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产科见闻

郭晓燕

关键词:香港, 医院, 产科护理, 管理, 教育
摘要:现将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产科护理管理介绍如下.1 产房管理的特点产房共有35位助产士,分为7个小组,每组均有1位护士长带班,运用成组护理模式.护士长必须具备妇科、产科的护理技能及协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行轮转制.在晚间妇产科各病区有突发事件时,其作为该晚部门主管,负责协调、调动全科护士.根据产房急诊较多的特点,每半年进行1次急诊病人的抢救演习.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硝酸甘油溶液外敷减轻多巴胺对周围组织损伤的护理

    静脉注射多巴胺是治疗休克及心力衰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该过程中,常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出现皮肤苍白、发红、青紫、肿胀、疼痛甚至局部坏死等损伤[1~3],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痛苦和额外的经济负担.如何预防或减轻多巴胺对局部静脉和周围组织的损害,2001年4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硝酸甘油溶液外敷注射部位,观察其在减轻多巴胺对局部静脉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雨村;刘丽萍;刘精华;谭太容;罗月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肺复苏时头、颈部急救托的制作与应用

    2002年4月~2003年6月,我院制作的头、颈部急救托应用于临床,在急诊抢救、心肺复苏患者使用中效果满意,抢救及手术时保护了头、颈部皮肤完整不受损害,患者感觉舒适、安全;同时快速达到理想的插管所需体位,利于抢救.临床使用80例无1例插管失败,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翀奕;王新婷;刘健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在联合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进展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联合化疗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肯定.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时有L-ASP不良反应发生,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就L-ASP在联合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卢芳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并发动脉栓塞的护理1例

    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5%[1],但并发动脉栓塞极其罕见.我科于2002年9月收治了1例红细胞增多症并发左侧股动脉栓塞的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艳玲;许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产科见闻

    现将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产科护理管理介绍如下.1 产房管理的特点产房共有35位助产士,分为7个小组,每组均有1位护士长带班,运用成组护理模式.护士长必须具备妇科、产科的护理技能及协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行轮转制.在晚间妇产科各病区有突发事件时,其作为该晚部门主管,负责协调、调动全科护士.根据产房急诊较多的特点,每半年进行1次急诊病人的抢救演习.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电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吻合子宫术的手术配合1例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是治疗先天性阴道畸形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传统的乙状结肠代阴道术必须开腹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腹部遗留较大的手术疤痕,而电视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提高,为弥补不足提供了可能[1].2003年7月21日,我院实施了首例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吻合子宫+宫颈部位造口术1例,手术获得成功.先天性无阴道几乎合并无子宫或仅有痕迹子宫[2],但这名患者情况罕见,子宫有功能.手术既保留了年轻患者的子宫,并有生育的希望,又不需长期配带阴道模型,有利于保护患者健康的心理[3],随访至今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董桂福;穆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影响胰岛素疗效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胰岛素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不当的现象非常普遍,2002年3月~2003年3月,我院对83例糖尿病患者因使用胰岛素疗法而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耘;王秀芳;储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序贯法浅静脉留置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1].抢救失血性休克,紧急液体复苏是救治关键[2].为了提高留置针在休克患者抢救中的穿刺成功率,2002年2月~2003年7月,我们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尝试用序贯法进行浅静脉留置,即先在肢体远端静脉用普通输液针穿刺成功后加压输液,使静脉充盈后再在其近端用留置针穿刺的操作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利平;陈小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梗死患者住院及社区运动功能康复的连续护理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前3个月是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快的时期[1].因此,社区运动功能康复不容忽视.2002年1月~2003年4月,我们对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在住院期间由康复治疗师指导,出院后转入社区时,康复方案由康复治疗师制订,社区护士具体指导,并调动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将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注意事项、日常生活动作作为康复的主要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牟利凤;徐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学基础课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吴阶平院士两次口试的方法论启示

    吴阶平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他不但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对如何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有其独到的见解.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院士趣闻录>中,刊载了吴院士的<两次口试的回忆>[1]一文,读后发人深思,特别是吴老关于实践、思考、知识三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对于我们改进护理学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护基)的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具有若干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作者:杨瑞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约束带的改进与应用

