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东;叶萌;蒋顺梅;洪勇强;余红萍;程芸;张赵盾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高血糖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并比较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纠正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随着血糖好转,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个月时所测值虽高,但与2周、2个月时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长期高血糖可损害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下的正常促胰岛素分泌反应,加重胰岛素的分泌缺陷;(2)血糖控制后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得到一定改善,其早出现在开始降糖治疗后2周,高峰在1月余,并持续一段时间.
作者:余玉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有效性.方法检测28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治疗前后24小时周围血中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B超随查肌瘤体积.结果治疗后NK细胞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CD4+治疗后有明显增加,CD8+、CD4+/CD8+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CRP治疗前后均<8mg/L,肌瘤体积治疗前40.04±7.44mm3,治疗后6个月26.27±4.88mm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IFU治疗能够明显缩小肌瘤体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作者:杜瑛;查艺葆;张文展;吕丽萍;谷可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男4例,女30例,中段尿培养细菌阳性者11例,培养出致病菌株21株,5例为复合感染.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尿路感染,两者互相影响可加重病情,控制血糖是基础,抗生素选择要慎重.
作者:赵向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颈深丛阻滞的利弊.方法6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0.12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Ⅱ组0.25%罗哌卡因,Ⅲ组0.125%罗哌卡因;3组双侧颈浅丛阻滞均用罗哌卡因.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麻醉效果Ⅰ组与Ⅱ组优良率为100%,Ⅲ组为50%.Ⅱ组与Ⅰ、Ⅲ组相比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双侧颈深丛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冬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急性附睾炎治疗的认识.方法急性附睾炎采用手术治疗63例,其中59例行附睾精索外膜切开引流术,4例行附睾切除术;非手术治疗23例.结果急性附睾炎手术组患者术后降温效果好,止痛迅速,复发率低,残留硬结少.结论急性附睾炎行附睾精索外膜切开引流能迅速止痛,降低附睾炎的复发,提高睾丸的存活,减少不育.
作者:李韧;刘宗元;朱剑勇;胡树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通过对11例亚急性联合变性病例的临床分析、了解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及治疗预后.结果大多数病例血清维生素B12降低,表现为感觉缺失,肌力下降等.结论亚急性联合变性主要与血清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病变可累及中枢及周围神经,早期用维生素B12治疗对预后有明显好处.
作者:应忠明;丁美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M型彩色多普勒测量左室内血流播散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8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49例E/A<1;31例E/A>1)和80例正常人的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Vp.结果高血压患者无论E/A<1或是E/A>1,其左室早期血流播散速度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用M型彩色多普勒测量左室内舒张早期正常血流播散速度Vp评价左室舒张功能,较二尖瓣口血流速测定可靠,无伪正常现象.
作者:杨继东;叶萌;蒋顺梅;洪勇强;余红萍;程芸;张赵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妊娠>20周至分娩前有高危倾向或自愿要求检查的孕妇共269例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中着重观察胎儿四腔心、二个流出道、三血管切面及二个弓,并辅以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检查.结果共发现4例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敏感性33.3%,特异性100%.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早期发现胎儿心脏畸形的重要工具,对危害胎儿生命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室间小隔缺损很难在产前作出诊断.
作者:顾伟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了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的现象.当自身免疫引起自身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并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目前发现的自身免疫病有30余种,大多为原发性,少数为继发性.原发性自身免疫病原因不明,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分为器官特异性和非器官特异性.器官特异性AID的靶抗原和病变常局限于某一特定器官,非器官特异性AID的靶抗原和病变常呈全身性或系统性.
作者:杨亚冬;张文元;何浙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及其与中毒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97例记录心电图,轻、中度组中毒后3天内查血清心肌酶谱1次,重度组连续心电监护,并分别于中毒后第1、3、5、7天抽血查心肌酶谱.对照组抽血查心肌酶谱1次.结果心肌酶谱于中毒后逐渐升高,中毒后第3天达到高峰,随着病情好转,于中毒后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心肌酶谱活性随中毒程度加重而升高,中、重度中毒组与对照组间心肌酶谱各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心电图异常中重度组18例,中度组9例,轻度组7例,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AOPP常引起中毒性心肌损伤,导致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异常改变;(2)AOPP心肌酶升高与中毒严重程度有关,心肌酶水平极度升高,多示病情严重,预后欠佳.
