀胱重建术[1].术后病人能从原尿道可控排尿,与以往各种尿流改道手术相比,避免了很多并发症及给病人带来的诸多生活不便,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 1992年12月~2002年11月为166例患者施行此手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克霞;祝慧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多数内科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病人对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预后.然而,由于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历史较短,尚未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在管理方面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评价也基本局限在知识传递层面,缺乏效果评价[2].上述原因使健康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我院设计了健康教育评估、实施、检查量化评价记录单,于2002年7~12月对内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进行量化评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芬;张宝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胰岛素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不当的现象非常普遍,2002年3月~2003年3月,我院对83例糖尿病患者因使用胰岛素疗法而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耘;王秀芳;储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临床上罕见的以麻醉药为促发因素的致命性综合征[1].该病病因与遗传有一定关系,欧美白人发病率高,在亚洲及黄种人中发病率极低.特效药丹曲洛林问世之前,本病死亡率为79%~91%[2].近年来国内对MH的认识逐渐加深,但尚无护理方面成功配合抢救的探讨[1,3~5].我科成功地抢救了1例麻醉中吸入异氟醚后恶性高热患者,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现将其抢救经过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艳平;王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意识丧失不能吞咽,而使胃管的推入失去引导,同时一次性硅胶胃管质地柔软,易于在鼻咽、口腔内屈曲、盘旋而造成置管困难.临床上常有因此而影响病人治疗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对常规硅胶胃管进行了改造,自制了带芯胃管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娜俐;耿海英;孟琪;孟凡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往往需应用呼吸机以辅助通气,然而长期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停机较困难.我们对1998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的47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以帮助停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敏;王京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尤其针对非器质性便秘的患者.开塞露是一种常用的通便药物,它用甘油或山梨醇制成,可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达到排便的目的.然而有时使用开塞露后,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经我们反复临床实践,认为开塞露的使用效果与患者的卧位有密切的关系.2002~2003年,我们将73例非器质性病变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卧位使用开塞露,进行了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静;孙爱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发生的肠梗阻,称之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1].在临床上较少见,一般发生率7.9%[2],对此类病人若不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可危及病人生命.1998年9月~2002年11月我院共发生1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0例.1例在治疗中出现肠绞窄表现转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敏;章慧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