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途径--目标理论在普外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颜君;张秀月

关键词:目标理论, 病房, 护理管理, 护理专业, 管理体制, 服务安全, 组成, 科学
摘要:护理管理是护理专业中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是保证护理服务安全、有效的关键[1,2].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途径--目标理论在普外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是护理专业中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是保证护理服务安全、有效的关键[1,2].

    作者:颜君;张秀月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病房环境空气中肠杆菌的监测和分析

    目的:监测医院环境空气中肠杆菌的含量,评价消毒效果,探讨院内感染与气源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使用LWC-1离心式空气样品采样器采样,用麦康凯选择性培养基细菌培养,对神经内科病房、走廊、污被服仓库及治疗室,在3个测量日期消毒前后采集30个空气样本.结果:病房环境空气消毒前161cfu/m3,消毒后84cfu/m3.消毒效果明显(P<0.05).结论:卧床和便失禁病人的排泄物对病房用品和环境空气造成污染.高浓度的革兰氏阴性肠杆菌气溶胶构成下呼吸道感染威胁.减少粪便污染,定时监测和加强病房消毒处理,是降低医院内气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马瑞华;柴同杰;李培霞;孙爱芹;王飞;郭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的护理

    通过对196例病人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的护理,提出内镜专科护士应具备完整的内外科系统理论知识,全面了解手术的每一步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阐明术中护理要点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作者:徐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治疗性沟通在妇科门诊病人中的应用

    我科自1995年2月~1998年5月对816例门诊病人适时地应用治疗性沟通,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荷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心脏手术后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心脏直视手术常规给予锁骨下腔静脉置管237例,发生导管感染8例,占总例数的3.4%.发生时间均在置管第8~16d后.而发生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和畏寒.疑为感染后,立即拔除导管做细菌学培养,多数为阳性.本组8例经及时诊断和辅以抗生素治疗均获痊愈.因此强调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正确封管,定期更换各种输液管道、置管处敷料及掌握好拔管时机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陈少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目标

    心身疾病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躯体病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中都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有关.

    作者:王国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灌肠对会阴侧切并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正常分娩产妇于产后2h能自动排尿,超过8h不能排尿者为尿潴留.产后尿潴留是会阴侧切产妇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我们试用了大剂量不保留灌肠法治疗会阴侧切产妇的尿潴留.通过对30例顽固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对照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桂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日本社区服务

    日本的社区服务从法律、制度的制定,各组织机构的建立以及具体的工作实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笔者为此去日本学习半年,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樊爱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制订心肌梗死患者教育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在从事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时发现,有时采用的教育计划很难引发患者的共鸣与兴趣,即亟待开发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5a实践表明,新的教育计划获得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积极配合、支持及好评,有抵触的患者变得开朗、轻松,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郭明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术后心慌心悸原因分析与护理

    对180例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172例获得成功.术后40例患者仍述心慌心悸,发生率为22.2%.分析了射频消融术后心慌心悸的产生原因,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手术失败或复发;(2)心律失常;(3)合并冠心病;(4)合并心神经官能症;(5)X线照射时间过长;(6)术后并发症;(7)导管损伤血管内膜等.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根据病史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查,明确心慌心悸的原因后针对性进行治疗.

    作者:邢海燕;许大国;余可斐;周荣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腹腔镜脾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脾切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报告11例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病人的合理选择,术前的充分准备、心理护理,术后饮食、体位、引流管等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重点介绍了术后并发症(出血、血栓形成、皮下气肿及肩背部酸痛)的观察护理.

    作者:张芬;孙桂云;魏其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患者安置胃管的对比研究

    需置胃管进行营养支持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应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2组.传统组吸尽口腔分泌物,卡弗放气后置管.改进组吸尽口腔分泌物后卡弗不放气直接置管.通过卡方检验发现:2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误吸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组高于改进组:SpO2下降(>10%)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组高于改进组.建议不放卡弗直接置管,可避免通气量下降和置管过程中误吸,减少护士工作量.

    作者:田永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护理模式--生命网的建立

    目前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跃居首位,冠心病的防治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是目前医学和护理界研究的热点[1].

    作者:李季香;王桂芝;李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升桥侧卧位手术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护理

    在硬膜外阻滞和全麻下对升桥侧卧位手术病人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发现硬膜外阻滞下升桥侧卧位较仰卧位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而全麻则影响不大.当选择硬膜外阻滞这一麻醉方式时应确保体位摆放正确,并根据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补充血容量,以保证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乐亦红;傅诚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基层护理人员心理现状调查分析

    近年来,关于护士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已广泛涉及.但对基层护理人员的心理现状调查研究,则是新课题.笔者就此作一尝试,旨在了解基层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及需求,为有关部门在护理人才培养及护理管理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娟;蔡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肠内营养简易方法

    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病人全身营养状况,缓解分解代谢,促进肠功能恢复,保护肠粘膜屏障.肠内营养简易方法一般用于吞咽困难、神志不清、昏迷、手术后有瘘管的病人,这些病人一般都要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肠内营养.

    作者:阮秀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介绍一种男性尿失禁的简易处理方法

    临床上对男性尿失禁病人,大多采用留置导尿或用假性尿袋,留置导尿易造成尿路感染,并且需要经常更换尿管.用假性尿袋易引起病人阴茎糜烂,给护理带来不便.我们自制一种适用于男性尿失禁病人使用的简易工具,在临床试用20例,效果佳,可广泛使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红;褚晓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计划分娩88例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组为我院1999年1月~6月住院的88例孕39~43周、正常单胎头位初产妇,且符合以下条件:(1)无明显头盆不称及产道异常.

    作者:宋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培训小教员,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我们在在职培训中采取培养小教员的方法,尝到了甜头.报告如下:

    作者:魏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外科手术后的营养支持

    国外Hill等报告老年外科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病率高达40%~50%[1],国内于氏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调查显示,外科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病率高达41.6%,有发生营养不良危险者占20.8%,二者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这与国外研究相似[2].

    作者:胡佩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