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绍一种促进肢体静脉回流的木制抬高架

冯莉菲

关键词:肢体, 静脉回流, 木制, 效果满意, 抬高下肢, 临床使用, 力学原理, 血液, 实践, 上肢, 高架
摘要:我科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通过多次实践、改进,研制了抬高下肢(上肢)的木制抬高架,经过1 a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致痫灶切除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护理35例

    1993年8月~2000年12月,我院采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致痫灶切除治疗35例难治性癫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杠杆升降式协助卧床患者方便仪器的研制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因脑血管意外、颈、腰椎损伤、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绝对卧床期的患者,大小便不能自理.在护理这些病人大小便时,护士感到非常困难.对此,我们进行了临床研究,利用杠杆原理制作一套方便卧位患者大小便的装置,经过10例患者900次的临床应用,证明该装置制作简单、方便易行、病人舒适,从而使护理人员节时、节力.

    作者:王怀荣;井维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长期带管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

    气管切开术(TT)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急危重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气管切开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1].

    作者:庞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氧化亚氮超浅麻醉在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为避免深静脉置管操作过程中产生各种不适症状,我们采用氧化亚氮(笑气)--氧超浅吸入麻醉应用于整个置管过程中,临床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慧琴;应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肿瘤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护士的作用

    在Ⅰ期试验过程中,需要包括护士在内的多方面研究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作者:贺连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成年癫痫病人生活质量的调查及健康教育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反复的癫痫发作、长期用药、社会歧视等使病人的心理负担重.

    作者:孟宪臻;刘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促进肢体静脉回流的木制抬高架

    我科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通过多次实践、改进,研制了抬高下肢(上肢)的木制抬高架,经过1 a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莉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随着人们对2型糖尿病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无症状低血糖(unawareness of hypoglycemia,UH)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徐芬;尹红英;陶明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腰椎滑移行椎弓根螺钉加后路椎体间植骨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23例

    随着对腰椎滑移疾病认识的深入和相关器械及技术的进步,在腰椎滑移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认识到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性.1999年2月~2001年5月,我们应用椎弓根螺钉加后路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移2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建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脑室出血的超早期灌洗外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62例

    高血压病脑室出血的发病率较高,约占自发性脑出血的20%~50%.目前,对Ⅱ级以上高血压病脑室出血多采用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作者:骆映峰;吴志萍;何春梅;张宗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成分输血的分析及护理

    成分输血既能缓解血源紧张,又能针对性地满足患者对血液成分的需要,减少输血的副作用.近年来,我科手术患者成分输血已占输血总量的80%以上.现将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结肠癌行根治术患者接受成分输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平;袁秀娟;徐灿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我院护士健康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对8个模式病房372名即将出院的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院教育阶段5项内容,3项满意率在98.0%以上,2项满意率为59.1%.住院教育阶段10项内容,7项满意率》93%,3项满意率《48%.出院教育阶段6项内容,2项满意率》98%,4项满意率《61%.结论护士应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加大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王凤卿;陈红洁;宋琳;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主要是由于上腔静脉受压和侧胸腔内的肿瘤直接侵犯或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所致,其中由肺癌造成的约占65%[1].

    作者:费国华;申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家庭护理中心在社区护理中的地位

    随着卫生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护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者:陈国伶;邵爱和;吴亚君;邵乐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恩纳乳膏在儿童包皮环扎术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涂抹恩纳乳膏是包皮环扎术的一项新的有效麻醉方法,2002年10月~2003年6月,我们对100例包皮可上翻的儿童采用恩纳乳膏涂抹麻醉,麻醉效果好,并结合心理护理,取得儿童的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晓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表格式交班报告的设计及应用

    交班报告是体现护理工作连续性的一种书面文字,它记录了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是护士全面系统了解病人信息,及时提供全方位护理的重要依据.

    作者:华静;王晓敏;何世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术室的医疗环境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我在日本九州厚生年金病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感触很深.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室承受着治疗疾病而产生的不安,在手术室渡过的这段时光多数病人终生难忘.

    作者:邓炳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血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运动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DP)下肢血流的影响.方法入选研究对象30例老年LEADDP患者分别进行10 min伯格-艾伦运动体操及10 min体操加25 m/min低强度步行10 min运动治疗,对2种急性负荷运动治疗后下肢血管血液循环改善情况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体操结合步行与单纯体操比较运动后即刻及15、30、60 min足背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比(API)统计学差异明显.体操结合步行运动后即刻与单纯体操后即刻及15 min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N)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低强度且保证一定运动量的下肢功能锻炼能短期内增进肢体血液循环,体操结合步行的方式效果好于单纯体操,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周庆;曹春玲;李红俊;王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麻疹患儿并发症的护理19例

    近年来,由于麻疹病毒基因的变异,导致近年麻疹发病率回升,而且患者的年龄分布也有所改变[1],病情有轻有重,根据麻疹发病的特点,我们在护理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现将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19例麻疹患儿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春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护理60例

    功能训练是骨折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正确而积极的功能训练,即使手术复位、固定满意,亦易发生骨折并发症[1].

    作者:陈丽艳;庞蔚;林惠云;朱冬梅;张福玲;于潇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