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杨振刚;何映月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依托泊苷, 顺铂, 洛铂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入选符合标准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9例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EP方案)化疗,另一组采用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EL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组RR 67.5%,1年生存率35%.依托泊苷联合洛铂组RR 72.4%,1年生存率37.9%.两组间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组有1例发生肾功能损害,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组无1例发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液学毒性,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与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化疗治疗初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相当;毒副反应,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组消化道反应明显且有肾功能损害发生,依托泊苷联合洛铂组毒副反应较小,耐受性好.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剂量CT扫描在腰椎间盘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在腰椎间盘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同一患者行常规剂量(280mAs)扫描,并根据体质量指数(BM)进行低剂量扫描,设置如下:BMI≤20为70mAs,BMI 21 ~ 25为100mAs,BMI26~ 30为130mAs,BMI> 30为160mAs,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并比较两种扫描剂量指数和图像噪声.结果 低剂量扫描比常规剂量扫描图像噪声高(P<0.01),但不影响诊断,各组间图像质量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BMI之间以及它们与常规剂量组之间辐射剂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根据BMI设置不同低剂量在腰椎间盘CT扫描中是可行的,既能获取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又可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

    作者:黄强;徐志根;胡利荣;侯洪涛;杨光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显微外科治疗及术后颅内压变化

    目的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及术后颅内压的变化.方法 6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术后CT复查分为无再出血组和再出血组,术后3、5、7天腰穿测量颅内压,比较两组颅内压.结果 术后3个月按照GOS预后评分,1分8例,2分4例,3分10例,4分29例,5分15例;术后3、5、7天再出血组颅内压均高于无再出血组(均P<0.01).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时降低颅内压可降低再出血发生.

    作者:彭思民;刘锦霞;章卫康;杨岳炜;揭芳剑;黄俏春;陈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汗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和评价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对汗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对79例汗管瘤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回顾性地选取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电凝治疗的68例汗管瘤随访患者(对照组)作对照研究,比较其疗效和并发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显效以上率97.47%,对照组的显效以上率92.6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后色素沉着和萎缩性瘢痕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的电凝治疗相比,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汗管瘤更安全有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 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是治疗汗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可明;胡小琴;叶才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动态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3种炎症因子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组30例、中型组27例和重型组15例,监测不同时间段(<12小时、24小时及第3、7、14天)的PAF、hs-CRP、PCT的水平.结果 3组脑梗死患者12小时内PAF、hs-CRP、PCT水平均升高(P<0.05),第3天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3组上述指标水平第7天均持续下降,而重型组伤后第14天仍保持较高水平;治疗14天后按临床疗效分为显著进步组和非显著进步组,显著进步组血清PAlF、血浆hs-CRP、PCT水平明显低于非显著进步组(P<0.01).结论 炎症反应在急性脑梗死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动态检测有助于早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并作为预后评估的参考.

    作者:李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降结肠粪石嵌顿肠梗阻伴间位结肠1例

    通过对1例间位结肠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探讨间位结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蔡平;邵斌;王良斌;张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12例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2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肠系膜上动脉栓塞6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6例.结果 6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均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2例术中行坏死小肠切除术,2例术中行尿激酶溶栓术,治愈2例,死亡4例.6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抗凝治疗,4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住院期间死亡4例,8例出院患者随访6~18个月,2例失访,2例于随访期间死亡.结论 腹部增强CT或者CTA是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降低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死亡率至关重要.

    作者:解旭品;方欣;林乃弓;刘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TCT联合HPV用于筛查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TCT联合HPV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00例妇产科门诊患者进行机会性筛查,同时做TCT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结果有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并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1)筛查的1000人中,TCT阳性率为9.8%,HPV高危型阳性率为15.1%,TCT和HPV同时阳性的有54例,占5.4%.124例行阴道镜下活检,查出CIN Ⅰ 21例,CIN Ⅱ23例,CIN Ⅲ 15例,宫颈癌1例;(2)TCT联合HPV筛查与病理学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2.69%,阴性诊断符合率为100%;而单独应用TCT筛查的病理学符合率分别为66.67%,82.61%;单独应用HPV筛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5.38%,80.43%.结论 TCT联合HPV能有效地筛查出宫颈癌和癌前期病变,其病理学符合率、阴性预测能力均高于单独应用一种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春地;金晓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重点.方法 对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儿手术切除瘤体后治愈出院.结论 充分做好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的观察及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楼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典型Todd瘫痪2例误诊分析

    Todd瘫痪早由法国Bravais在1827年进行了首例病例报道,继而在1849年由伦敦生理学家Robert Bentley Todd对该现象进行了定义:在癫(癎)发作后,特别是一侧及某个肢体抽搐的病例,同侧肢体可发生半小时以上、甚至数天(多小于1周)的瘫痪,但终会有完好的恢复[1].因为这种瘫痪是可逆性的,因此该病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该病显著的临床意义是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鉴别诊断,甚至涉及是否静脉溶栓的决策.现将本院2012年4月~ 2012年5月收住的2例不典型Todd瘫痪误诊经过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潘小玲;陈红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鼻咽癌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护理,达到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使其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鼻咽癌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治疗后2~6个月进行影像学变化评估,有效率达100%.结论 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做好相应护理,可有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Z350纳米树脂修复前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Z350纳米树脂与卡瑞斯玛树脂修复前牙的疗效.方法 收集前牙龋齿或缺损的活髓牙246例共565颗,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Z350纳米树脂修复,对照组用卡瑞斯玛树脂修复,观察修复后2年的疗效.结果 2年Z350纳米树脂成功率94.87%;卡瑞斯玛树脂成功率72.93%.结论 Z350纳米树脂是前牙理想的修复材料.

