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临床意义

张佩华;吴鸣;章爱莲

关键词: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摘要:目的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时脑功能状态,指导早期干预.方法分别对不同病因(溶血、感染、母乳性黄疸)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和正常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出院后随访,并与本实验室相应年龄组正常儿童的BAEP值相比较.结果由溶血和感染因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BAEP变化明显;母乳性黄疸所致高胆红素血症BAEP无变化.结论早期新生儿因溶血、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力损害,应及早干预,并注意远期随访.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217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病诱因和特点.方法对217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糖尿病急性并发症217例,占同期糖尿病住院患者(17.67%);DKA 146例,死亡31例;DNHS21例,死亡7例;低血糖48例,死亡8例;乳酸性酸中毒2例,死亡1例.结论DKA以女性、年龄小、病程短发病率高,以感染、停用胰岛素为多见.DNHS以年龄大、病程短发病率高,以感染及脑血管病为诱因.低血糖以年龄大、病程短发病率高,降血糖药物胰岛素及磺脲药过量为主要诱因.过量服用降糖灵为乳酸性酸中毒诱因.

    作者:方少均;周建玲;潘光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创伤性休克肠系膜淋巴液影响中性粒细胞CD18和CD11b表达及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的小肠淋巴液对中性粒细胞CD18和CD11b表达及肺损伤的干预情况.方法健康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休克淋巴管结扎组、休克淋巴管未结扎组、假休克淋巴管结扎组、假休克淋巴管未结扎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予休克或假休克后1小时,3小时CD18,CD11b的表达及肺损伤情况.结果(1)休克淋巴管结扎组、休克淋巴管未结扎组分别与假休克淋巴管结扎组、假休克淋巴管未结扎组比较,1小时、3小时中性粒细胞CD18和CD11b的表达及肺损伤都明显增加(P《0.05);(2)假休克淋巴管结扎组、假休克淋巴管未结扎组比较,1小时、3小时中性粒细胞CD18和CD11b的表达及肺损伤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3)休克淋巴管结扎组与休克淋巴管未结扎组比较,1小时、3小时中性粒细胞CD18和CD11b的表达及肺损伤情况都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先结扎小肠系膜淋巴管可以明显降低创伤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CD18和CD¨b表达及缓解肺损伤(P《0.05).

    作者:张凡;尤莉莉;陈作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肠球菌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肠球菌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治疗医院肠道菌群失调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2月至2003年6月住院患者肠球菌致腹泻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4例肠球菌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者平均年龄57.5岁,均有基础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占63.6%);感染的肠球菌以屎肠球菌居多(占40.5%);所有患者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主要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累计使用种类多,且多为联合用药.结论肠球菌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主要危险因素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注重对粪便标本中条件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及时分析腹泻原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郑佳音;周铁丽;李超;张雪青;王忠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区域动脉灌注5-氟脲嘧啶后在大鼠血液、胰液和胰腺组织中的动态分布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和外周静脉推注中5-氟脲嘧啶(5-Fu)的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为临床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SD大鼠222只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给药组和区域性动脉灌注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浆、胰液和胰腺组织中的5-Fu浓度,并计算穿透指数和治疗优势度.结果区域动脉灌注组胰液和胰腺组织中5-Fu的大浓度,存留时间90分钟分别为14.33±5.67mg/L,23.47±6.14μg/g,皆明显高于静脉推注组(5.89±1.57mg/L,9.68±2.63μg/g,50分钟)(均P《0.05).治疗优势度为2.56.结论区域动脉灌注5-Fu能明显提高5-Fu在胰液和胰腺组织中的局部浓度,改善ANP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行;戴利成;陆永良;李鸿伟;韩春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两种格列齐特片的溶出度比较

    目的在两种pH值条件下(pH=6.8,pH=8.6)测定市售两种格列齐特片的溶出度,评价其内在质量.方法选择市售A、B两种格列齐物片,根据中国药典2000版格列齐特项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26nm处测定各时间点的吸收度,并计算各自平均累积溶出度.结果A、B两药在pH=8.6介质的标示百分含量分别为(99.1±0.1)%,(101.1±0.1)%;A、B两药在pH=6.8介质的标示百分含量分别为(99.0±0.2)%,(100.0±0.2)%.A药在两种介质中60分钟内溶出度均《50%,180分钟内溶出度均《75%;B药在两种介质中60分钟内溶出度均《75%.根据统计学分析显示两厂家的格列齐特片剂在60分钟时溶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80分钟时溶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药60分钟时在两种pH值介质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80分钟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对格列齐特片进行溶出度监测,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郑颖;何亦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声对80例下肢静脉瓣膜功能的检查分析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判断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深静脉瓣膜功能.方法检查80例患者的髂外、股总、股浅和腘静脉,股静脉瓣膜功能做Valsalva试验,胭静脉瓣膜功能行挤压远端小腿放松后,以CDFI观察血流颜色及频谱有无返向,并测量返流的持续时间.结果32例返流者管腔内径明显增宽,大流速加快,与无返流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经大隐静脉穿刺顺行性静脉造影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87%.结论CDFI诊断股静脉返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并能判断返流程度.

    作者:叶新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类别和部位、诊治手段及疗效.结果13例肿块完整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2例无法切除仅作活检术.术后住院死亡1例.结论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种类繁多,症状不典型,胸片及CT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一经确诊断需立即手术.良性肿瘤手术疗效良好,恶性、巨大肿瘤为外科治疗的难点.