    脑外科患者常有躁动、谵妄等精神症状,常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来约束四肢,如约束时间长时,约束带常被搓成绳状,越拉越紧,局部皮肤易被勒伤,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尼龙粘扣清洗不方便,且使用时间久,黏性就会减弱,约束带易滑脱.我们对原普通约束带进行了改进,自制衬垫式约束带,经临床应用观察51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美玲;任宏镭;纪玉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透析病人弹力止血带的应用

    血液透析病人透析结束后,动脉-静脉穿刺处需压迫止血,因透析病人动脉-静脉穿刺针(16号)比普通静脉输液头皮针(7号)针头大得多,拔针后易发生出血.在患者透析结束拔针后,以前我院都用医用橡皮膏(布胶布)压迫止血,从2002年1月开始,我们采用弹力止血带压迫止血(每位病人专人专用),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以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时耳痛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中耳气压伤是高压氧治疗时常见的副作用[1].主要表现为鼓膜内陷所致的耳堵、痛、听力减退.重者耳痛剧烈,难以忍受,甚至鼓膜破裂造成严重后果.为了探讨如何快速解除患者耳痛症状,减轻鼓膜损伤程度,提高继续加压的成功率,2002年1月~2003年11月,我科对144例在高压氧治疗中出现耳痛的病人分别采取传统的捏鼻鼓气法和改良的快速排气降压法并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素琴;申萍;马新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阴道纱布卷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上治疗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常用宫颈癌根治术,这是一种大型而复杂的手术,范围包括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就是术中除了要切除子宫、双侧附件、输卵管、阴道上段3~4 cm,子宫周围各韧带及尽可能多的宫颈旁组织外,还要切除宫旁各淋巴结.而子宫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两侧有输卵管,极易损伤周围脏器.为了使手术中视野清晰,保证手术圆满成功,我科自行制作了阴道纱条卷,采用术前经阴道塞入纱布卷托起宫颈后再实施手术的方法,经过50例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文霞;杨腊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QC小组在急诊手术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999年,成立手术室护理员和临床主任成立急诊手术质量管理小组以来,我们就如何控制感染率、提高开放伤口的一期愈合率问题运用PDCA管理循环,明显提高了伤口一期愈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安培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精神科护理潜在的法律问题

    精神科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测性,发生医疗纠纷或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有序性的同时,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适应医疗改革的新形势,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以下4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作者:周芙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影响新生儿红臀发生因素的探讨

    新生儿红臀也称尿布皮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与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时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如有细菌感染可产生脓疱,损害往往与覆盖部位一致.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病房护理的棘手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生儿红臀的主要原因系湿尿布和粪便的刺激,或与更换尿布不及时等有关.但根据临床观察,红臀的发生还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为了解新生儿红臀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探索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措施,我们对2001年8月~2002年8月390例新生儿红臀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取得了客观数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琪;江瑜茵;李小薇;吴红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凝的观察与护理28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1].对老年人行PTCA+ CS可确保血运重建,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预后.但术后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2].2001年1月~2002年2月,我科共施行28例老年患者PTCA+CS,术后住院期间均未见出血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琳;涂国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下肢牵引病人床单更换新法

    下肢牵引病人多因患肢固定制动,活动受限,给日常的床单更换带来极大不便,为避免翻身不当而增加病人的疼痛或造成骨折部位移位而影响愈合,我科根据人体力学原理,总结出一套新的床单更换法--横向换单法,通过临床应用,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素英;韩卫红;胡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瞳孔半导体激光温热疗法治疗眼底视网膜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温热疗法(TTT)是一种重要的眼局部治疗方法,它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或间接检眼镜上的相应透镜,将激光经透明的眼屈光间质,聚焦于视网膜或脉络膜病灶上,把热量以亚光凝固的水平传递给组织,引起细胞的损伤以至坏死来杀伤肿瘤或新生血管[1].对我科2002年6月~2003年7月23例患者使用TTT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童素莲;马莉;方素珍;吴伟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