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同时也是保护病人静脉的措施之一.自1995年6月以来,我科就将其应用于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及静脉输液,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唐荣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95年~1998年共护理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后病人61例,其中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红;刘春元;杨敏杰;王德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设计1种简易的加压输液器,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材料:(1)成人血压计袖带(带有尼龙搭扣的袖带)1个;(2)血压计的充气皮球1个;(3)弹簧式血压表1个(也可不备).
作者:魏忠友;肖兴米;郑雪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对1998年1月~11月2 205名住院病人进行了护理满意度调查,并加以分析,以探索提高住院病人对护理人员综合满意度的方法.
作者:金丽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对需要化疗的肿瘤病人,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并经此反复给药,是一种减轻病人痛苦、方便治疗的常用诊疗技术,但CVC感染往往伴有菌血症,时常因病情严重而治疗困难.52例CVC置管化疗引起实际感染率为14.6%,其原因:一是抗肿瘤药杀伤白细胞,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二是置管时间较长,创口处理不当,细菌经导管漫延扩散而致菌血症;其三是晚期肿瘤病人长期卧床抗感染能力下降.因此,对CVC感染除针对性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外,加强护理也是降低感染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护理内容包括:(1)在化疗期间密切监测病人白细胞的变化,对白细胞显著下降者应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2)定期消毒处理创口周围皮肤和外露导管,更换覆盖无菌敷料,一般隔日1次,天气炎热,每日1次;(3)每日进行病室紫外线照射和空气消毒;(4)协助病人多下床运动,以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作者:姜慧;朱惠芳;武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实用护理杂志社组织召开的全国第五届护理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5月16日~18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来自26个省市的7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21世纪护理学的发展及其对伦理的要求;新时期护士职业、理想与敬业精神面临的问题;心理护理与护理伦理;临终关怀与护理伦理;护理伦理与法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张爱礼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多年来,绝大部分医院为了便于病房管理,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的治疗、休养环境,规定了严格的家属陪护制度,每病区限制在5%左右.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更突出了病人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的人的概念,医护人员面对的已不再是孤立的疾病.
作者:梁涵岚;李海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由于目前世界各地的心身疾病大幅度地增加,使得人们对心身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甚至在整个医疗观念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必然导致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观念的形成使护理工作从单一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心身及对社会因素的整体护理,心身疾病患者又是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作者:王国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外科手术前刷手一直延用传统的手刷刷手及浸泡消毒方式.曾经出现过不少因用手刷刺激肌肤而使手术人员忍受痛苦.为改进这一传统刷手浸泡消毒方法,经过多年研究实验及参考国外医院的资料,我们采用改变消毒剂借用海绵块搓洗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我院自1998年7月以来正式采用这一消毒方法.
作者:曲淑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1988年1月~1998年12月,共完成二尖瓣置换术180例.其中男79例,女101例;年龄18~58岁.术中所用瓣膜均为进口或国产机械瓣膜.
作者:黄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急性粘膜反应是头颈部及锁骨上区肿瘤放疗中常见的放射反应,表现为鼻咽、口咽、喉咽、食管及气管等受照部位粘膜充血、水肿.在此基础上,往往会诱发细菌及病毒感染,加重粘膜损伤,出现粘膜白斑或溃疡,引起局部疼痛,严重时影响进食,影响放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郭嬿;王宝慧;许秀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具体实施方法1.1 产前健康教育实施:以护士个别口头教育为主,辅之以书面和录像教育.孕妇入院后护士在安排好床位、稳定孕妇的情绪后进行入院后初次健康教育.
作者:包银珍;方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对我科收治的26例腹膜透析(PD)病人,重视健康指导在PD病人的家庭操作方法及自身监测的重要作用,通过讲解、文字指导、操作示范、指导病人或家属操作,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提高了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现将健康指导内容报告如下.
作者:肖金菊;刘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经椎板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System,MED),是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也是近年来微创外科在骨科领域内的新进展和前沿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安全性大、创伤小、见效快、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腰椎稳定性好等显著优点.我院手术室从1998年4月~1999年10月,历时1年半的时间,应用这一高新技术,经MED手术130例,效果非常显著.现将手术配合及器械养护作一介绍.
作者:王玉敏;常青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新生儿Rh溶血症是指母子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新生儿溶血.于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形成核黄疸而造成死亡.
作者:李春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96年~1999年4月,采用FINN返修型旋转绞链式膝关节假体修复股骨下端大块骨缺损4例,并就其操作安装原理及手术护理要点进行讨论.
作者:王新;王臻;王宇;段宝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腹腔化疗的病人为防止腹腔粘连,要预先冲入大量液体,如生理盐水或中分子右旋糖酐(约2 000 ml);然后将化疗药物打入腹腔;后再将含化疗药物的所有液体(2 000多毫升)放出.故每次腹腔化疗,出入腹腔的液体总量至少4 000 ml以上.过去用50 ml空针抽液,往往要抽吸80余次,护士劳动强度大,且易增加感染的机会.通过实践,我们采用改良的输液管装置,简化了操作过程,收效明显.
作者:周丽;刘志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解新疆地区血液透析(HD)患者TTV感染状况,我们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了20例HD患者血清TTV DNA,现结合检测结果和临床实践讨论护理对策.
作者:岳琴琴;陈小波;王蓓;祁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针对破伤风患儿,在综合治疗中配合科学的护理,提高了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现介绍体会如下.1 护理措施1.1 康复箱治疗时护理:新生儿破伤风由于频繁抽搐出现呼吸暂停或窒息,引起脑缺氧缺血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常导致后遗症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作者:林雪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自1997年7月~1999年12月运用中药涤毒饮保留灌肠治疗氮质血症期30例,并与西药组相对照,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翠贞;卢立新;张荣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