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苗京亚
由于临床上没有专门为电击伤皮瓣移植后使用的专用引流装置,一般使用替代胃肠减压器(皮瓣下安置橡胶管接胃肠减压器)对皮瓣下的创面渗出液进行引流.传统的引流方法引流效果差,容易造成局部感染和逆行感染,增加病人的痛苦;且需频繁更换敷料,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我科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应用于临床2年多,避免了上述缺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蜀娟;张玲;贾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意识丧失不能吞咽,而使胃管的推入失去引导,同时一次性硅胶胃管质地柔软,易于在鼻咽、口腔内屈曲、盘旋而造成置管困难.临床上常有因此而影响病人治疗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对常规硅胶胃管进行了改造,自制了带芯胃管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娜俐;耿海英;孟琪;孟凡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新生儿红臀也称尿布皮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与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时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如有细菌感染可产生脓疱,损害往往与覆盖部位一致.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病房护理的棘手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生儿红臀的主要原因系湿尿布和粪便的刺激,或与更换尿布不及时等有关.但根据临床观察,红臀的发生还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为了解新生儿红臀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探索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措施,我们对2001年8月~2002年8月390例新生儿红臀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取得了客观数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琪;江瑜茵;李小薇;吴红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如何保护内瘘,延长使用寿命,一直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是内瘘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瘘压迫止血方法基本上是弹力绷带加纱布块(或钮扣等不同材料)和透明胶带加纸块压迫止血方法.继往的护理研究中,对于2种压迫止血方法的优缺点评说不一[1, 2].为了使护理人员掌握更为准确的止血方法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2种压迫止血方法在并发症、压迫止血时间及其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群;刘惠兰;雷青;张华;王学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注射部位、患者的反应性差异等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维持时间,现将胰岛素不同的给药途径及其特点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曾婕;许贞爱;谢丽丽;张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1年7月~2002年9月,我院先采用腰骶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33例,经术后护理、腰腹肌功能锻炼及有效的出院指导,确保了手术疗效,患者的腰痛症状、步行能力和腰部的前屈、后伸活动度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瑛琳;张晶;白月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精神科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测性,发生医疗纠纷或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有序性的同时,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适应医疗改革的新形势,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以下4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作者:周芙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是评价和判断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的主要方法[1].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出生儿、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我院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的网络医院,出入院患儿比较多,为确切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和新生儿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于2002年8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了1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牛桂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60%的颅咽管瘤发生在15岁以下的小儿,约占颅内肿瘤的12%~13%.颅咽管瘤因为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有许多特异性的症状体征,而且开颅手术根治困难,术后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容易复发.目前对囊性或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手术穿刺内放疗效果良好,但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安全渡过手术关、术后康复十分重要.2002年1月~2003年5月,我科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囊性或囊实性颅咽管瘤121例,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创伤尤其是多发伤占急诊总人数的比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而超1/4躯体毁损严重多发伤病人伤情重,失血量大,死亡率高[1].我院成功救治了2例超1/4躯体严重毁损特重多发伤濒死病人,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桂莉;金建娟;沈峰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胰岛素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不当的现象非常普遍,2002年3月~2003年3月,我院对83例糖尿病患者因使用胰岛素疗法而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耘;王秀芳;储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往往较长,有的可呈持续性植物状态,需要较长时间治疗和康复.营养治疗目前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类患者必须长期营养支持.只要病人胃肠道有功能时,营养支持应首选肠内营养.鼻空肠管操作简便,管饲安全方便,易于护理.2000年以来,我科已应用此法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小波;裘丽君;杨丽黎;张海琴;袁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静脉输液交叉固定针头法不可取当病人烦躁不安或不慎针头滑出血管外时,我们必须拔出针头重新穿刺,如果胶布交叉固定针头,交叉粘贴在针柄上的胶布不易揭开,如果针头在病人血管内时就揭开交叉的胶布,针头易刺激血管壁,病人感到疼痛;如果先使胶布离开病人的皮肤,拔出针头后再揭开交叉的胶布,针头抖动,针头上的药液或血渍溅在工作人员的手上,造成护理人员的手被污染,不利于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也易造成针头污染,所以交叉胶布固定针头不可取.可把针头刺入静脉后,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拿一无菌棉球盖在针眼上,用一胶布横着固定棉球,再用一胶布横着固定针柄,后把针头的硅胶管部分弯曲盘好,再用胶布横着固定,共用3条胶布就可把针头固定牢,这样拔针时既好揭,又不污染操作人员的手.
作者:王玉梅;张秀萍;王爱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1].对老年人行PTCA+ CS可确保血运重建,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预后.但术后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2].2001年1月~2002年2月,我科共施行28例老年患者PTCA+CS,术后住院期间均未见出血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琳;涂国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诊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执行与外单位及本院其他科室交接急诊病人,如与急救中心交接病人、与手术室交接病人、与各专科交接病人等.我科通过对交接过程与交接手续的管理,强化了护士的责任心,缩短了交接时间,争取了抢救时机,避免了各室(科)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具体的交接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吕红;苗京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耳气压伤是高压氧治疗时常见的副作用[1].主要表现为鼓膜内陷所致的耳堵、痛、听力减退.重者耳痛剧烈,难以忍受,甚至鼓膜破裂造成严重后果.为了探讨如何快速解除患者耳痛症状,减轻鼓膜损伤程度,提高继续加压的成功率,2002年1月~2003年11月,我科对144例在高压氧治疗中出现耳痛的病人分别采取传统的捏鼻鼓气法和改良的快速排气降压法并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素琴;申萍;马新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2年2月~2003年6月,我科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润滑胃管和尿道通路,提高了插管成功率,现介绍如下.1 方法备鼻饲物1套,包括一次性硅胶胃管、注射器、听诊器、石蜡油、纱布、棉签等物.体位摆放,取半坐卧位,昏迷危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如:口鼻吸痰、舌后坠钳拉法、双枕快速送管及饮水吞咽等方法,常规石蜡油润滑,2次以上插入不成功的,继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充分润滑胃管,自一侧鼻腔徐徐插入,经16 cm处时选择针对性措施,当确定插入胃内,固定整理用物.
作者:胡菊芳;刘凤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血液透析病人透析结束后,动脉-静脉穿刺处需压迫止血,因透析病人动脉-静脉穿刺针(16号)比普通静脉输液头皮针(7号)针头大得多,拔针后易发生出血.在患者透析结束拔针后,以前我院都用医用橡皮膏(布胶布)压迫止血,从2002年1月开始,我们采用弹力止血带压迫止血(每位病人专人专用),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以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静脉注射多巴胺是治疗休克及心力衰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该过程中,常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出现皮肤苍白、发红、青紫、肿胀、疼痛甚至局部坏死等损伤[1~3],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痛苦和额外的经济负担.如何预防或减轻多巴胺对局部静脉和周围组织的损害,2001年4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硝酸甘油溶液外敷注射部位,观察其在减轻多巴胺对局部静脉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雨村;刘丽萍;刘精华;谭太容;罗月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发生的肠梗阻,称之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1].在临床上较少见,一般发生率7.9%[2],对此类病人若不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可危及病人生命.1998年9月~2002年11月我院共发生1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0例.1例在治疗中出现肠绞窄表现转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敏;章慧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