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救护理13例

陆蓉

关键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救, 护理
摘要: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达50%~70%[1].我院2001年1月~2002年4月共收治13例ARDS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经验,提高了ARDS抢救成功率.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不同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

    纤维肠镜检查必须清洁肠道,传统的方法是少渣饮食-流质-口服泻药-清洁灌肠,操作繁琐,多次插入肛管灌肠易损伤直肠黏膜而引起出血,而在老年人中有时也达不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为此,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了少渣饮食-口服泻药-口服电解质溶液(配方:KCl 1.5 g,NaCl 12.28 g,NaHCO3 5.88 g,渗透压=278 mOsm/kg*H2O加温开水至2 000 ml.一般在30 min内服完,约6~8杯),替代清洁灌肠的新方法,为40例需行纤维肠镜检查的老年病人作肠道准备[1,2].经对比,新方法优于传统方法,但病人的依从性差.

    作者:徐禹静;吴晓芹;朱金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床旁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的护理15例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作为一种持续的肾脏替代疗法,由于其疗法简单,不需要复杂仪器,也不需要经特殊训练的专业透析人员,同时也由于有些严重循环动力学异常或呼吸功能障碍及严重复合伤不宜搬动的患者,无法到专门的透析室治疗,使床旁CVVH受到重视.我科1998年4月~2001年10月共实施CVVH治疗患者15例,通过严密的监测及正确科学的护理,保证了CVVH的有效运转,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桂芳;张曦;陈红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会

    我院是一所668张床位的三级甲等医院,1997年在4个病区实施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SAHNC)[1],根据开展整体护理后病人的反映,我院进行了大胆尝试,1999年在全院铺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黎;张卫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自制病人一览表等级护理标记卡

    等级护理按医护常规要求有明确的标记规定.但在医院一览表上如何标示出来,各医院做法却各不相同,有些医院甚至临时用红笔画上去,显得一览表既不整齐规范,使用时也不便于更改变动.我们设计制作了医院病人一览表透明质等级护理标记,不但标示清晰一目了然非常整齐规范,且在使用中方便更改护理等级、挺括耐用.制作方法简便,适用于任何医院不同规格的一览表,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建萍;李娜;杨桂娥;王文珍;张志敏;霍世英;孔玉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外敷法治愈巨大褥疮的护理1例

    1999年10月~2000年1月,我们采用自制生肌膏外敷的方法,成功地治愈了1例巨大感染性褥疮的病人,现将治疗及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萍;张秀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日本手术室护理见闻

    以校际交流的形式,我来到日本横滨综合病院进行护理研修学习2年.现将所见所闻介绍如下.1 手术室的概况我研修所在的手术室是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手术室,位于二楼中央部,与血库、检验科、病理室、ICU、医局为同一平面,内部与消毒中心相通,消毒后的无菌物品可通过发送口直接送到手术室使用,这样的构造及布局既符合流程,又为医疗和护理工作创造了方便.

    作者:赵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和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随年龄增加睡眠时间将逐渐减少是传统认知,使老年人单纯因为睡眠不佳到医院求治者很少,住院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仍然服用安眠药改善睡眠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老年病研究所我们对此进行了调研,期望找到导致老年人失眠的因素和恰当的调整方法.

    作者:戴付敏;孔莎;杨玉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状况及不同分型、治疗依从性对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方法对85例病程≥5 a,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社区患者,采用SDSS量表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96.5%;以责任心、计划性、职业和工作、对外界的兴趣与关心、社会活动及社会性退缩方面缺陷较重,其中以衰退和残留型、依从性差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尤为明显.结论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与非药物性康复措施紧密结合,有利于社会功能的全面改善.

    作者:彭锡玲;徐莉;李芸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气囊导尿管与尿袋连接方法的再改进及临床效果观察

    我们在临床操作中,常遇到尿管末端管口与止位环外径相差较大而不易将止位环套入管腔的情况,针对该弊病,我们对原连接法进行再次改进,并对我科480例采用此法留置导尿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无1例发生接头松脱和漏尿现象,对保证留置导尿患者引流系统的密闭性,预防逆行性尿路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质量.现将此法报告如下.

    作者:郑燕;顾琼;鄢家莉;喻友华;谢玲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产褥期褥汗与乳汁分泌的关系探讨

    为研究褥汗与乳汁分泌的关系,我院2001年6~12月对200例产妇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抽取我院爱婴病房自然分娩的汉族初产妇200例,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均为足月妊娠,年龄(20±5)岁,无妊娠合并症,乳头情况好,新生儿出生体重2 800 g以上,Apgar评分>7分.

    作者:马志英;林芳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同种异体卵巢输卵管原位移植术的手术配合1例

    2002年3月5日,我院为一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后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卵巢输卵管原位移植术,术后3 d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手术获得成功.现将术中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陆利萍;密慧萍;胡似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财会人员参与整体护理的做法与体会

    2000年10月,我院护理部和财务部共同率先在内科、外科等科室实施财会人员下科室为病人服务的工作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虹;陈红宇;杜敏华;靳荣林;杨花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重危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留置套管针大流速可达97 ml/min,能满足重危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1],所以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一般选用上肢的肘部静脉、腕部静脉和下肢的大隐静脉.但是四肢伤残、失血性休克和心脏骤停者肢体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我们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取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章亚平;许兰娣;符德芳;沈旭慧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口腔专业护士培养模式的探讨

    我院护理部为弥补普通护理专业护士对口腔专业知识的缺乏,积极尝试和探讨一种有利于培养口腔专业护士的模式,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宏敏;吕艾芹;曹琳;郭泾;徐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婴幼儿1秒钟肾穿刺护理170例

    我院采用1秒钟快速斜角肾穿刺婴幼儿170例获得成功,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儿,男127例,女43例,平均年龄30.6个月(4~36个月).病程平均3.1个月(3 d~14个月).诊断标准按1979年全国儿科肾脏疾病协作组标准[1].其中急性肾炎6例,单纯性肾病146例,肾炎性肾病9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1例,紫癜性肾炎2例,隐匿性肾炎3例,药物性肾损害2例,迁延性肾炎1例.全部病历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查.

    作者:周敏;刘均彦;王海燕;倪丽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82例颅脑损伤的健康教育评价

    我们对1999~2000年182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2例,男145例,占79.67%;女37例,占20.33%;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1.14岁;工人82例,农民41例,干部9例,其他及在校学生50例;住院时间1~105 d,平均14.

    作者:王凌云;陈红仙;高翠仙;张艾丽;钟继珍;胡慧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实践的探讨

    根据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护理部制定了<护理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护理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继续教育针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目的是完善知识结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四新),旨在提高护士的科技能力、管理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创新型、开放型、能力型的护理专业人员[1].为了进一步搞好继续教育,我院对护理人员2001年继续教育学分进行调查并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蔡中敏;杨建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救护理13例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达50%~70%[1].我院2001年1月~2002年4月共收治13例ARDS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经验,提高了ARDS抢救成功率.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护理门诊对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干预

    2000年5月12日,我院开设了护理门诊,由具有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职称的护理专家轮流坐堂,每周开设5个上午,不需挂号付费,随到随诊,主要对就诊病人及家属提出的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家属护理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提供信息,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行为干预.

    作者:江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改良法二次膜式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护理9例

    我院近年来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开展改良法的二次膜式血浆置换(PE),其目的是血浆经二次膜式反复循环,尽可能多的将血浆中的白蛋白等物质回输体内,同时截留浓缩血浆内的大分子致病的免疫球蛋白,使MG患者血液中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滴度下降,使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佩苏;张帆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