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振花;魏玲本;高更春
青霉素皮试结果阴性者并不能安全地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口服药)[1,2].2002年1月~2003年3月,我所对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475例患者进行了过敏试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裕珍;陆莹;樊俭;陈瑛;姚美华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从2002年1月开始,我院以护理部为中枢,各科护士长为骨干,全体护理人员自我监控为基础,纵向监控和横向监控相协调,院内监控与院外监督相配合,形成系统的、严密的护理质量监控网络,从而使全院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孙显秀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细管持续引流是近年来临床上治疗恶性胸水新采用的方法,它引流彻底,治疗效果好,病人痛苦少.但每次注药需反复脱管再衔接,操作繁琐易污染,为此,我科通过临床反复应用与研究,在细管与引流袋之间安装一个三通,既方便治疗,又减少了污染机会,对细管引流术进行了弥补和完善.2000年7月~2002年2月,通过对43例患者的临床应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英;张秀俊;杨玉萍;吴晓云;刘庆军 刊期: 2003年第18期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化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患儿长期无病生存率有明显直接关系,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时有L-Asp不良反应的报道[1],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2],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1994年1月~2001年12月我科应用L-Asp治疗160例儿童ALL发生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和护理体会.
作者:郑小芬;王菊香;周成 刊期: 2003年第18期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在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并发症或伴发病时,需应用胰岛素[1].但部分患者对注射胰岛素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常拒绝接受或出现消极情绪,不利于疾病康复.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继红;李颜 刊期: 2003年第18期
2000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共收住断指病人256例,再植成功248例,成功率96.8%,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费冬儿 刊期: 2003年第18期
1 同行评价的概念与特点同行评价(Peer Review)是由同事对同事的工作行为与工作业绩所进行的评价.由于同事具有类似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拥有相同工作条件,熟知工作流程与工作要求,因此,他所做出的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而且注重整个工作过程[1].
作者:冯先琼;曾继红;何强 刊期: 2003年第18期
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常见的难题,它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
作者:刘燕平;吕小芳;程晓鸣 刊期: 2003年第18期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和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的存活率及其存活质量逐渐提高.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NICU对VLBW早期建立胃肠内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廉德花;张秀萍;张显英 刊期: 2003年第18期
随着人群中HIV、HBV、HCV等血源性传播性疾病患者的增多,作为这些疾病的聚集地--医院,其医务工作者受感染的危险也随之增加.
作者:谢红珍;聂军;潘绍山;梅桂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在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是抢占市场份额的决定因素,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服务作保证,就会失去病人、失去医疗市场.病人是服务的接受者,他们有权利评价服务质量,而且这种评价是客观、公正的.为了查找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护理质量,近年来,我院通过住院病人问卷调查,让病人参与评价护理质量,对护理服务起到了导向和促进作用.
作者:张绍兰 刊期: 2003年第18期
原发性肝癌危重的并发症之一是肝癌自发破裂出血.1996年1月~2002年8月,我院开展了单纯经肝动脉插管栓塞(TAE)及TAE后择期部分肝切除,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病人38例,有效止血率100%[1].现将TAE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海燕;陆介英 刊期: 2003年第18期
护理管理是促使护理人员提供良好护理品质的工作过程.Gillies认为一位卓越的护理管理者能具备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能力,对人力、财力、物力、时间能作经济有效的利用,必能达到高效率及收到大效果[1].当人们在谈到高效能人士的7种习惯(Seven habits)时,时间管理也是其中之一.因此,时间管理也应是护理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作者:赵玉芳 刊期: 2003年第18期
我院对2000级护理大专生在<眼科护理学>中的部分理论内容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袁爱华 刊期: 2003年第18期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CT)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是在对问题发展变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寻找佳解决办法,即求异/创新思维(thinking out of the box,TOB)[1].护士的辩证思考有助于产生正确的判断,从而显著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某些创新想法也易被患者、医生理解接受.
作者:贾愚;臧渝梨;娄凤兰;冯美丽 刊期: 2003年第18期
老年白内障患者在手术中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为使他们能顺利通过手术复明,对68例心电图正常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血压和心率的观察,以了解手术刺激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从而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梅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随着THR技术的不断完善,股骨颈骨折尤其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外早在50~60年代就开始关注病人知识缺乏问题,国内也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有调查表明股骨颈骨折患者缺乏有关该疾病的知识[1].同时大量研究也表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改善心理状态;改变行为;促进功能恢复.为此,提高THR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对THR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郭莉;肖顺贞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在股静脉穿刺时把股动脉搏动作为股静脉穿刺时的定位标志,判断股静脉的穿刺位置,常规情况下可顺利穿刺成功,但遇到肥胖儿、严重腹泻所致脱水的患儿,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循环不良患儿、股动脉搏动不明显者,则不能很快找到股静脉穿刺部位,造成股静脉穿刺失败,使临床处置病人时延误了诊断、治疗及抢救时间.为解决这一难题,提高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我们把引产的死胎进行尸体解剖,探讨股静脉穿刺的第一手资料,提高了一针见血率,为诊断、治疗和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作者:郑玉琴;严爱明 刊期: 2003年第18期
胸科、一些肝胆手术及肾脏手术常常摆成侧卧位,翻身后患侧上臂需固定于麻醉护架上.目前临床上常用治疗巾或包布包裹上臂用夹子固定于麻醉架上.由于包布过于厚重,夹子往往固定不紧.用治疗巾固定则因为包裹太窄或太短手留在外面,在手腕处长时间处于悬空状态,好比上止血带一样,手就会因为末梢循环障碍而变色或上肢神经损伤.因此,我们使用袖套固定法,效果不错,介绍如下.
作者:张芮;栾瑞红;胡青娜;武秀君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由脐环突出的疝称为脐疝,是由于婴儿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的疤痕组织薄弱,啼哭、排便引起腹压增高[1].小儿脐疝表现为腹腔肠管向脐环突出,比正常的婴儿脐部高1.5~2.0 cm,在脐部形成半球状.婴儿满2岁后,脐突出的肿物仍未还纳,脐环>1.5 cm,则手术治疗[2].为减少婴儿的痛苦,我科采用棉球裹着胶粒,利用胶粒突出环形高度的特点,进行将婴儿脐疝还纳,已于2000年1月应用于门诊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姮芬;谭碧燕 刊期: 200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