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疗法在儿科的应用与护理89例

廖松;赵铖;赖月玲

关键词:儿童,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摘要:血液透析(HD)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随着透析装置及技术的进步,HD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儿科领域的急、慢性肾衰治疗.1994年1月~2003年3月我院应用HD治疗小儿急、慢性肾衰89例[1],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冲洗法的改进

    以往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时,先将尿袋引流管与导尿管分离,再将冲洗液用输液器连接后与导尿管连接.由于产品不配套,输液器与导尿管连接不严易漏液,需护士用手扶持固定才能完成,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也浪费了人力.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一种新的方法,就是在行膀胱冲洗时,将尿袋引流管远端夹住,近导尿管方向用消毒液按注射法消毒后,将连接9号注射针头的输液器向导尿管方向直接穿刺引流管,注意勿刺破管壁,可顺利完成冲洗液的输注.待输注完毕,保留20 min打开夹子,徐徐将冲洗液放掉,更换新的尿袋,减少了反复接触导尿管的次数,降低了逆行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节约工作时间,此法简便易学,护患双方均受益.

    作者:果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血液透析疗法在儿科的应用与护理89例

    血液透析(HD)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随着透析装置及技术的进步,HD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儿科领域的急、慢性肾衰治疗.1994年1月~2003年3月我院应用HD治疗小儿急、慢性肾衰89例[1],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松;赵铖;赖月玲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吻合血管的双腓骨组合移植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护理12例

    自1975年Taylor首先报道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获得成功以后,吻合血管的骨移植已成为临床修复长骨缺损的主要方法.对于下肢长骨10 cm以上的大段缺损,单根腓骨移植修复,其支撑作用较差,吻合血管的双腓骨组合移植修复比较理想.我院自1989年以来收治1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顺利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庆;毕麦艳;罗存珍;李凤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介绍一种新型胃管

    传统的胃管为一长96 cm,前端有3个引流孔,每个孔相距5 cm,胃管末端为引流口,接负压吸引装置.在行胃管冲洗或胃内注药等护理操作时,需反复分离胃管与负压吸引装置接头,胃液流出极易污染病人被褥和护理人员,增加感染机会,增加护理工作量.为此,我们在传统胃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李冬梅;李秀菊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家庭运动指导对急性心肌梗死Ⅱ期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经抢救后病情相对稳定出院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约5~6周,为亚急性期心脏康复(Ⅱ期)[1].在此期指导患者实行安全有效的运动疗法是目前AMI康复的关键,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劳动能力,改善心理状态,避免新的梗死及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2001~2002年通过应用2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无心脏合并症的AMI康复Ⅱ期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运动程序指导,探讨更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丽娟;沈琼;张静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糖尿病教育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糖尿病教育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1].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和教育,对减轻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旨在探讨糖尿病教育在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

    作者:范丽凤;张小群;陶旭;安婧;樊玲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小脑大面积梗死致急性小脑扁桃体疝的急救护理1例

    急性小脑扁桃体疝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若抢救不及时,往往造成病人死亡.我科收治1例小脑大面积梗死致急性小脑扁桃体疝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白芳;何细妹;刘媛;尤延辉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顺环形置管法在泪小管断裂中的应用及护理

    自1997年以来,我们对传统手术方法不断改进设计并完善了顺环形置管法,并用于32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凤;王荣华;于志红;徐金美;曾蕊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温水浴足在新生儿足跟采血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02年12月~2003年5月我科对81例新生儿采用温水浴足后采血,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司丽霞;张颖;蔡建霞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新加坡医院建立病人图书馆--健康教育形式的新尝试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1].传统的健康教育手段通常是以口头教授为主,辅以简单的书面宣传和小手册,健康教育手段形式呆板、针对性不强、教与学之间缺乏交互性,示范操作难以规范,容易产生偏差等滞后状况[2].在新加坡,每所医院内都设立有病人图书馆,利用病人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为病人提供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知识.2000~2002年作者在新加坡医院学习、工作,对其病人图书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现将其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陈健;刘玉馥;谢刚敏;杨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护理英语交班系统软件的研制与共享

    该系统是指用计算机帮助,向护士传授英语知识和提供计算机技能训练.采用多媒体软件制作,中英文两用,点击中文,显示英文,适用于各阶层英语水平人员使用,实现了资源共享并将成为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环境.

    作者:胡荣东;管静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应用Braden计分表预测及预防压疮的护理研究

    为提高预防压疮(pressure ulcer, PU)的有效性,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应用Braden计分表[1]对内外科200例卧床病人进行了PU发生危险的预测及分组预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琪霞;刘进玲;陈芳;印建云;申萍;诸葛海宏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1例气管套管移位的教训分析

    气管套管移位是气管切开术后危险的并发症,易误诊.我院曾收住1例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第3天在翻身后出现气管套管移位,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引起严重缺氧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金鸣;顾月群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的预防

    内镜及其附件结构复杂,材质不同,多数不耐高温,怕腐蚀,给使用后的消毒灭菌带来了挑战,通过内镜引起的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已成为新的问题而备受关注.

    作者:刘俊霞;王欣淼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护理18例

    登革热系由登革热病毒所致,经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7~9月为发病高峰,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多发,呈流行性或暴发性流行.登革热目前西医无特效疗法,因此,探索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夏秋季节广州地区出现登革热流行,我科应用中医中药方法,对登革热患者进行治疗与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邓秋迎;张广清;冼庆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Foley尿管治疗十二指肠瘘的护理2例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较为多见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高流量的十二指肠瘘,并发症和病死率高.为了加速瘘口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我科应用Foley尿管堵塞瘘口治疗十二指肠瘘2例,效果理想,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永梅;易成春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12例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的方法.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受者ABO血型不合的发生率约为10%~15%[1].2001年5月~2003年3月我科共进行了12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PBSCT,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旭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儿童食管炎的护理125例

    儿童食管炎是一种较常见的食管损害,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经长时间作用于食管黏膜导致食管炎,尤其是食管下段黏膜引起炎症.1993~2002年,我院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炎125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颂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宫内孕合并宫外孕的观察与护理3例

    在自然妊娠中,宫内孕合并宫外孕临床少见.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发病率有所增加,这可能与近年来促排卵药物的应用而导致多胞胎以及胚胎移植术移植多个胚胎有关[1].2001年9月~2003年1月,我科共收治3例宫内孕合并宫外孕患者,现将病情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乔建萍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放松训练对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干预研究

    放松训练是心理治疗方法的一种,它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声音、运动、想象等方面来降低病人对周围环境的感应能力,以减低交感神经的活动,使肌肉松弛,心理放松[1].将放松训练作为一种补充替代疗法应用于临床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但将其应用于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放松训练对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干预效果,为在整体护理中缺乏干预手段的临床护士提供护理措施的借鉴.

    作者:周晓荣;李小妹;刘美丽;李宁;高春燕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