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瑾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类别和部位、诊治手段及疗效.结果13例肿块完整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2例无法切除仅作活检术.术后住院死亡1例.结论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种类繁多,症状不典型,胸片及CT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一经确诊断需立即手术.良性肿瘤手术疗效良好,恶性、巨大肿瘤为外科治疗的难点.
作者:范庆浩;徐持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高效SEC法测定胸腺肽粉针剂中α1的含量.方法以TSK-GEL 2000SWxL为色谱柱,三氟醋酸-乙腈-水(0.1:45:54.9)为流动相,用追加法于214nm波长处检测.结果制剂中胸腺肽α1在2.5~1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2%,RSD=1.2%.结论SEC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爱瑛;林芳;姜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与肠套叠的关系.方法对23例小肠肿瘤并发肠套叠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23例小肠肿瘤并发肠套叠患者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7例,生长方式均呈息肉样或蕈伞型向肠腔内突出.结论肿瘤向腔内生长者易并发肠套叠,其中以良性肿瘤为多,成人肠套叠应考虑肠道肿瘤的可能.
作者:张晓岚;石麒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定期用THP20mg加5%葡萄糖60ml膀胱内灌注,每次保留时间不少于45分钟.结果40例患者随访8~14月,无肿瘤复发38例,复发1例,1例出现尿道狭窄而放弃治疗.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作者:何小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病诱因和特点.方法对217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糖尿病急性并发症217例,占同期糖尿病住院患者(17.67%);DKA 146例,死亡31例;DNHS21例,死亡7例;低血糖48例,死亡8例;乳酸性酸中毒2例,死亡1例.结论DKA以女性、年龄小、病程短发病率高,以感染、停用胰岛素为多见.DNHS以年龄大、病程短发病率高,以感染及脑血管病为诱因.低血糖以年龄大、病程短发病率高,降血糖药物胰岛素及磺脲药过量为主要诱因.过量服用降糖灵为乳酸性酸中毒诱因.
作者:方少均;周建玲;潘光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攻下逐瘀汤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60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和治疗组(西药常规治疗加中药攻下逐瘀汤),疗程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攻下逐瘀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较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更为有效.
作者:马翔华;范丹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6例,以住院号奇偶数分别列入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每组各58例.进行亚低温治疗同时,监测脑氧分压(PbtO2)、脑温(BT),平均86小时.6个月后随访,以GCS评估法判断预后.结果亚低温组伤后早期的高颅内压(ICP)显著下降(P《0.05);严重的低PbtO2值均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偏低水平(恢复到均值的时间缩短10±4.15小时(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率降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组成活率(60.43%)高于对照组(46.55%),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死亡率降低,生存质量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直接测Pbt、O2对亚低温治疗更有指导意义.
作者:姚杰;朱岩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湿肺的CT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临床诊断为创伤性湿肺的CT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结果轻度表现27例,其中9例X线胸片阴性;中度表现23例,平片与CT都有阳性表现;重度表现28例,其中10例因并发胸腔、胸壁的损伤致X线胸部平片漏诊.结论CT早期扫描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平片,是目前对早期创伤性湿肺诊断有效的手段.
作者:项光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在X线上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征象.结果直接征象:肿块或结节151例(97%),钙化65例(42%);间接征象:腺体结构紊乱、皮肤增厚内陷、乳头内陷、Cooper氏韧带角状增粗、乳后间隙模糊或消失等.结论高清晰的乳腺X线高频摄影是检查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分析不同组织学和不同病期的X线表现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冬女;杨爱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疝环平片式无张力修补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组织补片治疗18例老年腹股沟疝.结果术后2例发生阴囊水肿,5天逐渐消退,尿潴留3例,无腹股沟区紧绷感,无切口感染,随访2~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在老年群体中值得推广.