    作者:潘昳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种硬性接触镜护理液的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本院自制的一种硬性接触镜护理液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WST-1试剂检测硬性接触镜护理液与人眼角膜上皮细胞共同培养后细胞的增殖情况;对兔眼进行一次性眼刺激实验及对兔背部裸露皮肤进行多次皮肤刺激实验,观察该硬性接触镜护理液6个时间点的细胞相对增殖率以及对兔眼及皮肤的刺激反应.结果 该硬性接触镜护理液直接接触角膜上皮细胞短期内(小于1小时)对细胞有微弱增殖抑制作用,长期接触(1~24小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细胞损害;该硬性接触镜护理液接触兔眼和皮肤未见刺激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该硬性接触镜护理液对人眼角膜上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直接接触角膜;对兔眼及皮肤均无刺激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金婉卿;翁郁华;陈云云;陈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冷凝集对血细胞分析仪细胞计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冷凝集素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筛选血常规检验结果中MCHC数值>360g/L的标本38份,对所有标本在37℃水浴30分钟后重新检测血常规,并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结果 38例标本WBC、RBC、HCT、RDW水浴后较室温明显增高(P<0.01),而Hgb、MCV、MCH、MCHC明显降低(P<0.01),PLT无明显变化(P>0.05);冷凝集素效价与WBC、RBC、HCT水浴前后的差值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7、-0.838、-0.907,均P<0.01),与MCV、MCH、MCHC水浴前后的差值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4、0.907、0.894,均P<0.01),与Hgb、RDW、PLT水浴前后的差值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81、-0.086、0.147,均P>0.05).结论 冷凝集可影响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并与冷凝集素的效价有关.

    作者:徐岳军;庄晓玲;方汉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完全埋伏阻生牙拔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笑气吸入清醒镇静法+涡轮钻拔牙法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临床观察效果.方法 选择拔牙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笑气吸入镇静局麻下涡轮钻拔牙)、B组(局麻下涡轮钻拔牙)、C组(传统拔牙),记录三组方法的拔牙完成时间及患者在麻醉前、局麻时和拔牙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和拔牙感受.结果 AB组较C组拔牙时间明显缩短,A组SBP、DBP、HR变化平稳,A组较BC组感觉痛苦小,三组SpO2无差异.结论 吸入笑气清醒镇静下涡轮钻拔除阻生牙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军;张文云;肖玉鸿;杨立斗;徐默菡;李明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

    胸膜肺母细胞瘤(pleuropulmenary blastoma,PPB)是一种发生在婴幼儿期肺实质内或胸膜的胚胎性的一种罕见恶性肿瘤.2011年本院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之晗;祁旦巳;金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Shell”区弹性应变率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估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周围“Shell”区域的弹性应变率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价.方法 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102例,用弹性成像技术测量结节(A)、正常组织(B)、结节周围区域(Shell)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周围区域(Shell2)的弹性应变率,获得B/A、A/Shell、B/Shell、B/Shell2数值,并进一步获得每个病例的病理结果.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块61例,恶性肿块41例,其中B/A、A/Shell、B/Shell比值,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组A/Shell与B/Shel2比值,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中23例为乳头状癌,18例为非乳头状癌,B/A、A/Shell比值,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恶性肿瘤病灶周边的组织硬度明显高于良性病灶,良性肿块周边的组织也存在着组织硬度增高的现象;乳头状癌本身与其“Shell”的硬度差异(A/Shell)明显高于非乳头状癌.甲状腺结节“Shell”区域的检测有助于评估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情况.

    作者:章瑾;钱纪江;刘祖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丁螺环酮对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的增效作用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对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的增效作用.方法 100例首诊均符合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5-HT再摄取抑制药物,按药物说明书给予常规逐渐加量治疗;治疗组采用丁螺环酮联合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入组即刻及治疗后第1、2、4周分别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丁螺环酮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第1周和第2周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第4周两组HA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效果达到相同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丁螺环酮15 ~ 30mg/d的常规剂量可以作为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的增效剂使用,在临床上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并且其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张红波;杨君祥;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入选符合标准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9例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EP方案)化疗,另一组采用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EL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组RR 67.5%,1年生存率35%.依托泊苷联合洛铂组RR 72.4%,1年生存率37.9%.两组间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组有1例发生肾功能损害,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组无1例发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液学毒性,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与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化疗治疗初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相当;毒副反应,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组消化道反应明显且有肾功能损害发生,依托泊苷联合洛铂组毒副反应较小,耐受性好.

    作者:杨振刚;何映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善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口腔舒适度新进展

    总结国内外改善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口腔舒适度常用方法.目前常用方法为: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物理、医疗器械、手术等.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各种口腔并发症,导致口腔舒适度下降影响进食甚至无法坚持放疗,如能通过早期、针对性的预防及积极、合理的治疗可减轻口咽黏膜反应,改善其口腔舒适度,使患者耐受放疗而顺利完成治疗,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王亚平;李卫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度洛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对9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治疗组和舍曲林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同时进行卒中常规治疗.疗效评定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治疗后1、4、8周进行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评定;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 治疗1周时度洛西汀组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上较舍曲林组降低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度洛西汀组在治疗后评分较舍曲林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度洛西汀组有效率亦优于舍曲林组,有显著性差异(x2=4.019,P<0.05).两组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起效快,且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药物选择.

    作者:陈文斌;汤义平;赵群峰;范爱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