    作者:范庆浩;徐持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尿内皮素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尿内皮素(UET)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和作用.方法用放免法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和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内皮素.结果患者组UET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01).患者组UET与微量白蛋白(MA)、及α1微球蛋白(α1-MG)呈显著的正相关,且UET的升高幅度大.结论提示UET测定是预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益民;潘汝瑾;许志良;骆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子宫腺瘤样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发生、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4例子宫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14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切除手术0.1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波形蛋白及细胞角蛋白(AE1/AE3)均为阳性呈双相表达,第八因子相关抗原为阴性.结论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子宫为常见部位,其生物学行为良性,预后良好.

    作者:杨惠英;包磊;蔡红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纳洛酮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大剂量组:加用纳洛酮4mg/d静脉滴注;小剂量组:加用纳洛酮2m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尼可刹米3支(每支0.375g)和洛贝林3支(每支3mg)静脉滴注,3组的疗程均为5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以评定疗效.结果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在临床疗效,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的疗效好于对照组,大剂量组在治疗第3天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方面优于小剂量组,但治疗到第5天两组比较无差异,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辰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隐睾及其恶变41例报告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隐睾及恶变后的声像图及血流改变以提高检出率,便于临床及时治疗.方法术前对隐睾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确定隐睾的位置,观察隐睾的边界,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并测量其大小.结果41例隐睾患者超声检出36例(占87.8%);其中超声未检出5例(占12.2%);恶变2例(占5.5%),(除声像图回声不均外,血流信号增加).结论隐睾多见于腹股沟部,恶变时睾丸除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外,血流信号增加.

    作者:何洪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肠肿瘤并发肠套叠2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与肠套叠的关系.方法对23例小肠肿瘤并发肠套叠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23例小肠肿瘤并发肠套叠患者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7例,生长方式均呈息肉样或蕈伞型向肠腔内突出.结论肿瘤向腔内生长者易并发肠套叠,其中以良性肿瘤为多,成人肠套叠应考虑肠道肿瘤的可能.

    作者:张晓岚;石麒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副鼻窦支气管炎的影像诊断比较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副鼻窦支气管炎(SB)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SB诊断价值.方法将180例SB患儿按年龄分组,以胸片表现为参数分析各年龄组差异性,分析CT和X线平片诊断SB差异性(计算SB副鼻窦炎X线误诊率);将副鼻窦CT片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按年龄组测量黏膜增厚、积液程度与其垂直窦腔径比值(Pt值).结果CT和X线平片对SB副鼻窦炎诊断有显著性差异,副鼻窦X线片误诊率达35.0%,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周围浸润模糊影以小年龄组显现率为高,而肺炎样阴影显现率以大年龄组为高,SB胸片正常者占31.7%.结论小儿SB必须以CT诊断为标准,CT片上颌窦Pt值测定可正确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在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锋;李迎春;许崇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SEC法测定制剂中胸腺肽α1的探讨

    目的建立高效SEC法测定胸腺肽粉针剂中α1的含量.方法以TSK-GEL 2000SWxL为色谱柱,三氟醋酸-乙腈-水(0.1:45:54.9)为流动相,用追加法于214nm波长处检测.结果制剂中胸腺肽α1在2.5~1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2%,RSD=1.2%.结论SEC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爱瑛;林芳;姜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术后Ⅰ期修复17例报告

    目的探讨颜面部早期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面部的双叶皮瓣旋转为17例患者病变发生在眶上下区、外眼眦部、额部、下颌口角周围的基底细胞癌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创面即时修复.结果17例患者术后创面均达到Ⅰ期修复,2~7年中无1例复发,术后效果较好.结论该手术方法应用于中老年人早期小范围发生在特殊部位基底细胞癌患者.修复后的创面瘢痕不明显.

    作者:石仁慧;李舰艇;钱展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修补术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2年89例次无张力疝修补术与134例次Bassini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活自理时间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生活自理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较Bassini修补术有应用范围广、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应注意合理选择补片大小及将补片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等问题.

    作者:孙一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梅毒螺旋体的临床应用

    目的为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疑似病例,用目前公认较好的梅毒抗体确认试验TPHA结果为标准,与TRUST、ELISA、FQ-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RUST假阳性率为25%,假阴性率为23.3%;ELISA无假阳性,假阴性率为3.3%;FQ-PCR假阳性率为15%,其中30例TPHA阳性病例的定值在1.704×104~6.365×105copies/ml,而3例FQ-PCR阳性,TPHA阴性病例的定值在3.133×102~3.657×102copies/ml.结论FQ-PCR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特异性很强、敏感性很高,是目前诊断梅毒螺旋体的先进方法.

    作者:屠秀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1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6例,以住院号奇偶数分别列入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每组各58例.进行亚低温治疗同时,监测脑氧分压(PbtO2)、脑温(BT),平均86小时.6个月后随访,以GCS评估法判断预后.结果亚低温组伤后早期的高颅内压(ICP)显著下降(P《0.05);严重的低PbtO2值均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偏低水平(恢复到均值的时间缩短10±4.15小时(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率降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组成活率(60.43%)高于对照组(46.55%),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死亡率降低,生存质量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直接测Pbt、O2对亚低温治疗更有指导意义.

    作者:姚杰;朱岩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纤维胆道镜和气压弹道碎石联合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利用纤维胆道镜和气压弹道碎石机联合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65例胆道残余结石病人行手术全程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仪器操作.结果本组病人结石1次取尽率为89.23%,2次取尽率为100%.结论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彩华;俞燕红;吴爱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脑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的生存、分化、生长起重要作用,同时又维持着神经系统的生存和功能,并促进损伤后神经元的再生.

    作者:贾丛林;王运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