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手术配合

王福利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 手术配合
摘要:现代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使绝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都能经血管内途径栓塞治愈,从而免除了开颅手术[1].自2001年4月至今,我科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治疗了8例颅内动脉瘤,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与过敏史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类)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用药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2].影响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甚多,经临床观察发现,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是影响其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张芳;曹敬花;高艳华;冯义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24例

    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的缺陷是病人颈部将留下长约10 cm的疤痕.由于颈部处于暴露部位,术后颈部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加重女性病人的精神负担.为使甲状腺肿瘤病人术后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我们为24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病人实施了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现就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龙育红;周丁华;卫冰;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的研究

    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把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琳;岳淑英;詹来英;刘文国;李志成;曾昭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护理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我科通过对278例危重病人采取不同形式的查房,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娜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褥疮护理观察表及其临床应用

    为便于临床护士掌握评估褥疮程度及对褥疮护理效果的观察,我科设计了一种方便实用的褥疮护理观察表.

    作者:王红美;杨建英;黄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的观察护理

    危重新生儿由于吸吮、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不能直接喂哺.为保证及时供给患儿足够能量,增强抗病能力,常需留置胃管注入奶液.通过临床实践,经口留置胃管不涉及鼻腔,易于操作,对患儿影响较小.

    作者:谢文杰;孙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胰岛素轮换皮下注射图的设计

    胰岛素反复皮下注射极易造成皮下脂肪萎缩、硬化等局部反应.目前临床上常选用腹壁、大腿前外侧、上臂外侧等药物易于吸收的部位进行轮换注射.由于护理工作轮班制的特点,再加上轮换注射尚无统一规范的交班方法,因此轮换注射很难顺利完成.为此,笔者设计了胰岛素轮换皮下注射部位图,解决了这一问题,已于2001年9月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后位宫颈早期徒手复位扩宫预防产时宫颈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宫颈位置对产时形成宫颈水肿的影响及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对宫颈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取180例后位宫颈产妇,随机分为A、B 2组,各90例,A组为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干预组;B组为非干预组;取C组100例产妇宫颈位置为前、中位组进行对照.结果 A组的宫颈水肿、活跃期异常、剖宫产数明显少于B组,P<0.05;B组的3项指标高于C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A组较B组的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明显缩短,P<0.01.结论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对宫颈水肿有预防作用,并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彭检妹;陈兰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糖尿病教育对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搞好糖尿病教育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是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糖尿病教育已经成为糖尿病防治的一项基本内容[1].1997年我院开始开展糖尿病教育工作,主要方式为糖尿病知识讲座,教育内容覆盖了糖尿病的一般知识,急、慢性并发症、饮食、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胰岛素等的使用、血糖监测与控制等护理知识.为了解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控制的影响,我们对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崔丽娟;孙丽波;纪淑云;王月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对老年病人实施触摸护理68例

    老年护理不仅局限于疾病护理和生活护理,尚需从深层次的情感护理入手[1].富有同情心,病人乐于接受的触摸护理,能提高病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使他们身心愉快,舒适和放松.2000年1月~2001年12月,通过对我院68例老年病人实施触摸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凤;贾丽枝;李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与静脉炎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封管方式对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生几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比较经留置针对家犬输入刺激性药物后2种封管方式与静脉炎性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改良封管法致静脉炎性反应率大大低于常规封管法,2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输入高渗液或刺激性药物后先静滴生理盐水20 ml,再用肝素盐水封管,可显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延长套管针留置时间.

    作者:庞溯摈;郭冬梅;蒙国照;王建玲;于黎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加开塞露治疗精神药物致尿潴留的护理90例

    自1993年以来我院对住院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尿潴留90例进行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维亮;范宜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复苏

    窒息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及脑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问世的瞬间有时是非常危急,当新生儿由母亲的宫腔内突然降生到人世间,可能出现的主要的问题是窒息.在窒息新生儿生命的初几分钟内如何对其进行处理,将影响其终身的健康和体质.当产前有异常或产时出现合并症时,要警惕新生儿需复苏的可能性增大,然而仍有50%的病例不能预知是否需要复苏,因此,所有接生人员及产科护士都必须掌握新生儿复苏的技术.

    作者:赵玉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7例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海扶刀)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性的肿瘤治疗方法,该方法将体外低能量(<3 W/cm2)超声波聚焦在体内特定靶区,通过聚焦处高能量(>1 000 W/cm2)超声波产生瞬态高温效应、空化效应,杀死靶区肿瘤细胞[1].2001年11月~2002年5月应用该方法治疗7例子宫肌瘤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晓静;盖长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侧卧仰颏位滴鼻的护理研究

    2001年对我院40例鼻窦炎患者采取侧卧仰颏位滴鼻,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梅;孟祥凤;王思明;姜杰;李建玲;李英婷;谢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脑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分析

    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存在很高的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脑瘤术后病人有很多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手术时间长、激素的应用、长期卧床、偏瘫、脱水、脑组织血栓物质的释放等,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1].若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以导致脑栓塞、肺栓塞,造成病人严重致残、猝死.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脑瘤术后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2001年1~12月及2002年1~12月的脑瘤术后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以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颖;张秀云;王庆珍;贾金秀;路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临床常见问题及护理

    我们将采血器替代注射器采血2 000余人次,现将临床使用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楚立云;苏平;董秀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30例

    1993年以来,我科使用江苏省常熟制药厂生产的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并与同期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的病例作对照比较,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翠琼;孙洁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桡动脉不同采血法的效果观察123例

    采用十字定位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触摸搏动穿刺采血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利梅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作为医疗机构中的护理管理人员,有必要认真思考目前护理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熊晓美;冯晓敏;叶宝霞;张胜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