作者:程显江;范太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8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结果一次穿刺成功75例,PTCD后胆红素、ALP、γ-CT均明显下降,以出院时为显著.结论超声引导PTCD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是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利民;贺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小儿副鼻窦支气管炎(SB)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SB诊断价值.方法将180例SB患儿按年龄分组,以胸片表现为参数分析各年龄组差异性,分析CT和X线平片诊断SB差异性(计算SB副鼻窦炎X线误诊率);将副鼻窦CT片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按年龄组测量黏膜增厚、积液程度与其垂直窦腔径比值(Pt值).结果CT和X线平片对SB副鼻窦炎诊断有显著性差异,副鼻窦X线片误诊率达35.0%,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周围浸润模糊影以小年龄组显现率为高,而肺炎样阴影显现率以大年龄组为高,SB胸片正常者占31.7%.结论小儿SB必须以CT诊断为标准,CT片上颌窦Pt值测定可正确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在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锋;李迎春;许崇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隐睾及恶变后的声像图及血流改变以提高检出率,便于临床及时治疗.方法术前对隐睾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确定隐睾的位置,观察隐睾的边界,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并测量其大小.结果41例隐睾患者超声检出36例(占87.8%);其中超声未检出5例(占12.2%);恶变2例(占5.5%),(除声像图回声不均外,血流信号增加).结论隐睾多见于腹股沟部,恶变时睾丸除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外,血流信号增加.
作者:何洪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时脑功能状态,指导早期干预.方法分别对不同病因(溶血、感染、母乳性黄疸)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和正常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出院后随访,并与本实验室相应年龄组正常儿童的BAEP值相比较.结果由溶血和感染因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BAEP变化明显;母乳性黄疸所致高胆红素血症BAEP无变化.结论早期新生儿因溶血、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力损害,应及早干预,并注意远期随访.
作者:张佩华;吴鸣;章爱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合并外耳道闭锁行耳廓和中耳一期成形术的疗效.方法耳廓成形术:取自体肋软骨作支架,患耳颡部超薄皮瓣及皮下组织瓣包裹软骨支架形成再造耳廓;鼓室成形术:根据鼓室畸形情况作鼓室成形术,外耳道再造,用全厚皮片移植.结果10例术后随访1~5年,全部病例外耳道宽畅,除1例未行鼓室成形术外,其余9例成形鼓膜完整,语言频率听阈降低均达到应用水平,再造耳10耳成活,外形满意.结论一期整复术是治疗外耳、中耳畸形和外耳道闭锁并存的有效方法.
作者:白霞;沈毅;许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低位前切除手法一层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本院1998~2003年间采用低位前切除手法一层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5例资料回顾分析.结果35例中发生吻合口瘘1例,经引流愈合,结肠脾曲穿孔 1例,经修补横结肠造口痊愈,局部复发1例,吻合口炎6例,术后半年控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低位前切除手法吻合术对体形合适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作者:郑其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SIRS)胰岛素抵抗(I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检测了42例SIR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和TNF-α的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SIR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ISI明显降低,TNF-α明显升高,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SIRS患者存在IR,TNF-α可能是促进IR形成的一个因素.
作者:许国斌;饶高峰;李茜;孙仁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用纤维胆道镜和气压弹道碎石机联合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65例胆道残余结石病人行手术全程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仪器操作.结果本组病人结石1次取尽率为89.23%,2次取尽率为100%.结论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彩华;俞燕红;吴爱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2年89例次无张力疝修补术与134例次Bassini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活自理时间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生活自理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较Bassini修补术有应用范围广、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应注意合理选择补片大小及将补片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等问题.
作者:孙一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血液标本梅毒抗体使用仪器自动加样检测中出现的拖带阳性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原因和改进意见.方法用TECAN RSP150/8针全自动加样仪加样,ELISA法初检梅毒抗体阳性,而TRUST法复检为阴性的9例标本,经手工加样再次复检,比较两种加样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经手工双孔加样ELISA复检,结果均为阴性,证实为拖带阳性.结论拖带阳性是由全自动加样仪加样针污染引起的,建议对全自动加样仪进行改进.
作者:蒋国瑾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