作者:金细众;方光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上颌骨埋伏尖牙用外科和正畸方法综合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视诊、触诊及X线曲面断层片提供上颌埋伏尖牙的位置及其与邻牙的关系,分析阻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利用方丝弓技术,留出足够的间隙,暴露埋伏尖牙牙冠,粘贴托槽,对15例患者的16颗埋伏尖牙进行正畸牵引.结果13颗埋伏尖牙萌出后排列整齐,牙髓和牙周情况正常.结论选择正确的外科手术和正畸牵引方法,能有效矫正上颌埋伏尖牙.
作者:章卓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以酶学比色法对103例冠心病患者和120例健康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8.42±5.14μmol/L)与健康对照组(12.32±5.30μ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血清低胆红素含量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成为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作者:于真;季广厚;毛维荣;董艳;侯传玲;杨杰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意外胆囊癌的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两院1998年6月~2002年10月LC1330例,共发现UGC10例,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例UGC,经病理证实8例癌细胞至少侵及浆膜,无论是否接受再次手术,预后差;2例癌细胞局限于粘膜层的早期胆囊癌,预后良好.结论随着LC的普及,意外胆囊癌因其极易发生转移,预后差,而引起人们关注,外科医师应当警惕UGC并积极预防切口种植的发生.
作者:林水泉;杨惠民;吴军富;王李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蛋白指标与DNA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93例HBsAg阳性乙肝患者的血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HBV-DNA,用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及HBV前S1蛋白.结果393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sAg(+)HBeAg(+)HBcAb(+)]52例,[HBsAg(+)HBeAb(+)HBcAb(+)]263例,HB-sAg及HbcAb双阳性78例;HBV-DNA阳性99例(阳性率25.2%);前S1蛋白阳性107例(阳性率27.2%)结论[HBsAg(+)HBeAg(+)HBcAb(+)]组,前S1蛋白与HBV-DNA指标呈显著性相关,而在[HBsAg(+)HBeAb(+)HB-cAb(+)]及[HBsAg(+)HBcAb(+)]组中,前S1蛋白与HBV-DNA指标无显著性相关.
作者:郑专;陈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52例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甲状腺疾病的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控制心律失常的疗效、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控制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达76.9%,无1例心功能恶化,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胺碘酮可作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作者:裘宇芳;袁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9例诊断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和治疗复发情况.结果近年来风湿性心脏病有上升趋势,表现急性者占71.8%,而就诊时表现为慢性者占28.2%,心力衰竭占43.6%,二尖瓣脱垂比例高达30.8%,抗风湿治疗有效,慢性者病情恢复差.结论应改善儿童的居住环境,加强对风湿性心脏病的早期明确诊断,正规抗风湿治疗,加强长期预防治疗.
作者:朱亚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后尿道损伤早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后尿道损伤尿道会师牵引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5~10年,疗效满意33例,不满意6例,其中2例拔管后尿道扩张困难,后期行尿道吻合术,4例未定期尿道扩张,出现明显尿道狭窄,需Ⅱ期手术.结论尿道会师牵引术是治疗早期后尿道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咨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各类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18例各种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Fas、sFasL的含量,并与30例健康献血者比较.结果重型肝炎(FH)、慢性乙型肝炎(CHB)重度、中度和轻度的sFa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1,0.01,0.05),其升高的顺序为FH>CHB重度>CHB中度>CHB轻度(P<0.01,0.05,0.01),sFas与总胆红素(TBil)呈显著性正相关(r=0.605,P<0.01);FH和CHB重度的sFas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结论sFas、sFasL的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轻重有关,监测两者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
作者:何建方;周建方;戴利成;施柏年;王伟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例1295例,调查基础病因.结果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依次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病等.其中老年组人数占67.2%.结论我国慢性心功能不全基础病因的构成和经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防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积极预防风湿热的发生,对降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作者:朱佩琼;章云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横切口与纵切口选择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1987~2002年56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比较横切口与纵切口两组乳腺癌根治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横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如皮瓣坏死率、皮下积液率、肩关节活动障碍发生率均较纵切口组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横切口术式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乳腺癌根治术的首选术式.
作者:马博;黄三雄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