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红
肌肉注射是临床护理操作基本的一项.但如果在操作中某一环节上稍有疏忽,将会带给病人更大的痛苦,甚至造成死亡.现将肌肉注射致坏死性筋膜炎1例的教训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
作者:陈维红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肠造口不论在国内或国外均不少见[1].肠造口治疗法已被肯定为一种特殊治疗法[2],但在国外基本上由专业造口师承担,而我国由于造口医师非常少,所以结肠造口术后的护理工作仍由护理人员完成.曾有人报道:79例造口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28例,其中14例是护理不当引起[3],因此,护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作者通过对57例肠造口术后早期(7天内)是否使用造口袋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与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美琴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病人有病就要吃药打针,这个浅显的道理人人都不讲自明.而病人抗药的提出,似乎令人愕然.只要人人都作一自省,便可知道抗药心理人人都有之,只是轻重而已.不过在患儿则其抗药心理更为严重,或说没有抗药心理的儿童似乎极为罕见.
作者:乔小明;张秀玲;毕慧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 病历介绍患者,男,52岁,因左肺鳞癌Ⅳ期1年余,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1个月,于2000年2月28日再次入院,检查提示食道中段受压狭窄,纵隔淋巴结,第8胸椎,第7、8肋骨转移,给放射治疗加DDP增敏及支持对症治疗.3月13日,因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经患者同意后,请麻醉科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及置管过程顺利,但硅胶管送至所需长度时回血不畅,退管途中又见回血通畅,术者再次将管送至所需长度后固定,输液进行15 min时,患者自感胸部隐痛不适,当班医护即将复方氯化钠液改换为10%力能液缓慢滴注观察后,不适症状缓解,全日共输液1 500 ml,次日开通输液前,护士抽吸回血时见大量乳糜状液体回出,紧急送检见大量脂肪球及红、白血球,X胸片造影未见大血管及腔静脉显影,右肺组织模糊,肋隔角无变钝,听诊右肺呼吸音较左肺减弱,经麻醉科、胸外科会诊考虑为静脉导管已穿透血管壁,但未穿破胸膜,致使输入液体渗漏至壁层胸膜外潜在腔隙内.
作者:马正丽;王海英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眼后部和黄斑部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充填气体手术后,要求病人采取俯卧位和面部朝下的坐位,使裂孔处于高处,以利于气体上浮顶压封闭视网膜裂孔,保持此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目前临床上病人常规采取俯卧位时头部垫一枕头,此方法存在着较多弊端.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头部固定枕,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绍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冲击疗法即在短时间内给以超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常规量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能够达到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是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影响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引起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于预防和减少严重副作用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现就我科1994~1999年进行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疗法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文惠;吕根法;李爱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分析常规护理质量检控表的弊端后,采取突出检查目的、量化检查指标、提炼检控点、组合检查项目的方法.利用微机建立临床护理质量检控点库,抽点形成检控表,并组织实施检查.由于检查内容、检查方式、评价效果适应临床实际,在实际运作中取得初步成效.检查的力度和有效性加大,提高了检查效果,进一步完善了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赖晓帆;吴兰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本组共213例,按骨折部位分:小腿部位167例,大腿部位34例,上臂9例,前臂1例,锁骨1例,掌骨1例.其中年龄大的79岁,小的6岁,平均年龄32.5岁.经手术切开复位194例,闭合复位19例,结果:愈合208例,骨不连5例,出现钉道感染23例,钉道感染波及骨折端致断端感染性吸收3例.
作者:蔡一红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抱着对<实用护理杂志>的热爱、关心和支持,带着众多护士姐妹的嘱托、期望和建议,<实用护理杂志>的50多名特约通讯员于2000年9月21日与<实用护理杂志>社的编辑们相聚在桂林,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与她们朝夕相处了16个年头的<实用护理杂志>的发展、前途及命运.
作者:曲梅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7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一次性自体血液回输器对术后切口引流液进行回输.结果:平均引流量约200~1 300 ml,术后平均回输血量约530 ml,无1例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均未输同种异体血.讨论:此方法具有节约血资源;避免输同种异体血感染其他疾病的危险;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冯岚;裴万萍;蒋富贵;瞿东滨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包括急性坏死性和/或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由于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达20%~30%[1],故治疗相当棘手.临床工作者不断地进行探索,使本病的治疗在近年来有较大的进展,护理上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现结合有关文献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邓洁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们调查了非临终关怀病院中护士对濒死患者家属照护的态度,以探讨非临终关怀病院中护士如何在工作中为濒死患者家属提供全身心照护及支持.1 调查对象及方法1.1 对象.我们于1996年5月在北京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中随机抽取护士285人为调查对象.
作者:刘玉春;张金环;杨晶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胃镜是诊疗上消化道疾病的常用仪器之一.由于它在病人中使用频繁,交叉感染的威胁大,故胃镜的消毒很重要.戊二醛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内窥镜消毒的药物.为此,我们对其消毒效果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细春;赵玉玲;蔡碧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系列标准化评定工具,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1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2 a的随访评估,对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2 a随访时结局良好者达59.9%,影响其近期结局的主要因素为:随访期服药治疗情况、社会支持、思维贫乏、注意障碍、病前职业功能水平、意志缺乏.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较好,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人为干预,并提出了干预对策.
作者:卢世臣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 案例式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1.1 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员.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如果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和掌握知识就比较容易.案例式教学正是以其真实可靠性、高度概括性、清晰的感知性见长,所以,案例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法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员.
作者:张晨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高危、高龄髋关节骨关节病及股骨颈骨折患者,既往因治疗上的困难,常引起患髋疼痛,且因长期卧床引致诸多并发症.目前,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独立[1].我院骨科1995年~1998年治疗21例,术后患髋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现将我们的主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德华;骆贤萍;刘琴;康一凡;徐卫东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为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对4 307例门诊病人咨询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分析病人咨询的问题以医疗就诊多,其次为询问地点位置、协助填写门诊病历首页、护理治疗、护送帮助等.究其原因,采取措施,并认为对咨询工作需具备四大要素:护士的观察力、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及硬件配套.另外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一切为病人着想,在门诊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氛围,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作者:张辛;武新红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科自1998年9月起采用套管针直接穿刺代替传统的塑料管插入做静脉切开输液,取得良好效果.1 方法1.1 用物准备:静脉切开包,B-D套管针(Insgte-w18gA20GA.22GA.24GA),根据年龄及病情选用不同型号.
作者:张玲;贺海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为手术室护理管理提供围手术期护理与弹性工作制相结合的经验.在手术室设备、人员不变的前提下,以1999年7月~12月手术的494例病人为实验组,以1998年7月~12月手术的528例病人为对照组,分别对每班护理工作效率、病人及家属和医生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P<0.05.此外,实验组的医生、手术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弹性护理工作制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从而更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作者:彭莲;王雪岩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择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间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儿童室间隔缺损(VSD)患儿110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成2组,即功能制护理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观察组).2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区和成分构成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朱美玉;陈如红 刊期: 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